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領導的政府正在考慮收緊美國的簽證政策,對全球幾十個國家實施分級簽證禁限制措施。
在南韓總統尹錫悅短暫實施戒嚴和首爾可能研發核武器的說法傳出後,根據美國能源部發言人星期五(3月14日)的說法,美國能源部已將盟友南韓列為 “敏感” 國家名單中。
路透社獨家報道,在美國駐中國大使人選戴維·珀杜(David Perdue)任命案得到參議院批准前,國務院指派美國在台北協會(AIT)政治科科長武安妮(Anny Vu)出任臨時代辦,督導駐北京大使館的1300名工作人員和在中國的其他領事館人員。
多位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人聯合提出立法,目的在於全面停止向中國公民簽發赴美學生簽證。提案議員稱,他們擔憂中國政府可能利用留學生竊取美國的知識產權並威脅國家安全。
美國國會參議院於星期五(3月14日)晚通過臨時支出法案,避免了政府部分停擺,這次表決克服了民主黨的反對。
美國駐日本大使提名人格拉斯(George Edward Glass)星期四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說,美日關係固然存在挑戰,但機會是巨大的。如果得到確認,他將確保日本繼續加大對印太地區的防禦支持,並確保日本履行加強供應鏈韌性的承諾,以保護美日兩國免受中國的經濟脅迫。
西方政界人士一再呼籲中國限製或停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默許支持。對此,中國領導階層堅稱自己致力於和平,並尊重各國領土完整。
一項旨在確認美國對台灣民主治理和國際參與承諾的國會立法本週由兩位美國聯邦參議員共同提出。該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與“實際上是台灣駐美國大使館”的台灣駐美代表處協商,將其正式名稱“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改為“台灣代表處”。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恢復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之後,中國星期五(3月14日)在北京就伊朗核問題與俄羅斯、伊朗舉行三國副外長層級的會談。
上週,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牽頭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達成交易,收購世界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其中就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瓦爾港(Cristóbal)。此項交易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多次稱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管理上的影響力讓人擔心之後進行的。
由於技術問題,SpaceX 推遲了週三的太空船升空發射,此行原定是要替換滯留在國際太空站多個月的兩名太空人。
美國總統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週四(3月13日)早晨剛抵達莫斯科,俄羅斯高級官員就放話對美國帶來的停火方案表示不滿,認為它只會給烏克蘭軍隊提供一個喘息之機。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