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10月中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較明確的取締劣質劏房措施,將會立法規管合資格的劏房並改名為“簡樸房”,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星期一屆滿。多個民間團體趁公眾諮詢最後一日,以一人一信方式向當局提交意見,呼籲當局主動安置在“簡樸房”規管制度下被逼遷的劏房居民。有劏房租客表示,農曆新年前被業主逼遷,加上“簡樸房”政策公佈後同區的劏房租金大幅增加,只能暫時入住較偏遠的過渡房屋,質疑“簡樸房”政策的成效。
香港政府去年12月就取締劣質劏房的“簡樸房”政策,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至星期一(2月10日)屆滿。在新標準之下,“簡樸房”的面積不能少於86平方呎(即8平方米),樓底高度不少於2.3米,每房設獨立火警偵察器,至少一扇可以打開的窗戶,並設有獨立廁所以及水、電錶等。
民間團體一人一信要求保障基本住屋權
多個民間團體包括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簡稱社協),以及劏房支援連線星期一趁“規管簡樸房諮詢”最後一日,聯同數十名居於劏房、板間房以及床位的住客,到房屋委員會總部以“一人一信”方式向當局提交意見,並且高呼口號,要求當局立法取締“籠屋”及床位,保障香港市民的基本住屋權。
社協引述香港政府最新資料顯示,全香港約有110,400間劏房,涉及高達約22萬名劏房居民。香港劏房的樓面面積中位數超過100平方呎(約10平方米),只是佔全香港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的不足四分一。當中更有約一成的劏房沒有鮮風窗或窗戶不能開啟,通風欠佳。劏房居民蝸居於斗室之中,身心靈飽受煎熬,窒礙兒童發育成長,長者容易發生家居意外,加上木虱老鼠橫行,令劏房居民寢食不安等。
社協表示,香港房屋議題錯綜複雜,長期是“老大難”的問題,港府去年建議最快於今年第四季推出”簡樸房”登記及規管制度,以有序地取締劣質劏房,低收入的基層市民自然樂見其成,以改善住屋環境,但亦有基層市民擔憂政府執法“雷聲大,雨點小”,無法獲得妥善安置受影響的居民,甚至令劏房租金上升,更有基層市民不理解,為何環境更惡劣的12人或以上的床位、太空艙等,不包括在“簡樸房”的規管範圍等。
社協收逾10宗業主逼遷個案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現時收到10多宗不適切住所居民被業主逼遷的個案,她相信未來相關個案將會有更多,因為目前不符合“簡樸房”規格的劣質劏房業主,擔心新政策實施後不夠時間趕走租客,而“簡樸房”政策實施後,政府不會豁免業主的刑責,因此有劏房業主提早逼遷住客。
施麗珊表示,政府實施“簡樸房”政策之前,應該先妥善安置受影響的劣質劏房等不適切住所居民,否則新政策可能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有基層住戶甚至擔心可能要露宿街頭。
施麗珊說:“我們(社協)都見到很多非法的床位在社會上不同的區出現,所以我們覺得吸收之前的經驗、教訓,政府一定要有一個很妥善的安置政策,才能夠令到居民不需要去住一些非法的劏房,我們很多居民亦都擔心,如果那個安置政策不夠妥善的時候,會不會將來很多人要去住床位﹖或者甚至有些(人)要去‘瞓街’(露宿),有些居民是關心(這個問題)的,或者很多非法的劏房業主根本就不會去報(登記),我們很多居民是關注希望政府可以去改善,以及今次的(簡樸房規管政策)諮詢裡面是很重要的。”
