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本週發生的6.8級地震造成126人死亡,有四座水庫受損。路透社週五(1月10日)引述專家的話說,這凸顯出亞洲的兩個大國中國和印度在世界上最偏遠、地震多發地區大肆建設水力發電大壩所面臨的風險。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星期五(1月10日)表示,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新政府如果未來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台灣的半導體因為技術先進,所以在出口方面所受影響應該很小。
繼2024年8月,聖地牙哥動物園迎來了雲川和鑫寶兩隻大熊貓後,在10月份,熊貓寶力和青寶也來到了華府國家動物園。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四(1月9日)在德國對盟友與夥伴說,“現在就放棄”並停止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那將是“瘋狂的”。
南加州的官員說,在洛杉磯市及其周圍地區正在燃燒的山火迫使近18萬人疏散,燒毀數千棟住宅,並過火面積上萬公頃。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目前面臨一場危機。由於涉及中國游泳運動員的興奮劑醜聞,美國政府拒絕支付用於該機構年度預算的會費。
德國檢察官週四(1月9日)說,他們指控三人涉嫌向中國情報部門提供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航海技術資訊。
地區官員週四(1月9日)說,烏克蘭的四人在砲擊中喪生。頓內茨克州州長瓦迪姆·菲拉甚金(Vadym Filashkin)在“電報”上發文稱,兩人在俄羅斯對謝韋爾斯克鎮的砲擊中喪生。俄羅斯目前正在頓內茨克地區向西推進。
星期四(1月9日),在首都華盛頓的國葬儀式之後,第39任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的靈柩晚間返回佐治亞州,他與妻子羅莎琳·卡特(Rosalynn Carter)合葬在家鄉小鎮普萊恩斯。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星期四(Antony Blinken)在羅馬與歐洲多國外交部長會談,就促進敘利亞局勢穩定進行磋商。同時,土耳其正向敘利亞北部長期自治的庫德人發動攻勢,令外界憂心當地情勢。
聯合國星期四(1月9日)發布的報告預計2025年世界經濟成長率將維持在2.8%,與2024年持平;受到美國和中國這兩大經濟體成長預計放緩的拖累,全球經濟擴張將受到抑制。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遷服務中心(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星期五(1月10日)證實,2024年是世界首次達到全年均溫較前工業時期超出1.5°C的里程碑,也是現代人類從未經歷過的氣溫水平。該機構指出,氣候變遷正將地球氣溫推向現代人類從未經歷過的高點。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