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去年整體罪案接近9萬5千宗,較前一年上升5%,主要源自詐騙案所導致。這現象遭到學者質疑,為何《港版國安法》及《基本法》23條實去年實施後,香港治安日漸下滑。警方宣傳的防詐騙訊息,更被中國大陸留學生質疑,使人摸不著頭腦,標語設計也相當”土氣”,與香港所宣稱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風格不相稱。
香港警方發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香港共錄得94,747宗罪案,整體罪案率較2023年升5%,升幅主要來自騙案,亦是連續6年罪案率上升。
香港連續6年罪案率上升去年以騙案為主
警方表示,去年共接獲約4萬4千宗詐騙案,較2023年上升11.7%,佔整體罪案約4成7,當中大部份為網上騙案,尤其是假冒客服的騙案。警方就詐騙案拘捕的人數超過一萬人,較2023年上升13.6%,大部份被捕人是傀儡戶口的持有人。
《港版國安法》至今年6月底將實施届滿5周年,香港自行立法的《基本法》23條去年3月底也已經正式實施。截至去年12月底,因涉嫌觸犯以上兩法被警方拘捕的有316人,當中約6成被捕人已被檢控。不過,警方沒有公佈23條實施接近1年以來的執法數據。
警方指國安風險一直存在
雖然北京及香港政府不斷一再強調,《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已經由治及興,《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香港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不過,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警方2025年的首項重點工作仍然是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將加強情報搜集,遏止香港本地恐怖主義,以及加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針對接連有涉及國安法被通緝的海外港人家屬及前同事被國安處人員帶走協助調查,身兼國安處處長的警務處副處長簡啟恩回應稱,這是一貫做法,目的是希望找到涉案人士。
簡啟恩表示,國安風險一直存在、沒有改變,因為有潛逃海外的人士繼續干犯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這是”好大外國勢力干擾”;香港本地恐怖主義仍然存在,不時在網上網下出現”涉暴涉恐”的言論散播。他並稱,很多人仍然”打擦邊球”搞“軟對抗”,利用言語在網上散播不利中國國家安全風險的訊息,這些因素也導致香港的國安風險仍然受到威脅。
學者質疑國安法實施後罪案率反升
政治學獨立學者、時事評論員黃偉國質疑,為何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整體罪案率逆向不斷上升﹖他認為警方強調國安風險,可能是要在政府高達港幣千億財政赤字下,維持高額的國安撥款。
黃偉國說:“因為在現在的香港財赤、即是過千億(港幣)財赤(接近130億美元),如果它(警方)不用國家安全的話,它不能夠繼續拿這些國家安全的撥款,去經營它國家安全這個”產業”,或者甚至這樣說,甚至會更加將國家安全在未來會變本加厲,講到沒國家安全政權會滅亡,或者甚至是會顏色革命,或者黑暴又會上街,這些戲碼就會不斷見到。”
黃偉國續稱,警方一方面拒絕透露23條立法後的實際執法數子,另一方面,不斷帶走被通緝的海外港人家屬及前同事調查,被國安處調查的香港民意研究所甚至有可能結業,他形容這做法導致香港各界”雞犬不寧”。
黃偉國說:“我覺得它(警方)披不披露(23條執法數字)不重要的,但是它高調地找傳媒去拍攝一些被騷擾(海外港人)家屬的鏡頭;高調抓人、低調放人,這些就是那100多億(港幣)的國家安全(撥款)是這樣花。很簡單,譬如說你現在找不找得到香港學者評論香港政治、評論現在民意調查的數據,或者甚至簡單到,你現在找的學者能不能夠評論現在香港,無論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福利、醫療,各方面的事務,沒有嘛,這件事情證明國安法就搞到個個雞犬不寧了。”
改裝”提子碼頭”宣傳防騙訊息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警方重點將會放在防止騙案以及暴力罪案。
警方港島總區為加強防騙工作的教育及宣傳,上星期日(2月9日) 特別舉辦”防騙海陸空”系列活動,將中環10號碼頭改裝成”提子碼頭️”,水上的士則改名為”提子號”在維多利亞港航行,以提醒香港市民”提防騙子”以及”提醒身邊人”的訊息。
