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法府頒令充公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及家人財產


目前在澳洲流亡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圖左)在早前曾經與澳洲外長黃英賢(圖中)會面。(照片來源:許智峯Facebook網頁)
目前在澳洲流亡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圖左)在早前曾經與澳洲外長黃英賢(圖中)會面。(照片來源:許智峯Facebook網頁)

香港政府在去年聖誕節前夕引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將七名被香港警方懸紅通緝的海外倡議者列為指明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潛逃者,當中包括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香港政府向原訟法庭提出沒收令申請。香港法庭星期一開庭,宣布充公許智峯、其太太及母親在香港的財產,涉款80多萬港元,折合約10.3萬美元。有法律學者指,香港政府以打擊異見者的經濟收入來阻止他們發聲,是威權政體和面臨民主倒退的地區常見的做法,香港法庭迎合政府要求亦令人質疑其取態。此外,香港政府反駁英國傳媒訪問被通緝的張晞晴,又再次帶走同樣被通緝的劉珈汶的親人問話。

香港法府頒令充公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及家人財產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54 0:00

去年年底,香港政府指,認為有充分證據證明許智峯曾經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並從中得益,並曾將其部分財產轉移妻子及母親,因此需要沒收他的犯罪得益。

香港高等法院星期一以非公開形式聆訊處理沒收令,由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處理,並頒令沒收資產。

香港法庭在2025年2月16日星期一開庭聆訊並宣布充公許智峯、其太太及母親在香港的財產。(照片來源:許智峯Facebook網頁)
香港法庭在2025年2月16日星期一開庭聆訊並宣布充公許智峯、其太太及母親在香港的財產。(照片來源:許智峯Facebook網頁)

許智峯在他的Facebook專頁反駁,那些資產除了他、他太太、母親在香港的財產外,亦包括一筆他作為民事案件提告人存放於律師樓的款項。許智峯曾經在2019年發起眾籌,目的是私人檢控起訴香港警方,挑戰他們處理示威的手法。

許智峯說:“這項充公令荒謬絕倫,是不折不扣的侵犯人權行為,旨在打擊仍在為香港民主與自由發聲的人,並對我持續在國際上倡議對港政策的工作進行政治報復。”

許智峯:眾籌資金非危害國安 指控隨意捏造

許智峯說,香港政府起初是指控他挪用眾籌款項及洗黑錢,但其後發現眾籌資金原封不動存放於律師樓,就改變說法,指款項是危害國安的得益。

他說:“事實證明,所有指控不過是隨意捏造,標準隨時變更,純粹是政治打壓。”

許智峯指,香港政府無法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他如何危害國安而得益。

他說:“最後唯有憑空估計我的 Patreon 收入最高可達1,200萬(港)元,便判定我應被充公80多萬,這種荒謬邏輯,港共法庭卻欣然接受,令人啼笑皆非。”

他又批評,香港政府多年來指控他和民主派收外國政府金錢,但從來沒有任何證據。

許智峯在香港時被控多項控罪,在2020年11月取得法庭批准,於保釋期間離開香港。香港廉政公署在2021年11月通緝他,指他煽惑他人在當年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中投白票及不投票。在2023年7月,香港警方亦以100萬港元懸紅通緝他。

香港政府指控許智峯串通外國政客偽造文書,以虛假資料欺騙法庭取得保釋,又指他在2022年被裁定藐視法庭罪名成立,判監三年六個月。

學者:政府打擊異見者經濟收入阻發聲 令人質疑香港法庭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亞洲法中心香港法學者黎恩灝對美國之音說,威權政體和面臨民主倒退的國家都是用打擊異見人士或人權倡議者的經濟收入,來阻止他們的工作,這種做法越來越常見,香港也不例外。

他說:“本身這些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其實本來就不應該被通緝,根據聯合國人權專家,其實在過去兩年都不斷強調,純粹因為他們在海外發表言論、發表政見,而被視為危害或者是威脅國安,繼而通緝他們,這個做法是違反國際人權標準,亦都是違反香港確守聯合國《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責任。”

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香港法學者黎恩灝。(照片由黎恩灝提供)
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香港法學者黎恩灝。(照片由黎恩灝提供)

黎恩灝說,香港政府通緝或對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施壓,往往得到法庭或裁判官命令而行事,因此法庭不能說他們沒有任何責任。

他說:“香港法庭面對這些國安案件,就會採取配合政府的態度,對於在將來如果面對一些是和經濟安全或金融安全的案件,放在香港法庭審訊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否都會繼續用這個完全配合政府、完全依從政府對於國家安全問題的判斷而去作出裁決和作出審訊?這些問題,一定不單止影響海外倡議者或者海外的異見人士,亦都影響香港本地的營商環境,以及國際社會、國際投資者對於香港法治的信心和看法。”

黎恩灝認為,以國家安全名義來沒收個人資產,是挑戰私有產權。

他說:“亦都會令到普羅大眾以及商界看到,如果當政府定性他們的行為是危害國家安全的時候,而國家安全的概念是相當之廣泛的話,例如金融安全、經濟安全等等,他們的財產、他們的私有產權都會受到挑戰或者受到威脅。”

香港政府反駁張晞晴訪問 帶走劉珈汶親人問話

此外,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剛過去的星期日(2月16日)刊出一篇題為《成為中國政府敵人的A-level學生》(The A-level student who became an enemy of the Chinese state) 的訪問,受訪者是“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傳訊與傳媒助理張晞晴,她在去年聖誕節前夕被香港警方懸紅通緝。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傳訊與傳媒助理張晞晴(圖左三)(照片來源: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傳訊與傳媒助理張晞晴(圖左三)(照片來源: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

現年19歲的張晞晴在2021年隨家人移民英國。香港警方通緝她時使用了她11歲的相片,她起初感到害怕,但其後決定發聲還擊。她指,在被通緝後收到威脅訊息,又懷疑被跟縱。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去信英國廣播公司反駁,表示反對及譴責內容,指報道是毫無根據、扭曲事實。鄧炳強又說,英國廣播公司曾經向香港政府查詢,但未有在文字報道中刊出回應,指英國廣播公司允許發表帶偏見的文章,令人失望。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有在張晞晴的視像訪問片段中引述香港政府發言人的回應。

另一方面,“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高級國際倡議幹事劉珈汶的細姑姐在星期一被香港警方帶走問話。劉珈汶亦在去年聖誕節前夕被香港警方懸紅通緝,香港警方在上星期一帶走其姑姐及姑丈問話。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