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法院已同意審議一家香港公司獲取的特許經營權,這家公司經營著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這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對這條航道影響感到關切的原因。
成立超過30年的香港民主黨,曾經是立法會及區議會內的民主派最大政黨,中委會成員星期四晚開會討論後,由黨主席羅健熙宣佈,正式成立3人小組啟動解散程序,並會舉行黨員大會經出席黨員75%投票同意才可通過解散。羅健熙表示,解散程序暫時未有時間表,他亦拒絕回應倉促啟動解散程序,背後是否有政治壓力。另一邊廂,一星期內被兩次取消春茗晚宴場地的香港記者協會宣佈,取消春茗籌款晚會並改為網上拍賣。主席鄭嘉如認為,事件對香港是一個相當大的警號,反映政治氣候正蠶食商業市場。
有住在英國倫敦的居民收到一封來自香港的信件,內容涉及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懸紅通緝的香港獨立倡議委員會(Independent Committee for Hong Kong Advocacy)創辦人、目前身在英國尋求政治庇護的鍾翰林。信中講述鍾翰林被指控犯下的國安罪行,又列出一個地址,並指如果將鍾翰林送到中國大使館,可以獲得港幣100萬元賞金。
香港民主黨在星期四(2月20日)晚上舉行中央委員會會議後,宣佈成立三人委員會,啓動解散該黨的程序。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即將在下星期三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民主派最大政黨民主黨星期三召開記者會,公佈財政預算案建議,認為在結構性財赤下,月薪高於2萬美元的官員及公務員應該減薪,並且凍結公務員編制。對於多家傳媒星期二引述消息指,創黨超過30年的民主黨正醞釀解散,黨主席羅健熙在記者會上表示,星期四將召開中委會討論有關前路去向問題,包括是否解散,他重申對於民主黨是否解散沒有包袱,相關決定需要經過會員大會表決。
香港民主派人士、傳媒大亨黎智英的兒子黎崇恩表示,身陷囹圄的黎智英身體狀況已經崩潰,如果美國和英國不作出更大努力使他早日獲釋的話,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香港政府在去年聖誕節前夕引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將七名被香港警方懸紅通緝的海外倡議者列為指明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潛逃者,當中包括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香港政府向原訟法庭提出沒收令申請。香港法庭星期一開庭,宣布充公許智峯、其太太及母親在香港的財產,涉款80多萬港元,折合約10.3萬美元。有法律學者指,香港政府以打擊異見者的經濟收入來阻止他們發聲,是威權政體和面臨民主倒退的地區常見的做法,香港法庭迎合政府要求亦令人質疑其取態。此外,香港政府反駁英國傳媒訪問被通緝的張晞晴,又再次帶走同樣被通緝的劉珈汶的親人問話。
香港去年整體罪案接近9萬5千宗,較前一年上升5%,主要源自詐騙案所導致。這現象遭到學者質疑,為何《港版國安法》及《基本法》23條實去年實施後,香港治安日漸下滑。警方宣傳的防詐騙訊息,更被中國大陸留學生質疑,使人摸不著頭腦,標語設計也相當”土氣”,與香港所宣稱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風格不相稱。
在海外的 “香港議會” 選舉於本月初正式啟動之後,八名流亡台灣的香港人星期六(2月15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參選,他們表示雖然參選意味著身分曝光,未來勢必承受難以預期的法律跟安全風險,但為了持續在海外為香港民主發聲,還是決定挺身而出。
一群在英國的香港人組織到瑞士日內瓦出席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Committee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CESCR)會議,講述移英港人面對的挑戰。當中有組織提到大部分移英港人因為BN(O)簽證中的“禁體育條款”,使到從事運動的港人無法繼續事業,不得不轉行至低薪工作,導致收入下降及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及專注力下降。
香港駐倫敦經貿辦間諜案再度開庭處理,進行審訊前覆核,法官Bobbie Cheema-Grubb指,案件需要延期至明年3月2日才開審,審訊定為5星期。
移居英國接近3年的香港民意研究所(簡稱香港民研)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去年12月底被警方國安處懸紅港幣100萬(接近13萬美元)通緝,其後民研主席鍾庭耀今年1月兩度被國安處人員帶到警署協助調查,並到民研辦公室搜查。事隔一個月,民研星期四在社交網站發表聲明,宣佈即日起無限期擱置所有自費研究活動,包括自1992年開始的多項定期追蹤調查,聲明又表示,民研將會轉型甚至結業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