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九六四35週年。對現代中國來說,這個日子既是光榮的,也是黑暗的。“光榮”指的是,自中共全國建政後,乃至中國近代開埠以來,還沒有一場群眾的反抗運動像六四一樣,涉及範圍如此之廣,參與者如此之眾,特別在中國政治舞台的中心天安門廣場,抗議當局的學生如此之多,反抗行動如此之堅定;“黑暗”指的是,同時,也從來沒有看到,號稱“人民”政權的中共,在這一天撕下了其偽裝,命令它的軍隊向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市民開創,釀成了屠殺事件,赤裸裸顯露出法西斯的本質,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眾所矚目的賴清德在520總統就職儀式上的演說變成了一場兩岸危機,由於賴在演講中宣示了被稱為“新兩國論”的主張以及對中國的強硬立場,被北京批為 “台獨自白書”,釋放了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並發動了自2022年以來的第三次圍台軍演。 北京之所以將對賴的批判聲調拉到有史最高,對台灣進行新一論的文攻武嚇,恰恰反映一個基本事實,即所謂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由賴的演說戳破, 對台政策遭遇全面挫敗。
普京訪華已結束,但從若干年後的國際局勢來看,這次訪華很重要,它可能預示兩極對抗格局的形成,即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和以中俄為代表的反美也是寬泛意義上的反西方,標誌就是普京訪華期間和習近平簽署的長達萬餘字的“中俄在兩國建交75週年之際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這個聲明洋洋灑灑,內容包羅萬象,如此冗長的聯合聲明在外交史上罕見,正式昭告兩國反美“同盟”的結成。
普京當選新一屆總統的內外政策,尤其和中國的關係如何處理,是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關注的。一般來說,一國領導人外訪首選哪個國家,表示他的對外政策重點會放在該國。普京把他的外交首秀選在中國,而且是在就職儀式結束後的首周即來北京訪問,體現了俄中關係的特殊性以及莫斯科對北京的重視和信任。
中國國安部長陳一新前不久相繼在中共黨媒求是雜誌和學習時報發文,談當局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及其指導下的中國國家安全建設。今年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的10年,官方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報導,其中,陳文尤引起海內外輿論的密集關注。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去世35週年紀念日。 在中共百多年的歷史上,尤其在領導幹部中,胡耀邦是少有的清流和異類,經歷過那麼多磨難,在他那個位置上還能保持一種天真、單純、執著的理想追求,罕見 。 胡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在中共的兩個總書記中,儘管胡因為去世的比較早,他對中共政權和中國革命的反思沒有趙紫陽深,在思想上未能如趙那樣叛黨,但是他的政治人格和政治理想 ,讓他過世後至今,得到民間許多人的懷念。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正在中國訪問,台灣和美國需要了解中國當局此時邀馬訪中背後的政治算計。 馬此次中國行,是他卸任總統八年後的第二次西進,和第一次相比,多了些政治意涵。
去年底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給人很突兀的感覺,現在清楚,這背後的目的是要反擊西方輿論的“中國見頂論”。 中國當局認為,該論調是西方輿論有意抹黑中國、唱衰中國,是美國在經濟特別是科技上圍堵中國時,在輿論上發動的對中國的圍剿,屬於美國對中總體戰的一部分,也是 過去幾十年來西方散佈的“中國崩潰論”的一個最新變種。
今年中国两会3月11日结束。本次两会的一个意外,无疑是总理记者会的取消,对此,外界有着太多的评论和猜测,其“风头”盖过了两会其他的内容和议题。相比之下,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没有引起外界应有注意。推导此次修法是要弱化国务院的现有地位。
中共歷史上曾有“四人幫”,指的是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四人,此四人為毛的夫人及其親信,他們組成了當時黨內高層的小集團,權勢熏天,不可一世。 但在毛死後不久,四人遭華國鋒和葉劍英的軍事集團逮捕,至今作為中共乃至中國的一個負面詞彙留存歷史,只有毛左派還在為他們鳴不平。
中國正在過龍年新春的假期。 對當局來說,節前三天的股市大漲,暫時消除了這個春節因股市暴跌導致的大眾對政府不滿可能帶來的某種社會風險。 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當局當然要營造一種安樂祥和、國泰民安的喜慶氣氛,故不論何因,任何會破壞這種氣氛的行為或者社會心理情緒,它都要極力避免。
由王家衛導演的電視劇《繁花》熱播,成了近期中國人熱談的對象。 該劇講述並再現了上世紀90年代上海一群普通男女,在時代大潮的裹挾和驅使下,聽從內心慾望的召喚,為著改善生活和命運的夢想,投身商海,奮力打拼,以及由此衍生出 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它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在如今得過且過、心靈空虛的狀態下,得以回望和重溫曾經有過的一段激動人心的歲月。
在現今黨國一統天下的輿論環境下,財新是碩果僅存的“異議”媒體,連當年氣勢如虹的自由派媒體南方周末都繳械投降。 說它“異議”,並非指財新的根本立場和中共相悖,否則當局分分鐘把它滅了,而是說它有時或偶爾不安分,發出和當局不合拍的聲音,讓外界有所聯想, 以為黨內高層的倒習力量又要有所行動,借財新發出某種特定的訊號。
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1月8日發布了每年一次的十大風險報告,在其評定的今年全球十大風險中,第五大風險是“流氓男團”,其成員包括俄羅斯、 北韓和伊朗。 在歐亞集團看來,這三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流氓國家,自俄入侵烏克蘭以來,它們一直在努力加強合作,因為對美國的共同仇恨,以及認為只有西方圖利的全球現狀,願意 違反國際法來破壞全球現狀。
台灣總統選舉結果和先前民調顯示的一樣,由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選出。 對於賴清德選勝的原因,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分析。 然而,有一點要注意,中國因素,即台灣多數選民特別是綠營選民對中國的恐懼,可能為他們把票投給賴起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輕描淡寫地描述2023年的中國經濟,是“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這當然不是事實。 雖然中國經濟2023年將可能錄得5.2%的成長速度,超出當局年初預定的5%成長目標,然而,數字是一回事,人們的實際感受又是另一回事,從後者來看, 中國經濟在2023年可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蕭條”。 這並非唱衰中國經濟,因為連一些官方經濟學家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用哈哈鏡式的改革來形容習近平的改革,是恰當的。正如一個人或事物在照哈哈鏡會出現扭曲變形一樣,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改革也是扭曲變形的,和鄧小平開創的中國改革相去甚遠,甚或相反。
在獨裁體制下,特別像中國這種獨裁體制,要對領導人的權威進行準確的、定量的度量,幾無可能。即使在威權國家,也有直接針對領導人的民意調查,然而在中國,最多能夠做到的是對政府滿意度的調查,雖然政府滿意度也間接反映了對領導人的信任程度,可兩者畢竟不能直接劃等號。
中國國家疾管局印發了《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其中提到應佩戴口罩的幾種情形或場景,這讓公眾憂慮當局是否會重啟疫情三年的防控措施 。 此前,有民眾在社群媒體上呼籲,為保護孩童,重啟核酸檢測;而在廣東、福建、四川、湖北以及陝西等省部分地區,健康碼也再次上線,一些大型會議要求核酸檢測。
外界等待中共20屆三中全會舉行,但10月沒有開,11月依然沒有開,12月肯定也不會開。 一是11月的政治局會議沒有預告要在12月開,而按慣例,全會召開政治局會議是要提前告知的;二是12月各種會議特別多,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 會議等,如果舉行三中全會,很多年度工作總結會議就得挪時間;三是中央全會還從來沒有在12月舉行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