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的“歡樂春節”慶典被中國媒體稱為“亞洲外規模最大的春節慶典”,受到高度關注,許多中國官媒報導英國國王和首相發來賀信,表達對“中國春節”祝福。
中國“反向消費”的消費降級現象近來成為顯學:中國民眾炫耀自己花最少的錢買最值商品,購物時也重視商品的功能性而非品牌,且“平價替代品”和國貨一 躍成主流。 對此,專家表示,中國年輕人時興“別人說好,但我用不著”的個人化主張,消費觀相對理性,但這種消費降級的模式恐成為中國刺激內需經濟的絆腳石。
大紅燈籠高掛、“中國結”沿街綴飾,龍年新春佈置在街上最顯眼的位置,喜慶的熱鬧氛圍洋溢在北京街頭。余小姐不必加入春運人潮趕回老家,在北京迎接娘家和婆家長輩一起歡度新年。比起去年,她忍不住驚嘆,今年年味濃,人們特別在意春節過得好不好、夠不夠紅火。像是北京政府全面開放煙火砲竹,在民俗文化觀念裡,大家都說放炮驅邪,反映出來大家想過好年的狀態。
香港政府1月30日公佈《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文件新增“境外干預罪”,旨在切斷香港與台灣政治組織的聯繫。在台港人直言,自香港“淪陷”後,自由跟專制的“柏林圍牆”從深圳挪移到台灣海峽,台灣處於與中共對抗前沿的特殊地位,現在要把香港關進中國的大籠子裡,必須消滅來自台灣的曙光。
台灣民主實驗室近日發布,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受「境外資訊操作影響」的分析報告,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來自中國的網路操弄者透過大量假帳號或境外匿名粉專來放大台灣內部紛爭方式,以企圖影響選情,雖然最後的介選結果並未成功。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境外資訊操弄單位除了協同在台的代理人將虛假訊息在地化外,也應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以極低的成本大量製造真假難辯的假訊息。他們警告,中國未來對台的資訊操作將更多樣化,且境內外協同操作,恐更難反制。
台灣總統選舉後,來自美、英、日等國的香港人在台北辦起“圍爐”,希望借由台灣觀選累積政治能量,重新凝聚海外港人社群。民進黨贏得選舉雖是海外港人“滿意”的結果,但同時在台港人仍充滿焦慮。
剛在台北病逝的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給台灣留下的最大政治遺產是「中華民國模式的台灣獨立」。在台灣民主化歷程中,施明德是重要領袖人物之一。從早期對抗蔣家黨國威權,擔任民進黨主席期間提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到2006年發動百萬“紅衫軍”要求民進黨籍前總統陳水扁下台,一生中因參與民主運動身陷囹圄超過25年,被外界喻為「台灣曼德拉」。
台灣總統大選有一群來自香港的「非正統」首投族,其中部分是歷經香港抗爭運動後定居台灣的新住民,首次獲得投票權。 走過香港劇變,他們感嘆台灣是華人世界最後一個能和中共抗衡的國家,也呼籲台灣人把握能自由投票的選擇權。
台灣總統大選,選情緊繃之際,總數逾102萬剛滿20歲的年輕“首投族”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美國之音訪問6位住在不同城市、不同學經歷的首投族青年,發現他們都關切難以擺脫的低薪窮忙以及兩岸關係惡化,6人無一例外都表示自己較為支持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
部分在台港青和台灣志願者成立「台港同行(Hong Kong Walk With Taiwan)」團隊,將自12月27日起環台8天,並於六個主要城市進行宣講,分享香港青年從投身 民主抗爭到流亡台灣的親身經驗。 他們呼籲台灣選民,勿忘香港血的教訓,並在即將到來的大選和未來的政治決策中,不要輕信中國的謊言和承諾。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12月13日落幕,一度難產的化石燃料協定最終通過,創下全球朝擺脫此污染源的歷史里程碑。不過,盤點各排污大國的氣候承諾,中國雖表態支持減排,但卻拒簽三大協議,其中包括甲烷近零、全球再生能源三倍增和核能倍增宣言。
