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在英港人組織到聯合國申訴無法從事體育工作問題 被逼轉行減薪 引發焦慮抑鬱


一群在英國的香港人組織到瑞士日內瓦出席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Committee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CESCR)會議,講述移英港人面對的挑戰。(港人代表張嘉莉Facebook圖片)
一群在英國的香港人組織到瑞士日內瓦出席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Committee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CESCR)會議,講述移英港人面對的挑戰。(港人代表張嘉莉Facebook圖片)

一群在英國的香港人組織到瑞士日內瓦出席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Committee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CESCR)會議,講述移英港人面對的挑戰。當中有組織提到大部分移英港人因為BN(O)簽證中的“禁體育條款”,使到從事運動的港人無法繼續事業,不得不轉行至低薪工作,導致收入下降及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及專注力下降。

在英港人組織到聯合國申訴無法從事體育工作問題 被逼轉行減薪 引發焦慮抑鬱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6:13 0:00

“蘇格蘭香港人”(Scottish Hongkongers)、香港公民代表會議、英國港僑協會、港援等代表在星期三出席會前舉行的閉門會議,由有份向委員會提交報告的組織交代報告內容。

蘇格蘭香港人”創辦人郭子健(圖中,照片來源:郭子健)
蘇格蘭香港人”創辦人郭子健(圖中,照片來源:郭子健)

“蘇格蘭香港人”創辦人郭子健對美國之音指,現行《英國國籍法》有基於國籍的系統性歧視,令以大約18萬以BN(O)簽證移民英國的香港人,及到英國尋求庇護的香港人都面對就業、教育、文化參與等權利障礙。

當中,BN(O)簽證持有人因為一項“禁體育條款”而在參與體育工作方面受到限制。在條款下,簽證持有人在 5 年內被禁止從事專業運動員或教練工作。

禁體育條款引發焦慮、抑鬱及專注力下降

根據蘇格蘭香港人組織的研究顯示,有大約百分之4 的BN(O) 簽證持有人,即是大約5,400人受此條款影響,當中包括大部分為體育教練,而其他是業餘或國家級運動員、從事體育管理、裁判或考官、以及全職職業運動員。

受影響的港人因無法繼續體育事業,不得不轉行至低薪工作,導致收入下降及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及專注力下降。

郭子健指,蘇格蘭香港人組織的一位成員透過視像向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作供,他是一位在香港屢獲殊榮、並擁有十年教學經驗的運動教練。他因為政治因素,透過BN(O)簽證移居英國後,因為“禁體育條款”失去了事業。

一間機構曾經向他提供一份高薪工作,但他不得不拒絕。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他的收入、未來前景和心理健康,使他的抑鬱症惡化。

英國政府沒有正面回應

從香港移民到英國的王先生對美國之音說,他在去年4月搬到英國,雖然他並非職業運動員,但擁有一些運動項目的教練資格。他在搬到英國時已經知道“禁體育條款”,他於是另尋正職。

他其後留意到有從事同類運動、認為是比他的資歷更加專業的其他人士在搬到英國後,以非教練身份從事體育工作。不過,他自己就更為小心。

他說:“我又不是特別有名,但似乎有時會很怕會否有人告發,不論是(政治立場不同)的人,或者是一個眼紅你的普通人,其實他有能力去告發我,我不想有這個風險,於是我就暫時沒有正式去做體育相關的事。”

王先生認為現時做法不合理 ,英國政府的指引應該要更加清晰,業餘運動員及教練不應被禁止從事體育活動。

他曾經考慮參與一些非職業組別的國際比賽,他透過他的國會議員查詢英國內政部,他能否參加賽事,以及他應該以甚麼國籍參加。

他說:“但可惜英國內政部的官腔是,他沒有回答,只叫我找法律意見。”

成功運動員無法參與職業級賽事 更被他人羞辱

根據“蘇格蘭香港人”的報告,12歲的Mary參與一個罕見的非奧運項目的運動,已經到達世界級水平,她搬到英國後可以參與公開業餘組別比賽,但因為簽證條件不能參與英國全國賽事。

在英國全國賽事的同齡組別中,有一名成績比Mary差的參加者奪冠,而該參加者的父親更問Mary:“你妒忌嗎?”“蘇格蘭香港人”指,Mary被一名成年人羞辱,卻無處申訴。

另一個案例是39歲的Emerson,他是香港精英運動員和教練,持有香港紀錄,但在英國無法參與運動。他指,自己正在運動員的“黃金年齡”,但禁令使他患上抑鬱症,有自殺傾向,需要透過公共醫療服務協助。

有一名移英港人亦對美國之音指,他以往在空閒時間參與帆船運動,但在英國嘗試尋找教授這項運動的工作時,卻發現僱主因為擔心“禁體育條款”而不敢聘用他。

郭子健建議,取消“禁體育條款”,讓 BN(O) 簽證持有人能夠自由選擇體育工作。

郭子健說:“此外亦要提供體育專才轉型計劃,讓專業運動員或體育教練可以融入英國體育界;第三,繼續去監測、留意港人遭受的體育歧視,會不會除了制度不公外,還難於他們的種族、膚色、國籍、年齡、或是性傾向等等受到對待。”

港人組織關注本地生學費議題

此外,在會議上,“蘇格蘭香港人”亦有提到在英港人多個問題,包括等待政治庇護申請結果時間過長,港人難以獲得公平對待;港人就業受限,資格認證與福利制度存歧視;以及文化及支援縮減,加劇融入困難。

英國港僑協會、港援、Trafford Hongkongers CIC、大樹下合作社,與蘇格蘭香港人亦提交了另一份報告,主要關注BN(O)港人未能享用英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高等教育的本地生學費,需要支付國際生學費,認為這是違反《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蘇格蘭政府在2023年宣布,透過BN(O)簽證移民當地的香港人只要在當地居住滿三年,就可以享用本地生學費的資格入讀蘇格蘭的專上學院及大學。

此外,來自烏克蘭及阿富汗的難民亦有資格以本地生學費入讀英國大學。歐盟學生只要在英國、歐洲經濟區或瑞士居住超過三年,亦有同樣資格。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