廣東話的”提子”即是”葡萄”,”提子碼頭”設有大型的”提子”吉祥物公仔,亦有一個中國大陸街牌設計的”我在提子碼頭很想你”的標語,英文用了普通話拼音,一般香港人以及外國遊客未必看得明白。有傳媒發現,這個標語的南北方向倒轉,將南面的港島標示為北面,九龍半島的尖沙咀則標示為北面。
學者質疑防騙新措施成效
黃偉國形容”提子碼頭”的設計是”笑話”,因為廣東話的”提子”普通話是”葡萄”,”提防騙子”的諧音也不是”提子”,加上一個普通話拼音的街牌,這樣的設計令很多中國大陸遊客以及香港市民都摸不著頭腦,質疑警方這些防騙新措施的成效。
黃偉國繼續說:“根本是完全不知(道)你(警方)講甚麼的、”九唔撘八”(毫不相關)的,然後你給香港人看,根本甚麼來的,這些你又不是給我看,那個街牌又不是香港街牌,是(中國)內地街道的街牌,你究竟弄這些東西給甚麼人看都不知(道)?跟著隨隨便便亂造一通,去弄一些普通話拼音,然後講普通話的人又看不明(白),其實只能夠這樣講,是一個相當”九唔撘八”(毫不相關)的設計,我覺得除了是拿來當笑話之外,我亦都不覺得很實際是叫做教育市民防止騙案的目的。”
大陸留學生指提子碼頭令人莫名其妙
中國大陸留學生林同學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提子碼頭”宣傳防騙訊息的設計使人感到莫名其妙,很多中國大陸的遊客不會明白,一粒”提子”(葡萄)就是代表“提防騙子”。
林同學說:“另外就算看到它(提子碼頭)是甚麼提防騙徒,就是提防騙子這種事情,我認為都是人之常情,就是任何一個人都知道應該防騙,但作為這樣的提醒,我認為沒有任何的幫助,另外它(提子碼頭)的設計也沒有多少吸引力。“
對於“提子碼頭”設有一個以中國大陸街牌設計的”我在提子碼頭很想你”的標語,林同學形容這個標語“很土氣”,認為這些標語在中國大陸都已經很過時甚至令人厭煩,與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風格不相稱。
林同學更表示,莫名其妙的是,這個標語的設計為中國大陸的街牌,用香港的繁體中文字,英文則是大陸的普通話拼音,使人覺得十分奇怪,為何在香港出現一個中國大陸的街牌,英文又不是用一般人都看得懂的英文寫法,整個設計令人感到格格不入。
林同學說:“我認為現在香港的一些官員,我覺得他們的審美也應該要正常一些,不應該設計這種很土氣的大陸路牌,就算他們真的要設計成一個路牌,也應該設計成香港的路牌,反而更能夠吸引人去‘打卡’、更吸引大陸遊客去‘打卡’,因為大家來(香港)都是要體驗一個不同的東西。“
大學生防騙問卷效用成疑
據香港警方統計,去年有318宗中國大陸留學生受騙的個案,涉及2億3千萬港幣(接近3千萬美元)。今年1月中開始,多間大學及大專院校要求學生填寫警方的網上防騙問卷,否則會限制出入圖書館以及公共學習空間。
林同學就讀的大學約半年前已經向學生發送提防詐騙的電郵,今年1月中再向學生發送警方設計的提防詐騙網上問卷,該問卷共有35條選擇題,學生必須答對最少30條問題,內容以英文及簡體中文雙語設計,當中有題目問及警方“防騙視伏器”手機程式的功能等。
林同學表示,有關問卷內容非常簡單,任何一個初中甚至小學畢業生都可以回答這些常識性的問題,對提高大學生的防騙意識幫助不大,而且部份用詞例如”有伏”(有可疑)等,是香港人的俚語,剛到香港的大陸留學生未必看得明白。
對校方用威脅方式感到失望
至於校方提及,如果學生在限期內沒有上傳填妥的問卷,或者沒有答對最少30條題目,就會限制學生進入圖書館等校園公共學習空間,林同學對於校方以類似威脅的方式,要求學生填寫防騙問卷感到失望。
林同學說:“我覺得是非常的不合理,因為首先我認為有沒有充份的防騙意識,跟進入圖書館並不是一個對等的方式,也並不是一個能夠掛鈎的方式,另一方面,我覺得作為一個大學(管理層)它用限制學生進入一個學習(空間),一個本來應該是很自由的學習空間,來換取作為一個填問卷的方式,我真的覺得很失望,在我心目中這不應該是香港這個城市所發生的事情。”
林同學續稱,據他所知他所就讀的大學所有不同國籍的學生都會收到這份防騙問卷,所有學生都必須在限期前回覆。不過,由於回覆期限還沒有到期,不知校方是否真的會限制沒有回覆問卷的學生,進入圖書館等公共學習空間。
林同學解釋,從中國大陸的銀行戶口匯款到香港的程序非常繁複,而且每個大陸的個人銀行戶口,每年只能匯出5萬美元,折合大約39萬港幣,對於有中國大陸留學生被騙超過900萬港幣(超過116萬美元),他覺得很不合情理也不太尋常。
有大學生填完問卷後仍被騙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日前表示,有大學生填完警方的防騙問卷後仍然受騙,警方會加強在源頭堵截。他又表示,受騙學生說只是隨便填問卷,現時開始在網上例如小紅書,已經有問卷答案,學生就隨便填問卷,這才是問題所在;而更重要的是家長,希望學生家長明白詐騙案的嚴重性,他們才會懂得去防騙。
蕭澤頤表示,警方已經約見香港8大院校的校長,希望校方配合警方防騙工作。警方今年1月曾到中國內地,與反詐中心、教育局等部門商討,在中國大陸學生申請來香港留學前,開始宣傳防騙教育工作。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