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陝西省蒲城縣發生了一場大規模抗議,成千上萬的民眾與大批手持盾牌全副武裝的警察發生衝突。這顯示:新年頭並不能切斷社會危機;2025年不是2024年的替代,而只是它的延續。
日本週三(1月8日)將過去五年中針對日本國家安全和高科技數據的200多次網絡攻擊與中國黑客組織“鏡面”(MirrorFace)聯繫起來,並詳細介紹了他們的攻擊手法,呼籲政府機構和企業加強預防措施。
被台灣懷疑損壞海底通訊電纜的中國船隻的所屬船運公司的中國董事週三(1月8日)表示,沒有證據顯示該船涉及此事。這起事件引起了台灣政府的高度警覺。
已解散超過3年的香港支聯會,2021年被警方國安處指有理由相信是”外國代理人”,要求時任常委提交資料被拒絕,前副主席鄒幸彤及兩名前常委鄧岳君、徐漢光,被裁定”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名成立,判監4個半月,3人上訴至終審法院星期三開庭審理。本身是大律師的鄒幸彤親自陳詞表示,本案是一宗把簡單法例演變成複雜怪獸、令人不安的案例,她強調各被告已服的刑期已不可追回,現時要著眼處理是他們”法律的聲譽”。
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的靈柩1月7日抵達華盛頓國會大廈的圓形大廳,供國會議員及民眾瞻仰致敬。前來探視的民眾對美國之音記者 表示,卡特的人道精神對他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中國電動車產業巨頭比亞迪「奴工」醜聞再爆爭議。路透社報道,一位關鍵的勞動監察員星期二(1月7日)透露,比亞迪通過不合規簽證將數百名中國工人帶到巴西建廠,他補充說,比亞迪已承諾遵守當地勞動法,為仍留在該國的工人提供保障。
已被彈劾的南韓總統尹錫悅正面臨可能更大力度的逮捕嘗試。一名負責調查戒嚴事件的高級官員誓言不惜一切代價突破安全封鎖,逮捕這位被停職的領導人。
中國官員星期三(1月8日)表示,西藏強震災區已有400多人從被困的廢墟中獲救,但仍有為數不詳的人員下落不明。這次地震發生後,喜馬拉雅山麓被撼動,並改變了當地地形。
美國議員週二(1月7日)向已故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表達敬意,這位美國第39任總統的遺體抵達國會大廈,以國事規格接受瞻仰。
社交媒體公司Meta星期二(1月7日)大幅削減其內容審核政策,包括結束臉書(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美國事實查核項目。此一重大轉變符合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政策優先事項。
歐盟氣候變遷政策負責人警告說,如果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將受到嚴重打擊。
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二(1月7日) 表示,不會排除用軍事力量取得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的控制權。丹麥首相回應說,美國對北極地區的更大興趣「必須以尊重格陵蘭人民的方式進行」。巴拿馬外長也重申該國總統先前說法,運河將繼續掌握在巴拿馬手中。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