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4月16日分別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強,凸顯他此行尋求德中深化經貿合作的目的。不過,分析人士表示,德中未來雖可能開展多元合作,但歐洲整體去風險化的趨勢短期內不會轉向,中國更不要妄想靠歐洲、來突破美國的圍堵。
中國共產黨自4月起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要求深化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理解,做到“入腦入心”,有學者認為,這是一項內部整肅行動,反映出習近平對內缺乏安全感。人權觀察家指出這是對中共全體黨員的警告,所要傳達的信息就是“習近平獨裁,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不忠誠”。
台灣准行政院長卓榮泰4月12日發佈新內閣的第二波人事,包括內政部長和文化部長等人選。不過,媒體紛傳內定的外交部長林佳龍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人事未獲證實。分析人士表示,邱垂正是現任蔡英文政府中最了解中國事務的中生代代表,若回鍋接任陸委會主委,代表下一屆政府的兩岸政策將走和平務實路線。
4月1日是2001年南中國海上空美中撞機事件23週年,中國不少人發文紀念在事件中墜機殉職的中國飛行員王偉。分析人士提醒,地緣態勢緊繃之際,中方持續宣揚愛國主義,恐怕更容易激發第一線軍官的英雄主義心態,升高風險。
台灣4月3日早上約8點發生芮氏規模7.2級大地震、震央在台灣東部的花蓮。全台灣都激烈搖晃。在主震過後的數小時內,還陸續發生超過60次有感餘震,包含多次規模達6.5級的餘震。台灣地質專家說,相較於1999年的921強震,這次花蓮大地震的震度更明顯。
中國經濟疲軟之際,就連因為傲人收入而被稱為“打工皇帝”的券商員工也面臨大幅降薪。 《證券時報》統計22家上市券商年報,發現其中60%的從業人員2023年人均薪資都有所下滑,只是降幅相比2022年重挫20%~40%略有縮窄。 學者指出,券商薪資縮水是中國官方“脫虛向實”和“共同富裕”政策下的結果,但長遠來看,恐怕更不利於經濟發展。
中國的「極快速時尚(Ultra-Fast Fashion)」品牌希音(Shein)與電商平台Temu(北美版拼多多),以低價策略席捲歐美市場,卻接連傳出環保、規避關稅、剝削勞工 和侵害著作權等爭議,成為繼TikTok之後,同樣令各國警惕的中國品牌。 有分析認為,歐美對中國的「去風險化」已經從產業鏈外移,延伸到加強限制電商,甚至為此祭出新法規。
中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28日在博鰲論壇發表演說指出,中國要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反對強權政治、霸權行徑,亞洲國家應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築牆設壘、脫鉤斷鍊。 學者分析中國深知全球化貿易對中國經濟的益處,值此經濟困頓之際,只能不斷緊抓全球化的繩索。 但世界各國正尋找其他生產基地並轉移供應鏈,走向“短鏈革命”,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正率領泛歐綠黨訪問團在台灣進行4天的訪問,他3月27日在台北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將促進台歐雙邊在民間、政黨和國會層級的三大交流。他還說,俄烏開戰後,歐盟一改不向戰區提供軍火的政策,德國現已是向烏克蘭輸出武器的第二大國,未來他將進一步了解台灣「不對稱作戰」的防衛需求。
美國總統拜登3月23日簽署《2024會計年度綜合撥款法》,確定對台灣提供軍事融資,包含至少3億美元的無償軍援。台灣軍事專家表示,這象徵美國對台灣等盟國的安全承諾,也間接警告北京勿在台海冒進。
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在中國熱映,最新累計票房已沖至全中國第二名,也創下中國票房史上台灣電影第二高的佳績。 影評人士說,中國觀眾對這部暴力犯罪影片的支持可能反映了中國人普遍的集體社會焦慮。 不少網友也直言,中國社會一連串的動盪與壓抑情緒的累積造就了《周處除三害》的爆紅現象。
中國維權人士季孝龍因不滿上海封城公開發聲,並致信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現任總理李強呼籲“向主要官員問責”遭拘捕。季孝龍不服一審被以尋薦滋事罪判刑4年6個月上訴,3月21日於上海浦東法院二審開庭。季孝龍親屬直言目前的局勢,短期內不會有好的期望。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能過剩、供大於求後開啟“低價割喉戰”。雖然有官員在全國“兩會”釋放消息,說官方正研擬刺激消費政策,以紓解產業困局,但連日來,繼高合汽車停產後,另一家哪吒汽車3月6日也傳出南寧廠停工。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於3月18日屆滿十週年,多個公民團體在台北的立法院前舉辦晚會,重申三大訴求:“拒絕中國政經脅迫”、“反對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和“政黨公民政綱對話”。現場有數百名民眾參與,其中不乏當年的聲援者及更年輕的世代。他們告訴美國之音,台灣在政經層面都應與中國保持距離,保有主體性。
3月18日是2014年台灣學運人士為了阻止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生效而發起抗爭,佔領立法院的“太陽花學運”滿10週年的日子,多位當年參與這場“公民不服從運動”的人士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此次抗爭扭轉了當初兩岸政府積極融合的路線,10年來中國政治、經濟情勢的惡化,更證明台灣人當初做出了正確抉擇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周金波在兩會上提交《建立普惠式基礎養老金制度的建議》,呼籲對年滿65歲且無養老金的人群發放基礎養老金後,隨即引發中國網民的熱議和兩極反應,雖然此提案尚未被立案,但學者質疑,普發養老金政策若落地,恐引發中國世代和城鄉間的衝突,也讓部分人失去工作的誘因。
全球手機巨頭正競相佈局AI領域,生成式AI從雲端「落地」到行動設備,被認為是2024年手機產業變革的關鍵。 未來消費者不需要坐在電腦前、也不需要將資料透過網路傳輸到雲端後續處理,手機就能享受生成式AI的便利性。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和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3月8日於”兩會“發表工作報告,分別提出數據來佐證兩院2023年的工作績效。其中,應勇指出,最高檢以國安為由去年共逮捕或起訴超過240萬人。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6日出席“兩會”中政協的民革、科技、環境資源界別委員聯組會,在談話中提及兩岸論述,強調要團結一切愛國力量,共同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 。這是習近平繼2019年3月在福建代表團發表涉台言論後,再度在「下團組」對台喊話,也是台灣總統大選後,習近平首次針對涉台議題發表談話。學者指出,具有「一錘定音」的象徵意義。
中國經濟放緩之際,國貨順勢崛起,成為中國最新的消費趨勢。產業分析人士表示,年輕消費者對國貨的接受度提高,而國產業者也因中國“消費降級”趨勢而受惠,多借直播電商的東風來打響品牌。他們說,中國消費者的民族認同感經催化後,00後的消費群體尤其願意為中國的文化情結埋單,“說好中國故事”成了國貨風潮的加速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