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宣布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規模最大的制裁,在107項新制裁當中,包括10間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公司。有研究香港協助俄羅斯行為的律師指,雖然措施積極,但這些公司可以在幾天內解散,並且很快重開並再繼續做同樣的事。有英國倡議者指,英國對中國在俄烏戰爭的角色仍未夠強硬。
英國外交部在星期一,即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當天發聲明指,這些制裁的目標針對的是俄羅斯的軍事供應鏈、助長普京的非法戰爭的收入、以及為克里姆林宮牟取利潤的貪腐政客。
英國外交部公佈說,被制裁的目標為俄羅斯生產或提供機械、電子產品和軍民兩用產品,包括武器系統中使用的微處理器, 涉及中亞國家、土耳其、印度和泰國等。
在制裁名單的“俄羅斯國防部門的國際協力者和供應商”下,有10間被制裁的實體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
英國指不會拋棄烏克蘭
在中國大陸的有廣州數控設備(GSK CNC Equipment)、蘇州紐威數控裝備(Neway CNC Equipment)、寧波貝寧機床(Ningbo Blin Machinery)、寧波歐騰機械(Ningbo Oturn Machinery)、北京保利科技(Poly Technologies)、深圳詩瓦貝光電(Shvabe Opto-Electronics)、以及蘇州百勝動力機器(Suzhou Parsun Power Machine)。
在香港註冊的實體有九星電子科技(Ace Electronics)、TKT-1997 Razvoj、以及普萊米樂國際貿易(Premera International)。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又譯拉米)指,今次行動是近三年來最大規模,凸顯了英國對烏克蘭的承諾。
他說:“唯有透過實力,才能實現持久的和平。這就是為甚麼我們致力於讓烏克蘭處於最強的位置。當全世界都在紀念普京全面入侵進入第四年的嚴峻里程碑時,我們不能、也不會在烏克蘭為我們的共同安全而戰的過程中拋棄他們。”
被制裁公司可以輕易解散再重開
美籍律師貝祺森(Samuel Bickett)曾經在香港工作,為美資銀行執行反賄賂和貪腐政策。他在去年7月為“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撰寫研究報告,講述俄羅斯如何借用香港規避制裁,當中有提到今次被英國制裁的九星電子科技,指它是206間為俄羅斯提供產品的香港公司之一。
貝祺森透過短訊對美國之音說,英國採取制裁措施固然是積極的,但制裁一百多個實體仍是杯水車薪。
他說:在我們的研究中,很明顯僅在香港就有數千個實體和個人參與向普京提供技術,以支持他的戰爭,而在其他司法管轄區則有無數這樣的實體和個人。只有制裁支持此類貿易的銀行和物流公司才會有效果,其他更為軟弱的措施只能有象徵意義。”
貝祺森說,他是從一些2023年12月的數據庫中留意到九星電子科技,而那些數據庫不過是一小部分的資料。
他說:“英國只邁出了一小步,去追擊(協助俄羅斯的行為)。外界需要注意的是,昨天受到制裁的公司現在可以在幾天內解散,並重組為一家新的未經制裁的公司,轉移資產,然後繼續做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倡議者:英國態度仍未夠強硬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行政總裁裴倫德(Luke de Pulford)對美國之音說,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也是就中國在烏克蘭衝突中採取的明顯行動,英國早就應該承擔的責任。
他說:“但規避或違反制裁的情況不只是少數的中國和香港企業,正正是中俄之間的經濟整合,才令到這個衝突發生。如果沒有中俄經濟整合,這是不可能的。但這還沒有轉化為我們的外交言辭。我們的外交姿態並沒有反映出中國正在協助發動非法戰爭的事實,而這正是需要改變的。制裁個別公司是一回事,承認這些公司的行為得到了國家的許可又是另一回事。”
中方堅決反對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指,英方有關制裁是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主義行徑,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英方嚴正交涉。
中方發言人說:“我願重申,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終堅持勸和促談。中方一貫依法依規對兩用物項出口進行管制。中方從不拱火澆油或趁機漁利,也不接受任何甩鍋推責。我們敦促英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對中國企業的制裁。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