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民主黨倡官員減薪 將召開中委會商討是否解散


香港民主黨在2025年2月19日召開記者會公佈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美國之音照片)
香港民主黨在2025年2月19日召開記者會公佈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美國之音照片)
香港民主黨倡月薪約2萬美元官員減薪 將召開中委會商討是否解散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24 0:00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即將在下星期三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民主派最大政黨民主黨星期三召開記者會,公佈財政預算案建議,認為在結構性財赤下,月薪高於2萬美元的官員及公務員應該減薪,並且凍結公務員編制。對於多家傳媒星期二引述消息指,創黨超過30年的民主黨正醞釀解散,黨主席羅健熙在記者會上表示,星期四將召開中委會討論有關前路去向問題,包括是否解散,他重申對於民主黨是否解散沒有包袱,相關決定需要經過會員大會表決。

1994年10月正式成立的香港民主黨,曾經是立法會及區議會內的民主派最大政黨。不過,2021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民主黨放棄參選同年的立法會選舉,至2023年的區議會選舉,黨主席羅健熙等多名參選人,未能取得足夠的提名參選,民主黨在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席“清零”。

民主黨建議高官及高級公務員減薪

在沒有任何議席的情況下,民主黨仍然繼續運作,亦一如以往,對特首及財政司司長公佈的年度《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提出建議。

針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即將在下星期三(2月26日)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星期三(2月19日)連同發展政策發言人吳永輝,以及房屋及交通政策發言人莊榮輝召開記者會,公佈財政預算案建議。

香港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該黨2月20日晚將召開中委會會議,討論前路去向問題,包括是否解散,相關決定必須經過會員大會表決。(美國之音照片)
香港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該黨2月20日晚將召開中委會會議,討論前路去向問題,包括是否解散,相關決定必須經過會員大會表決。(美國之音照片)

羅健熙表示,香港政府本年度繼續錄得大額的財政赤字,有不少評論分析,現時的財赤已經不是週期性而是結構性。為到抒緩港府的財政壓力,民主黨建議問責官員、行政會議成員以及月薪15萬港幣(約2萬美元)以上的公務員應該減薪,同時政府應著手檢視公務員編制,目標是削減公務人員。

羅健熙表示,高官以及高收入的公務員及議員減薪,對他們的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他們不願意減薪,但是財政預算案只是削減公共開支及福利應對財赤,可能會令市民感到不滿。

羅健熙說:“即是現在你見到它(當局)急症室可能又會調整收費,可能教育又說不知怎樣又會削減一些開支,我們未有很具體的想法,即是未知道他(陳茂波)具體的想法會是怎樣,但是我想我們(民主黨)的前提,就是我們希望可以將這些部份是放到最後才去做,當你前面那部份、即是例如公務員你都願意減薪的,那你再有其他的向市民有些在其他民生範疇裡面去減少,那大家可能都覺得大家一齊承擔吧,不只是市民去受到這樣的、有一點點不便的損害,或者要他們付多點錢,而是大家都有份付出,但是如果不是的、你最後就是公務員又不減薪的,然後高官又不減薪的,即是‘凍薪’就當沒事了,然後你又說又減其他開支的,我想市民都會覺得為甚麼你是減我們市民的一些開支,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去有一些承擔呢﹖”

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外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及,香港及澳門都應該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強化“內聯外通”。羅健熙表示,香港政府已經做到與中國內地的“內聯”,但是對國際社會的“外通”仍有待加強。

羅健熙說:“見到香港政府在‘內聯’這方面是做了很多,做得非常之充足、很‘加零一’(沒得再好)的了,但是在‘外通’那方面究竟它的功課是否交到呢﹖即是兩邊都不能缺乏的時間,‘外通’那部份究竟我們(香港)現在交到多少功課呢﹖我覺得這個香港官員亦都要自己問一問自己,即是在這一部份那個努力是不是已經足夠﹖是不是已經窮盡他們所能去將這個部份做好呢﹖即是這件事情我相信都是香港市民很共同的一些想法來的,因為其實大家在這裡生活的時間,都明白香港我們要成為一個國際城市,我們就不是單純地去‘背靠祖國’,我們另一部份你去聯通世界這個部份,其實是這個國際城市之所以為國際城市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對於如何吸引外資投資香港,羅健熙認為,應該發揮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性,尤其是有別於中國內地其他城市的普通法制、自由流通的貨幣政策,以及政府政策的穩定性等。