雖然中國和台灣之間已陸續解除邊境管控,但凍結多年的旅遊市場仍卡在政治的不確定性之中躑躅不前,而這樣的僵局也成為這次台灣總統大選藍綠陣營的攻防焦點。不少台灣觀光業者坦言,國民黨若重新執政,中國可望解除團客禁令,重啟兩岸旅遊熱。不過,也有業者說,民進黨主政下,台灣降低對陸客的依賴,反而打開國際市場,迎來更高端的全球旅客。他們說,台灣不輕言放棄陸客,但也不須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2023中國影響力(China in the World)峰會12月5日於台北登場,並公佈最新的中國影響力指數報告。該報告顯示,台灣媒體和社會受中國影響的程度居全球之冠。對此,民防專家表示,台灣媒體、宗教團體、文化機構、甚至外交人員,已是中國進行統戰滲透的渠道。
随着台湾2024总统大选逼近,中国陆续推出惠台政策,受到台商普遍的欢迎,也被视为间接为亲中的国民党籍(蓝)候选人助选。不过,台商深知,中国为了以商逼政,在民进党(绿)主政八年内,也常祭出经贸反制措施,贸易武器化的结果让台商首当其冲成为两岸“不对称贸易战”下的受害者。
台灣兩大在野政黨共推總統候選人的“藍白合”正式宣告破局。民眾黨(白)總統參選人柯文哲11月24日率副手吳欣盈(“柯吳配”)完成登記參選後,國民黨(藍)參選人侯友宜也連袂副手趙少康(“候趙配”) 完成登記,加上民進黨的賴清德和蕭美琴(“賴蕭配”)搭檔,目前共有三組人馬角逐2024年的總統選戰,至於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郭台銘最終宣佈棄選。
中國自2021年起,禁止台灣逾2000種農、漁產品及食品進口,透過貿易禁令掐住台灣農民的生計。台灣即將在2024年1月迎來總統選舉,「農產政治學」成為總統參選人的角力場,各政黨陸續提出農業政見,不論是規劃開拓海外新市場還是主張恢復原有中國通路,農民都沒有樂觀的本錢。
第三屆捷克台灣論壇於11月10日在台北舉行,除了聚焦捷克和台灣對烏克蘭的共同支持外,也針對台歐在地緣政治格局變化中的合作模式進行探討。 時逢台灣外交部長吳鑷燮正在訪問波羅的海三國,專家看好台灣與中東歐關係的深化。 烏克蘭代表則特別呼籲台灣,要從烏克蘭經驗中學習,強化公民防衛意識,為戰爭做好準備。
2023世界網路大會烏鎮高峰會於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烏鎮舉辦,本屆會議不僅以時下最受矚目的人工智能(AI)為主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在開幕致詞中宣示中國要構建 “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但有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其實要透過這場峰會,對美宣示中國版的“網絡主權”。
中國明年起將實施《愛國教育法》,強化「港、澳、台灣同胞及海外僑胞等群體」的愛國精神,且執法範圍由教育體系,擴及文藝界、企業界、觀光景點及網絡及媒體等各層面,引發台灣等各地海外人士的反彈。一位已移民英國的華僑直言,講好中國故事失敗的最大原因,是中共的思維和教育觀落後西方主流價值長達百年。
台灣成立專案小組,研析以哈戰事,為台海戰事做防禦預備。 除了軍事面,台灣資安圈示警,以哈戰爭近期已從現實戰場延伸至網絡,包括以色列政府網站頻遭網攻、虛假消息的輿論戰及全球黑客組織各自站隊,擴大戰局,甚至假冒以色列空襲 警報手機應用程式(App),竊取用戶個資等。 他們說,現代戰爭大量使用資訊戰,台灣資通系統遭網攻的頻率已是全球之最,隨著中國威脅加劇和網攻工具的升級,台灣應藉用以哈網絡戰,全民建立“零信任”的資安防禦觀念。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