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政權交接過程已經開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11月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布林肯國務卿已指派人選與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團隊合作,確保順利過渡。米勒強調,布林肯國務卿明確表示,他將充分利用剩餘任期在關鍵問題上取得進展,包括“確保繼續贏得與中國的競爭,同時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關係”。
作為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長期政治對手,喬·拜登(Joe Biden)總統星期四(11月7日)宣布特朗普本週贏得白宮第二個非連續四年任期是「公平」和「透明」的,並表示將於1月20日和平移交權力。
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任命主導大獲全勝競選的事實上的經理蘇西·威爾斯(Susie Wiles)為白宮辦公廳主任。威爾斯是第一位擔任這一重要職位的女性。
兩個著名倡導組織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在歷史性的轉變中,穆斯林和阿拉伯裔美國人打破了二十年來對民主黨的忠誠,在星期二(11月5日)的總統選舉中,他們的多數選票分別投給了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和第三黨候選人。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將再次入主白宮。分析家擔心,美中關係將迎來更動盪的時刻。他們說,如果特朗普兌現競選時的承諾,未來幾年,兩國間的經貿關係可能遭受災難性的重創,已經深陷泥淖的中國經濟將遭受又一沉重打擊。另外,中國的戰略安全環境也可能變得更加複雜。
美國的歐洲盟友正在討論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星期二(11月6日)的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可能對他們的安全和繁榮意味著甚麼。有人擔心未來四年跨大西洋聯盟可能再次面臨動盪。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在迅速考慮任命下一任美國政府的關鍵職位,並可能在幾天內公佈一些人選。
美國在歐洲的盟友祝賀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星期二(11月5日)的總統大選中取得全面勝利,儘管整個歐洲大陸對他的第二任期可能對跨大西洋關係產生的影響深感關切。
巴黎標誌性的「哈利酒吧」(Harry's Bar)在過去一個世紀裡進行的民意測驗幾乎準確預測了美國每一次選舉的結果。今年11月也不例外。星期三(11月6日)清晨,天氣寒冷,酒吧窗戶上展示的計票結果再次提醒人們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決定性勝利——但這對法國和歐洲的影響卻充滿了不確定性。
美國東部時間11月6日凌晨,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獲得了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獲得2024年總統大選的勝利。中國官方媒體則親自下場,再次利用美國國內議題大做文章,試圖削弱美國民主體系。由於這次特朗普以壓倒性優勢重新當選,美國國內並沒有出現2020年大選的激烈衝突現象,中國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假訊息行動「垃圾偽裝」帳號相對比較沉默。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星期三(11月6日)承認她在總統大選中敗北,並致電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祝賀他的勝利,並告訴她的支持者,現在還不是結束為國家進步願景而奮鬥的時候。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為第47任美國總統,中國、日本、南韓等亞洲國家領導人陸續與特朗普通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希望中美兩國“妥善管控分歧”,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和南韓均表示加強合作意願,並將盡快安排會晤。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