劏房居民被逼遷同區租金大幅上升
原本在深水埗租住一個80多平方呎僭建劏房的余小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業主得知需要花一筆錢將這個不合規格的劏房改裝為“簡樸房”後,農曆新年前向她逼遷,她在深水埗區尋找其他二人劏房時發現,租金由原本的港幣3,800元(超過490美元),大幅增加到港幣4,500至5千元(超過580至645美元),她與女兒無力能負擔這樣的租金。
余小姐表示,後來得到社協幫助,入住過渡性房屋,但是地點偏遠而且不能夠長住,估計一、兩年後又要另覓居所,她批評港府提出“簡樸房”政策之前,沒有考慮如何安置受影響的劏房居民。
余小姐說:“其實我覺得政府這個一刀切的政策是不好的,因為你要推動這個‘簡樸房’(政策),你不可以說‘簡樸房’這樣就算了,那後面我們(劏房)居民的安置它(政府)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你(政府)沒有(想),是不是﹖這樣變成你這個一刀切的政策所有的弊症全部是下到我們這些基層市民的頭上,我們如果找不到好像施姑娘(施麗珊)她們的社協那些(過渡性)房屋,我們就要出去熬貴租的了,我們是交不起租的,這樣就變成貧民真的要‘瞓街’(露宿街頭)了,就是這樣。”
約4成受訪者指目前居所屬劣質
針對港府有關“簡樸房”政策的公眾諮詢,社協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間,進行基層租客對劣質劏房及簡樸房政策諮詢意見調查,訪問了211戶租住劏房、板房及床位的租客,了解他們對新規管內容的意見、政策公佈後其包租(業主)的反應,以及對“簡樸房”及安置的期望等。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自己所租住的居所屬於“劣質”的,較屬於“不劣質”的人士為多,約有4成人認為,自己所租住居所的劣質程度分別屬於“非常劣質”以及“劣質”;接近9成受訪者表示,並沒有收過來自任何政府部門的巡查或要求搬遷。
調查問及對於政府表示,劣質劏房政策將不規管床位、沒改動單位原有間隔的板間房的看法,接近6成受訪者表示,床位及板間房“居住環境最惡劣,應該受到新條例的規管”,有接近59%受訪者認為,“沒辦法,基層市民沒有話語權,只好繼續居住在惡劣環境”,另有超過50%受訪者表示,“政府如無法提供安置,先不要規管”。
37%受訪者憂當局沒妥善安置“好心做壞事”
就港府推出“簡樸房”政策,最多受訪者、即超過37%表示,“政府要解決房屋問題是好事, 但要有安置,不然好心做壞事”;接近32%受訪者表示,“擔憂大於開心,擔心沒得安置,負擔不起簡樸房租金”。
對政府如何“完善”劣質劏房政策方面,有61%受訪者表示,期望將“床位”及“板間房”納入劣質劏房規管範圍,以取締床位及安置居民;有接近59%受訪者表示,應該改善租務管制,並且規管起始租金水平;另有超過57%受訪者表示,應設立專門部門處理劣質劏房事項,為租客提供搬遷及安置的支援。
團體指公眾諮詢會閉門進行未廣納民意
另一個民間組織“劏房支援連線”表示,合共收到714份有關“簡樸房”公眾諮詢的“一人一信”意見書,當中83%認為,凡因“簡樸房”規管制度下被逼遷的不適切居所居民,都應該獲得政府主動安置,而且安置的居所需要達致“原區安置”的原則;另有84%認為,需要設立”起始租金”,避免業主將改裝及認證劏房的成本,轉嫁到租客身上,令租金大幅上升,超出租客負擔能力。
“劏房支援連線”成員連瑋軒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當局只是在上星期四(2月6日)下午,舉辦一場有關“簡樸房”政策的公眾諮詢會,只有受邀請的團體可以出席,加上當日是平常工作日,大部份居於劏房的基層市民當日都需要上班,未能出席諮詢會,他質疑當局是否有意聽取基層市民的意見。