羅健熙說:“對於外資來講,它在這裡(投資)政府政策的穩定性、政府政策的一些可預見性,其實對於外資去投資一個地方我想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即是如果政府政策,或者它們覺得這個政府裡面,它做事情是不能夠估計的、‘唔知佢開邊瓣’(不知道它做甚麼)的話呢,其實我想對於外資來香港投資是會有一個擔憂。另一方面,香港其實剛剛我們講了很多很重要的優勢,另外一個我想我們剛剛未提及,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香港是一個普通法的地區,普通法的地區在全中國裡面,我想只有我們(香港)才有這個優勢,我們怎樣可以善用這個優勢,令到我們是可以跟其他的(中國)內地城市去競爭呢﹖我覺得這個是政府應該要去思考。”

官員突取消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會面

羅健熙表示,該黨一如以往邀請政府官員會面,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當局上星期四(2月13日)曾經回覆民主黨表示,有官員會應邀與民主黨見面,這次也是2019年之後,首次有官員回應民主黨的邀約,不過,上星期六(2月15日)相關官員突然取消會面,只是接收書面建議。

羅健熙表示,不會特別解讀官員突然取消會面的原因,他坦言對於與官員會面本來就沒有任何期望,2019年之後,該黨與官員的接觸只限於電郵通訊,幾乎沒有面對面的直接溝通。

羅健熙說:“我們(民主黨)以往都講、即是這麼多年,其實2019年以後,我相信我們都沒有官員去應約,去跟我們談財政預算案或者施政報告,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沒甚麼期望的,很老實(講),雖然邀請是照發出,但是其實就沒甚麼期望的,那它(當局)回覆說有人會見的時候,反而我是有一點突兀,竟然會見我們啊﹗當然,即是回過來,你問我的話就是跟以往它(當局)不見我們的時候,其實都沒甚麼大分別,所以怎樣解讀我就沒有辦法去幫他們(官員)講太多。”

將召開中委會討論前路去向包括是否解散

對於多家傳媒星期二(2月18日)引述消息指,創黨超過30年的民主黨正醞釀解散,羅健熙在記者會上表示,星期四(2月20日)將會召開中委會討論有關前路去向問題,包括是否解散,他重申對於民主黨是否解散沒有包袱,相關決定需要經過會員大會表決。

羅健熙說:“我們(民主黨)是一個按公司條例註冊成立的一個有限公司,所以任何如果我們真的有這樣(解散)的需要的話,都必然是要經過會員大會(表決),這個都不會是中委會自己去決定,然後明天(2月20日)就沒有了,是不會有這個可能發生的。”

民主黨去年12月1日舉行周年大會,中委會成員亦會在當日進行改選,羅健熙及莫建成連任正副主席,新任中央委員會委員共有9人,比上屆多兩人,新任中委包括前屯門區議員何杏梅,前副主席伍凱欣則未有參選。

羅健熙去年底在中委會改選前透露,多名現任中委會成員及家人以及他們任職的公司,去年中開始持續受到自稱“愛國愛港市民”的電郵、手機通訊程式等滋擾,指控民主黨中委成員“反中亂港”等。

去向決定必須經會員大會表決

羅健熙星期三在記者會上多次被問及,為何突然討論是否解散等問題,有沒有受到壓力﹖他重申有關問題過去一直持續,不能夠逃避,他明白外界疑惑為何民主黨中委會舉行換屆選舉,新成員上任不久,突然又傳出解散等消息,他重申現階段未能透露太多詳情。

羅健熙強調,民主黨一直努力地嘗試將工作做好,嘗試為香港發聲,有任何關於去向的決定會向黨員交代,相關決定亦必須經過會員大會表決。

至於民主黨一旦解散對一國兩制有沒有影響,羅健熙表示,難以回應假設性問題,他重申一國兩制對香港有利,民主黨亦支持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羅健熙說:“我們(民主黨)一直以來所強調,就是我們一直都認為一國兩制對香港是好的,當然在執行上、落實上有不同的想法,大家的看法會有些不同、或是‘幾唔同’(相當不同),但是對於我們在黨章裡面講明,我們是支持一國兩制的發展,但是你說之後會有些甚麼影響,我就暫時不能回答。”

專家指民主黨若解散或影響和平統一台灣

前中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民主黨的存在是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應有之義,而且落實“愛國者治港”之前,以民主黨為代表的泛民主派政黨,在歷屆立法會直選的得票率都高於建制派,他認為如果對民主黨“趕盡殺絕”,或者施壓要民主黨解散的話,將會影響香港市民以致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觀感,甚至影響和平統一台灣的垂範作用。

劉夢熊說:“你不只是關乎一國兩制對香港的管治,而且還關乎那個對台灣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那個垂範作用,因為假定你現在對香港民主黨都採取這樣的、不能夠包容的態度,一定要施加壓力令它解散,人家台灣的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它們看了之後,都會心有‘預悸’、即是‘預先’那個‘預’,怎會接受你(北京)那個一國兩制呢﹖所以和平統一就更加渺茫,所以你在香港對民主黨去趕盡殺絕的話,是破壞台海兩岸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