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擊敗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贏得了一個新的為期四年的總統任期。
一個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發布的報告稱,在台灣與中國華語信息環境對美國選舉議題關注度的分析顯示,在涉台議題上台灣較關注的是“台海和平”,而中國關注的是“一中原則”,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抖音排序中,“不支持台獨”高於“台海和平”。報告說,此一結果“反映中共併吞台灣優於維護和平的真正意圖。”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三(11月6日)凌晨宣佈勝選。根據美聯社統計,特朗普距離入主白宮僅差三票,但已在關鍵戰場州取得領先地位。
美國總統大選今天(11月5日星期二)正式登場,由於兩位主要候選人:民主黨的賀錦麗和共和黨的特朗普,對外交政策上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因此外界多半認為,美國外交政策是否將發生重大轉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哈里斯、還是特朗普獲勝。日本專家指出,東京政府正試圖做好準備,希望選後不要改變美日之間的同盟關係。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接近尾聲,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暫時以267張選舉人票領先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距離當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僅差臨門一腳。特朗普已經在美東時間星期三(11月6日)凌晨在佛羅里達州發表勝選演說,賀錦麗則預計在星期三中午公開發表演說。
共和黨星期二(11月5日)在西維吉尼亞州和俄亥俄州的選舉中獲勝,進而從民主黨手中奪得參議院控制權,結束了四年的少數派地位。同時,共和黨也在眾議院控制權的競爭中取得了進展。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即將揭曉,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對此表示,無論誰成為新任美國總統,美國都會變得更加孤立主義,但印度與美國的關係只會更緊密。澳大利亞外交部長表示,無論美國選舉結果如何,相信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將在印太地區繼續合作。
台灣國安局長蔡明彥星期三(11月6日)表示,美國將在總統選舉後延續現在“制中友台”的政策路線,台灣將加強和盟友合作、交換情資,防止中國在美國政權交接期間“藉端生事”。
聯邦和州官員的最新評估顯示,美國各地投票站收到的一系列炸彈威脅似乎來自俄羅斯。週二早些時候,最初一批炸彈威脅導致佐治亞州東南部部份地區的多個投票站暫時停止投票。但州官員很快認定這些威脅不可信。
中國總理李強在美國總統大選日前夕高唱自由貿易,批評全球日益增長的保護主義趨勢,並強調中國開放市場的承諾。
約3000名移民週二(11月5號)從墨西哥南部啟程,向美國進發。當天正值美國選民在決定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又譯:卡瑪拉·哈里斯, Kamala Harris)和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競爭結果之際。
美國大選今天(11月5日星期二)正在全國各地進行投票。這次大選將產生下一任美國總統及新國會參眾兩院議員。民主共和兩大政黨在外交策略上的重點有所不同,將對跨大西洋關係和西方對華政策產生影響。分析家認為,民主黨的賀錦麗勝選更有利於美歐同盟關係,而共和黨的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則勢必導致更大變數。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