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王毅在星期五(3月7日)全國人大外交主題的記者會上再現“戰狼式”外交風格,針對美中關係、印太戰略及台灣問題發表強硬言論。分析人士指出,王毅此次記者會充滿民族主義言辭,主要是為國內受眾量身訂做,意圖激化民族情緒。
眾議院共和黨人星期六(3月8日)公佈了一項開支議案,在9月30日前為聯邦機構提供資助,推行單獨行動戰略,似乎肯定會引發與民主黨在政府開支範圍上的重大對抗。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推動美國成為全球非燃料礦產的生產與加工領導者之際,礦物資源豐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提出要與美國簽訂類似於美國與烏克蘭礦產協議的交易,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相關專家認為,美國可以給剛果另一個選擇,在遏制中國的影響力的同時確保華盛頓能夠獲得關鍵礦產。但他們告誡說,這樣的礦產協議也充滿了挑戰。
“說實話,一開始壓力很大,因為不知道具體情況,所以經常夢到被遣返的過程,甚至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回到了國內,恐懼一下子湧上來。醒來後才意識到是夢,但這樣的夢做了很多次,對我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壓力。”2022年透過“走線”艱難來到美國的中國公民潘蒙恩在談到美國新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非法移民的遣返政策時,這樣告訴美國之音。
“我們去的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創新博物館,你走進這個博物館,它們一塵不染,而且我們是那個博物館裡除了導遊之外僅有的活人。那個時候感覺到這有點是人為製造的和控制的,因為我們沒有體驗到任何文化上的東西。我們得到的正是政府試圖向我們展示的東西,」美國杜克大學學生凱博(Kyle Abrahm)最近向美國之音講述他去年夏天參加中國組織的一個交流營的情況時說。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星期五(3月7日)以行刑隊槍決的方式結束了一名死刑犯的生命,這是美國15年以來首次以這種方式處決死刑犯。
格陵蘭3月11日將舉行議會大選投票,獨立議題成為此次競選活動的焦點;大部分政黨都支持獨立,主要關注的是何時、而非是否將切斷與丹麥的聯繫,且不落入美國控制。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五(3月7日)似乎是在放出口風說,除非伊朗同意一項新的協議以限制其快速推進的核計劃,否則他準備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俄羅斯對烏克蘭目標發動的最新空襲,並沒有打消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的期望,他希望能夠促成一項結束莫斯科和基輔交戰的協議。
美國僱主上個月新增了15.1萬個就業崗位。但是,由於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警告要發動貿易戰、削減聯邦僱員隊伍,並承諾驅逐數百萬移民,就業市場前景出現陰雲。
美國司法部星期四(3月6日)宣布,現役美國陸軍軍人趙堅(音譯,Jian Zhao)和田力(音譯,Li Tian)以及前美國陸軍軍人段若宇(音譯,Ruoyu Duan)當天被捕,他們被聯邦大陪審團起訴。田力和段若玉在俄勒岡州聯邦地區法院被控串謀從事賄賂行為和盜竊政府財產。趙堅在華盛頓州西區聯邦法院被控串謀獲取國防信息並將其傳輸給一名未獲授權的個人,他也被控受賄與盜竊政府財產。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前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表示,美國應該嚴肅看待任何中國表示願意戰爭的說法。他強調,美國必須調整在印太地區的資源和政策,現在還有機會改變該地區的力量平衡。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