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週四(2月13日)表示,與中國外長王毅的討論將包括兩國“並不總是意見一致”的問題。
位於台灣台中市的新光三越百貨公司中港店12樓美食街星期四(2月13日)發生氣體爆炸。截至當地時間下午三點,已釀4死24傷,其中包括兩名中國澳門遊客不幸身亡。消防局表示,事故原因仍待調查釐清,但疑似是裝潢拆除施工導致。
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10月中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較明確的取締劣質劏房措施,將會立法規管合資格的劏房並改名為“簡樸房”,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星期一屆滿。多個民間團體趁公眾諮詢最後一日,以一人一信方式向當局提交意見,呼籲當局主動安置在“簡樸房”規管制度下被逼遷的劏房居民。有劏房租客表示,農曆新年前被業主逼遷,加上“簡樸房”政策公佈後同區的劏房租金大幅增加,只能暫時入住較偏遠的過渡房屋,質疑“簡樸房”政策的成效。
在香港警方懸紅通緝的“香港民主委員會”高級國際倡議幹事劉珈汶在星期一應邀出席英國首相府的農曆新年酒會,與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又譯斯塔默)直接對話,提到香港的情況。而在此之前,她的姑姐及姑丈被香港警方帶走協助調查,兩人於數小時後離開警署。劉珈汶認為,事件與她上月會見英國外相和參與上星期六反對興建新的中國大使館示威有關。她表示不會被阻嚇到,倡議工作仍然繼續。
香港政府週五(2月7日)表示,將就美國對這個前英國殖民地最近加徵新關稅的做法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1月31日,美國政府宣布從2月1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的進口關稅,同時對中國所有輸美產品加徵10%的進口關稅。
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出席一場由在英香港傳媒人組織的晚宴,他提到英國政府應該確保新的中國大使館不會成為監視中心,又指中國不會因為英國退縮而跟英國做生意。他亦有回應在野保守黨領袖說應該大幅延長移民入籍年期的提議,他說不認為會影響現有的BN(O)簽證要求。
流亡海外的香港人正式啟動歷史性的「香港議會」選舉,為全球港人提供參選與投票的機會,試圖在國際舞台上建立一個象徵性的自治議會。這次選舉旨在推動“真港人治港”,團結海外港人力量,並排除中共影響,發出港人自己的聲音。面對北京可能的阻撓,選委會強調選舉的安全性與合法性,同時也坦承參選人將需面對政治風險。
美國郵政總局(USPS)星期三(2月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宣佈,美國郵政局將恢復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
中國人在今年一月末歡渡農曆新年,在新年來臨前的一周,香港各處都舉辦傳統的年宵市場,讓香港市民選購賀年花卉及各種物品。在後疫情時代的第三年的香港年宵市場,每天吸引不少市民前來,場面熱鬧非常。但在香港經濟環境和氣氛皆籠罩陰影之下,就算在年宵市場遊逛的人不少,卻掩蓋不了香港人對蛇年經濟發展感到悲觀的普遍想法。
香港街頭手寫揮春檔是農曆新年前夕的一道特色風景,一家有66年歷史的雜貨店,去年開始與80後的本土文化博客合作設立揮春檔,以傳統圍村的”桔紅色”為底色,用黑色墨汁寫上”魚蝦大信”、”喜鵲鳴春”等懷舊的祝福語,也有合體字以及中西合壁的”斗方”揮春,希望傳承本土特色的揮春之餘,也吸引參觀者了解揮春文化的演變。有年青顧客表示,擔心香港傳統揮春文化會失傳,亦欣賞中西合璧特色造字的創意。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週五(1月24日)擬提出一項共同決議案,要求特朗普政府考慮是否對違反人權的香港官員實施制裁。
香港理工大學前助理教授鍾劍華因為批評香港政府,在去年年底被警方通緝,在過去10天,他有八名親人和前同事被警方調查,最新的被調查者是他的弟妹。鍾劍華批評,警方行為“卑劣低下”,但認為不會影響他近日創辦的民調計劃,指計劃的參加人數在一星期內已經達標。他亦駁斥中國駐英大使館對他的批評,指中港政府應該反省是誰造成移民潮。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