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執政工黨正在重新審視對華政策,但有多篇報道指這次審視的規模已經縮小,減少對中國的批評,亦會推遲至明年春季發布。另外,英國希望與中國在財金上緊密合作,又有財金官員被指上任前曾經遊說上屆政府減少對華限制。
英國內政部今年9月宣布擴大電子旅遊許可(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sation, ETA)計劃,由明年1月8日起,來自香港的旅客在入境英國前要申請ETA,每人收費10英鎊或約13美元。即使對於大部分旅客這並不是大問題,但這會十分影響一些曾經因為香港政治事件坐牢超過12個月的人,隨時令他們在有需要時無法到英國探親以至申請政治庇護。他們身處兩難局面,為了入境可能要說謊,但這樣做又可能會影響他們之後在英國的身份。
接近三年前,英國情報機關“軍情五處”(MI5)罕有地向國會議員發警告,指英國華人社區代表李貞駒(Christine Lee)代表中共統戰部,蓄意參與政治干預行動。李貞駒與她的兒子韋克斯(Daniel Wilkes)不服而狀告軍情五處,但英國法院在星期二判他們敗訴。
英國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的一位商業伙伴被懷疑是中國間諜,並在去年被拒絕入境英國後,他作出上訴並失敗。在星期一,法庭決定外界可以公開他的身份,就是中國商人楊騰波(Yang Tengbo)。英國國會辯論事件,議員質疑英國政府早知楊騰波身份但未有行動,又質問一項要求為外國勢力效力的人士登記、已經延遲多月的計劃何時會生效,有官員指會在明年夏天。楊騰波就指,他沒有犯法,不是間諜,英國是他的第二故鄉,他絕不會做任何損害英國利益的事情。
香港駐倫敦經貿辦間諜案再度開庭處理,兩名被告在中央刑事法院表示不認罪,法官Bobbie Cheema-Grubb指審訊前覆核定在明年2月14日,案件則延期到明年3月10日開審。
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on Hong Kong)舉行聽證會,由移民英國的香港人講述他們無法取回他們的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金額估計超過40億美元。有與會者指,曾受僱強積金核准受託公司並合資格處理退休金人士,他熟悉相關規則,但他也無法取回強積金。而他們在失去大筆積蓄的情況下,在英國生活面對困難,冬天嚴寒下更甚。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及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Georgetown Center for Asia Law)在剛過去的星期四(12月5日)舉行《中英聯合聲明》40周年研討會,從法律、文化、經濟、勞工等角度探討香港多年來的發展,尤其是《香港國安法》實行後的變化。在研討會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社會學系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分析指,香港經濟下運的主因不只是《香港國安法》,而是整個“國安秩序”令香港角色逐漸轉變成“另類國際金融中心”。
在上星期六,身處列斯(Leeds)的香港人舉行默站示威,抗議民主派初選47人案判刑。其間,有一名說普通話的華裔男子向集會參加者投擲飲品,並以粗言穢語辱罵港人及展示不文手勢。之後,有港人追着相關人士,要求他們解釋,襲擊者疑似致電中國大使館求助,但對方似乎未有表明會協助,令襲擊者質疑中國大使館有何作用。不過,當地警方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檢控,港人組織對此表示不解及失望。
歐洲議會最近以大比數通過不具約束力動議,呼籲歐盟國家撤銷香港的特殊關稅待遇、重新審視香港駐布魯塞爾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地位等,倡議者歡迎這種為香港政府施加不少壓力的做法,但有研究員分析指這些建議需要歐盟27國全體同意才能達成,難度甚高。
2019年香港抗爭運動的其中一個焦點事件是理工大學圍城一役,示威者與警方在大學內外對恃,演變成長時間的圍封。事隔五年,有港人組織在英國倫敦舉行研討會,商討香港前途,講者提出多項工作,包括推動建立國際網絡改變對港政策、舉報懷疑間諜、增進軍事知識等等。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又譯斯塔默)星期一 (11月18日) 在巴西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時,指出之前與習近平通電話時,對方提到在倫敦興建新大使館的計劃,英國政府因此介入審批,將原本由地方議會作決定的事情交由英國高層官員決定。事後施紀賢遭到外界批評,指他的政府向中國低頭。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又譯斯塔默)星期二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他在記者會上被問到他會否嚴厲譴責香港民主派初選47人案的判決,他回應時並沒有用上譴責字眼,而是聚焦英國需要跟中國有經貿關係。施紀賢據報在另一次面對記者、被問到同一問題時都沒有作出譴責。在英國的香港人對他的回應感到失望及憤怒,甚至指工黨的對中政策是“人格分裂”。
香港民主派初選案45名被告被判監4年兩個月至10年,英國外交部政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又譯韋斯特)指中國在香港實施的《國安法》侵蝕了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判決清楚地表明了香港當局利用《國安法》以刑事罪打壓政治異見,而英國會一直支持香港人。不過,有英國官員指英方不會因案件而取消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又譯雷切爾·里夫斯)預計明年年初訪華的行程。
曾擔任美國駐港總領事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主席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在英國訪問,他特別關注即將出庭作供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希望推動英國工黨政府就香港的情況採取實質行動。同時英國外交部政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又譯韋斯特)正在香港訪問,她指雙方貿易互惠互利,又關注香港的權利和自由。
前英國保守黨國會議員史凱利(Paul Scully)近期加入外賣平台“通吃點餐”(All Eat),出任公司主席,該公司曾被指控為“中國海外警署”,此舉令史凱利曾服務的選區的香港人感到憂慮,擔心他手上與香港人的資訊會流出,亦令他們不相信政治人物。史凱利則堅稱此舉沒有問題,他亦不會將個人資訊交給外國政府。
兩個英國組織發表最新報告,指在英港人不清楚社會福利狀況,求職亦出現資歷承認、英語水平信心低等問題,建議加強針對性的協助措施,讓港人可以融入社會。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又譯拉米)在上星期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兒子黎崇恩見面,他指黎智英的案件是英國政府的優先事項。另外,上星期,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則以新民黨主席身分出訪英國,與英國外交部及商業貿易部官員會面。
在海外運作的“香港人權資訊中心”發表《香港酷刑和不人道處遇報告》,指近年來香港防止酷刑的重要保障漸遭瓦解,身處香港的人面對更多警察濫權、審前拘留、監獄內的濫權及虐待。而中國無視聯合國審查機制,五年來未有按要求提交報告,因此中心建議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應該訪問香港,評估香港拘留設施和被拘留者待遇。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發表報告,指香港政府打壓數碼權利,影響的不只是身處香港的人,更包括身在海外的人,形成跨境鎮壓,令香港公開資訊越來越少。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又譯拉米)在本月中出訪了中國,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及外長王毅會面。他返回英國後在國會上被議員質問,何以在一些議題似乎顯得軟弱。林德偉表示不同意,並借機表明立場說,預計明年年初完成針對中國政策的審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