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星期五(1月17日)表示,2024年的經濟憎長5%,符合預設目標。對此,有分析人士說,GDP“剛好保五”,其中消費動能尤其高於外界預期,雖難斷言是否摻有水份,但確有“令人難解”之處。
美國最高法院週五表示,“國會已認定,為解決有充分依據的國家安全擔憂,TikTok必須進行資產剝離。這些擔憂涉及TikTok的數據收集行為及其與外國對手的關係。”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五(1月17日)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稱,他和中國國家主席進行了一次“非常好”的電話通話,雙方討論了貿易、芬太尼和TikTok(中國短片社群媒體抖音的海外版)等問題。
三名曾經代理俄羅斯已故反對派領導人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的律師星期五(1月17日)被俄羅斯一家法院判刑入獄,而美聯社認為此舉顯示克里姆林宮目前對異議人士的打壓已經超越前蘇聯時期以來的任何時間。
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週五(1月17日)抵達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會談,並準備簽署戰略合作關係條約,其中涉及俄伊加強國防合作的內容可能讓西方感到不安。
候任總統特朗普的財政部長提名人、億萬富翁貝森特(Scott Bessent)1月16日在參議院提名確認聽證會上說,現在中國試圖透過出口來擺脫經濟困境,但美國不能讓中國的傾銷來充斥美國市場。他同時也說明了特朗普使用關稅的三個作用。
英國外交和內政大臣示意說,如果規劃申請稍作調整,他們將支持中國在倫敦建造新的大型使館的有爭議計劃。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星期四(1月16)表示,他相信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的加沙停火和釋放人質協議將於星期日如期開始,以結束15個月的交戰,儘管交戰各方在最後一刻發生了爭端。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星期四(1月16日)發布的《2025年世界人權報告》中表示,在全球民主和權利狀態好壞不均的一年中,亞太地區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
華盛頓對蘇丹軍隊領導人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汗(Abdel Fattah Al-Burhan)實施制裁,原因是他在蘇丹衝突中對戰爭罪負有責任。過去一年來,這場衝突導致這個盛產石油的國家一貧如洗,觸發飢荒,導致數萬人喪失,並迫使數百萬人逃離家園。如今,美國對蘇丹衝突雙方的領導人都實施了制裁裁。就在一個星期前,美國制裁了布爾汗的衝突對手並稱其行為構成種族滅絕。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四(1月16日)發布一項行政命令,以加強美國的網路安全,並讓當局更加容易追究試圖破壞美國互聯網和電信系統的外國對手或駭客組織。
布魯塞爾方面星期二(1月14日)表示,歐洲聯盟和中國計劃在今年舉行高峰會。在此之前,歐盟最高官員之一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電話交談。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