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4月16日分別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強,凸顯他此行尋求德中深化經貿合作的目的。不過,分析人士表示,德中未來雖可能開展多元合作,但歐洲整體去風險化的趨勢短期內不會轉向,中國更不要妄想靠歐洲、來突破美國的圍堵。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佈的新聞稿,習近平在會見朔爾茨時強調,中德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兩國關係的發展超越雙邊範疇,對亞歐大陸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重要影響。他還說:“中德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嵌,兩國市場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係穩定的保障。”
朔爾茨也告訴習近平,德國願與中國深化各領域的合作,且“德方反對保護主義,支持自由貿易。作為歐盟重要成員,德國願為促進歐盟同中國關係良好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兩國元首也就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等國際局勢交換意見,並共同呼籲和平對話,且會談後,兩人還一起前往花園散步交談,營造出融洽的氣氛。
朔爾茨率豪華代表團訪華 去風險決心受質疑
朔爾茨此次二度訪華,率領的代表團成員除環境、農業和交通部長等德國官員外,還包括西門子(Siemens)、奔馳(Mercedes-Benz)、寶馬(BMW)等大型德企高管,因此被中國媒體形容為“豪華代表團”,但也引發外界對朔爾茨及德國去風險決心的質疑。
德國政府去年7月提出多達64頁的中國戰略報告,將北京定位為“系統性對手”,並提出了去風險和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總體目標。
朔爾茨於前一日雖對中國發出傾銷和產能過剩的警告,但從公開資料看不出他是否當面向習近平表態。
對於朔爾茨此行的效應,德國阿登納基金會駐北京辦事處的首席代表福爾曼(Johann Fuhrmann)以書面回覆美國之音表示,德國對華戰略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對手,但同時也是合作夥伴,因此,兩國在許多領域有密切的合作,從朔爾茨此次率領的訪團成員組成也反映出兩國持續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福爾曼指出,德國的對華戰略維持和歐盟同步,但只有布魯塞爾決議一致對北京強硬時,柏林才會跟進。例如,歐盟雖針對中國制新能源車祭出反補貼調查,但此非所有成員國的共識,因此,德國也有自己的主張。
朔爾茨訪華前夕,德國汽車工業表態,反對對中國車徵收懲罰性關稅,並呼籲要對話、不要對抗。肖爾茨在會見習近平前一天也公開表示,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歐洲車市應向中國開放,“但換言之,不能有傾銷、產能過剩,且不能侵害產權。”
對此,位於台北的台灣歐盟中心執行長鄭家慶表示,朔爾茨此行向中國傳達的信息是,即便在去風險的大戰略方向下,德中仍可找到實質合作的項目。
鄭家慶說,中國若能就歐洲所詬病的弊端做出改善,中德合作確對雙方有利。尤其對朔爾茨而言,二度訪華旨在維持德國與中國所享有的特殊關係,並在歐盟內掌握決策的主動性。不過,他也說,中國若仍做不到歐洲所期待的公平競爭,甚至在歐洲最關切的俄烏戰事上持續站隊俄羅斯,屆時恐德國將不得不對中國“脫鉤斷鏈”。
柏林不會成為北京的突破點
鄭家慶告訴美國之音:“端視中國大陸對於歐洲的回應,如果你還是持續採取國家補貼(新能源車)或者違反人權,甚至在俄烏戰爭上還是站在俄羅斯那邊,那去風險化就是(對華)脫鉤,這毫無疑問的。德國也必須要意識到,如果中國大陸沒有積極回應的話,德國即便跟中國大陸的貿易再緊密,最終德國還是要退出中國市場。”
鄭家慶指出,德中經貿關係雖難以完全脫鉤,但柏林不會因為中國的供應鏈或市場而完全屈服於北京的政策,德國及歐洲更不可能成為中國突破美國圍堵的破口。他說,北京若一廂情願以為,任何與中國有高度貿易依存的國家就能成為中國外交關係的突破點,最終恐以失望作終。
德國阿登納基金的福爾曼也同意,不論中德關係如何深化,美國仍是德國在歐洲以外最重要的盟友,即便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執政,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更何況,明年美國預期超過中國,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位於台南的成功大學政治教授王宏仁也說,經貿只是中德關係的一環、而非全貌,德國仍須考慮區域安全,也還在觀察中國對台海穩定和俄烏戰事的立場。
他說,德中是“相互利用的需求”,德國希望與中國通過新能源和汽車產業的合作,提升自身的能源自主性;而中國則希望利用德國的經貿投資力道來幫中國做國際宣傳,吸引更多外資仿效。
中德各取所需
王宏仁告訴美國之音:“德國(朔爾茨)是今年以來、第一個歐洲國家領導人到中國訪問,那就有一個所謂的模仿效應,它(中國)可以去推銷這樣的成果。即便歐盟現在對它(中國)做反傾銷調查,可是它還是可以去拉攏德國,來做一些突破、減輕一些壓力。”
華盛頓 —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