連瑋軒說:“那個諮詢(會)都是閉門,以及是透過邀請去做(參與)的,所以其實很多(不適切住所)居民是不清楚,所以真的要很關注這個(簡樸房)議題的團體才會受邀請,我們都有帶一些居民去(出席),但是我相信對於全香港11萬(戶)的(劏房)居民來講,就大部份都不知道這個諮詢(會)。最後就是諮詢會上的形式都是比較單向的,其實大概兩個小時裡面都是開放給台下(參加者)去問問題,差不多兩個小時之後,(房屋局)副局長就有一些很總結性、很概括的一些回應,但是他回應完之後就即時離場,亦都沒有機會大家再去交流,所以我覺得那個諮詢會整體來講都是比較單向,以及未必真的很inclusive(包容)給不同的持份者去講(發言)。”
籲當局設起始租金避免業主大幅加租
劏房支援連線(簡稱連線)表示,公眾諮詢結束後,簡樸房政策將會進入立法會法案委員會討論,連線希望立法會審議期間可以舉行公聽會,讓不同的持份者有更多機會就“簡樸房”規管政策表達意見。對於有消息指當局不考慮“簡樸房”政策包括起始租金,連瑋軒擔心新政策會帶動租金上升。
連瑋軒說:“加上改裝(簡樸房)的成本都一定是業主會轉嫁在、即是收回在租戶身上,所以這幾個因素加起來就我們(連線)都會見到劏房的租金整體是會上升的,我們以及居民就是擔心一些受簡樸房政策影響,要租其他劏房的、或者他不受簡樸房影響,但是他本身可能住在一個100多呎的劏房單位,他都要面對租金上升的問題,整體劏房租金上升固之然最直接suffer(受苦)的,就一定是劏房居民,這個是我們最擔心亦都是為甚麼我們希望倡議一個‘起始租金’,去管制那個租金升幅的問題。”
至於“簡樸房”政策沒有規管床位及“太空艙”,連瑋軒憂慮可能會令到無能力負擔昂貴租金的基層劏房居民,流向更惡劣的床位及“太空艙”,他形容情況相當諷刺。
連瑋軒說:“即是這次(簡樸房)條例沒有規管床位,或者它(當局)只是用原本的《床位寓所條例》去繼續實施,我們有些街坊都會想,就是如果之後的租金上升,而那些安置的單位可能各種因素他(街坊)未必(適合),可能地方偏遠或者不方便,那他們都要認真考慮,就是會不會租一些再便(宜)一點的單位,這個就是我們覺得最諷刺,如果真的推出了‘簡樸房’政策是想改善劏房居民環境,但是有些劏房居民就可能因為這個政策而租便(宜)了、或者是租了一些更加差的單位,我們都是最不想這件事情發生。”
房屋局長:或考慮延長簡樸房寬限期
“簡樸房”政策公眾諮詢星期一結束,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星期二(2月11日)早上在電台節目表示,合共收到接近2,200份意見書,當中1,600份採用6款內容大致劃一的範本意見書,涉及起始租金、安置、人均居住面積,她認為看得出代表基層的想法。
當局早前表示,最快2026年第四季決定何時就“簡樸房”政策執法,違規出租劏房的業主可能會被判監禁。何永賢強調,當局立法的決心清晰,將會爭取在今年內通過法例。她又表示,收到不少團體意見要求延長改裝簡樸房的寬限期,包括由擬議的一到兩年,延長至3年,當局會考慮延長寬限期,以及放寬窗戶不可面向天井的規定,但是何永賢重申抽氣扇不可以代替對外窗戶,因為沒有窗”好像住在櫃子裡面”。
至於起始租金的建議,何永賢認為要小心思考,以避免令業主退場。她認為如果沒有商業考慮的誘因,可能會導致樓宇老化、單位空置,業主寧願“擺傢俬好過租給人”。
對於當局能否確保受影響的不適切住戶獲得妥善安置,何永賢表示,不會見到有人流離失所,部門已組織社工隊協助居民搬遷,她又表示住戶如要留在劏房市場,亦可選擇簡樸房、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等,她強調當局有“一籃子的選擇配合簡樸房供應”。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