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規劃官員就中國駐倫敦“超級大使館”計劃舉行公聽會,在場人士留意有大批說普通話的人排隊入場,對發言者形成壓力。有倡議者指,現時政治壓力大到連警察和地方議會都不能反對。有當地議員提到,選址毫不合理,不能想像白宮或紫禁城旁邊會有巨型大使館。
現任英國沃京罕區議會(Wokingham Borough Council)議員吳兆康z在社交媒體上指出,在英國時間星期二早上,在公聽會場外有大量説普通話的人排隊,情況導致很多排隊半小時多的居民亦不能進入會場。
有份在公聽會下午時段發言反對新大使館計劃的“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對美國之音說,入場時見到有大量的“中國臉孔”,本來星期二會有三名駐英的中國國企人員發言,但因時間關係被轉移到星期四的下一場公聽會發言。
他說:“我都大概知道那些聽眾、觀眾應該都是那些公司所屬的員工,至少是吧,更遑論他們有沒有其他身份。”
“身後有龐大的壓力”
鄭文傑說,他發言時面對主持公聽會的規劃檢察專員克萊爾·西爾森(Claire Searson),但從會議影片可見,他身後的華人臉孔在他發言時,在他每次提到中國人權問題時,那些人都會“輕蔑、恥笑、搖頭”。
他說:“所以你說氣氛是甚麼呢,氣氛就是你會感覺到身後有龐大的壓力,而在你前面就是代表中國大使館方的,極度資深的御用大律師,而他們這些人的詞彙從來不會跟你講道義、講價值,而是會跟你講程序。(他們會說)你所講的人權是政治意見,跟我們這次的諮詢會的內容無關。”
在公聽會上,代表中國駐英大使館一方的御用大律師說,規劃檢察專員只需考慮選址的規劃問題,而不是其他範圍的問題。
選址所在的塔村市議會(Tower Hamlets Council)代表說,原本倫敦警察廳反對新大使館計劃,指針對大使館的示威影響當地交通,市議會因而反對。但其後倫敦警察廳因為一份2022年由申請方提供的專家報告而改變立場,指相信不會對附近道路造成重大影響,市議會因此不能以此作為反對理由。此外,市議會尋找獨立交通專家意見得出的結論亦是一樣。
“多年來最難打的一場仗”
鄭文傑對美國之音說,現時政治壓力大到連警察和地方議會都不能反對。
他說:“我可以說,今次是我到英國多年以來最難打的一場仗,亦是親自面對來自中國共產黨的龐大壓力。”
不過,鄭文傑也指,規劃檢察專員的態度有一點軟化,她起初堅持程序上的中立,希望發言者只提及“申請人”,而不是“中國”或“中國大使館”。但後來,當她多聽到反對意見後,似乎多理解了申請案爭議之處,慢慢願意開明地接受發言者直接提到中國、中共政權等字眼。
他說:“我們面對的是一班資深大律師、一班財雄勢大的財團代表、一班非常權勢巨大的官員,你說代表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也好、弱勢階層也好的聲音很少,所以我們能說的是希望規劃檢察專員寫這份報告時會基於自己的良心書寫。”
“你可以想像中國大使館建在白宮旁邊嗎?”
在公聽會上,多名團體代表反對新大使館計劃。保守黨的塔村市議員彼得‧戈爾茲(Peter Golds)指,選址在著名地標倫敦塔(Tower of London)旁邊並不合適。
他說:“你可以想像任何法國人、法國政府或是法國總統容許這(中國大使館)建在巴黎聖母院附近嗎?你可以想像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不如把(中國大使館)建在白宮旁邊?你可以想像,我們不提其他國家吧,假如你跟中國說,我們想要把一個這麼大的建築物建於紫禁城旁邊。我想對方都會強烈反對。”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行政總裁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發言時指,倫敦警察廳和市議會改變立場,明顯是因為外交壓力。他批評,中國新大使館計劃批准後,會增加針對在英倡議者的跨國鎮壓。他指,選址的地下有鋪設敏感的電纜,也有安全問題。
他又說,將在公聽會發言的中國國企代表與申請方利害一致,英國中國商會的代表亦曾經頒獎給楊騰波,他是一名被英國拒絕入境的疑似間諜。裴倫德指,在一年內倡議者最少將會有八天在選址舉行大型示威,嚴重影響交通。
擔心更多跨境鎮壓
在英國的“中國異見者網絡”(China Deviants)執行長倪沛晴亦有發言反對,她說自己是選址當區居民,而她在2022年示威後曾經被人跟縱警告,她擔心中國大使館勢力擴張會令跨境鎮壓事件更多發生。
此外,表達反對意見的有皇家鑄幣廠租戶及居民協會(Royal Mint Estate Tenant and Resident Association)代表律師麥可·波拉克(Michael Polak)在聽證會上指出,上星期六的示威證明選址容納不到人數龐大的示威者,會令附近以至倫敦的主要幹道封閉,頻繁的示威亦為該區居民帶來危險。
代表選址旁邊碼頭居民的聖凱薩琳碼頭之友(Friends of St Katharine Docks)代表律師也提到安全風險和交通影響的問題。
目前,英國工黨政府在中方壓力下介入新大使館計劃審批,外相及內政大臣已經表明支持,並表示交由英國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又譯雷納)做出決定。規劃檢察專員的報告會將提供給韋雅蘭以作參考。
規劃檢察專員會在星期三實地視察選址,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在同一天訪問英國。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