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星期四(1月16日)發布的《2025年世界人權報告》中表示,在全球民主和權利狀態好壞不均的一年中,亞太地區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
該組織列舉了印度選民反對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公民行動、學生推翻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的行動,以及阻止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 )透過戒嚴剝奪政治對手權力的民眾抗議。
然而,這個總部位於紐約的人權組織在報告中表示,與此同時,緬甸軍政府在從民選政府手中奪取政權近四年後,繼續監禁和轟炸反對者;在阿富汗,塔利班推翻了多年來在婦女權利方面取得的進展;中國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的高壓支持加劇。
人權觀察執行長蒂拉那‧哈桑(Tirana Hassan)表示,總的來說,訊息很明確。
“當權利得到保護時,人類就會繁榮。”她在引言文章中說道。
“當權利被剝奪時,代價不是以抽象的原則來衡量,而是以人的生命來衡量。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也是機遇。”她也說。
在孟加拉國,經過15年日益壓制的政府統治,哈西娜於8月在學生領導的抗議活動中被趕下台並逃往國外。
人權觀察的報告稱,哈西娜的人民聯盟黨支持者和警察襲擊了最初針對政府就業配額計畫的學生的和平示威活動。鎮壓行動實施了網路封鎖和宵禁,並下達了「見人就開槍」的命令。
“據報道,7月的暴力事件和哈西娜下台後的暴力報復事件中,近1千人喪生,其中包括100多名兒童,。”報告稱。
報導補充說,自哈西娜逃亡以來,諾貝爾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的臨時政府釋放了數千名在抗議期間被拘留的人,恢復了秩序,並使該國重新走上了民主選舉的道路。
人權觀察的報告指出,問責是尤努斯目前工作的核心,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已受邀派遣一個實況調查小組,調查抗議期間的虐待行為及其根本原因。
人權觀察表示,6月在鄰國印度發生了被稱為“有意義的民主抵抗」的例子,當時選民不再支持總理莫迪的民粹主義和經常反穆斯林的言論,使他的黨派失去了議會多數席次。”
這表明“即使面臨系統性的挑戰,民主仍然可以製衡權力”,哈桑說。
去年年底,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令以抵禦對其政府日益增長的不滿,這一舉措震驚了世界,然而適得其反,數千人遊行到國會,國會則在幾個小時後推翻了這項法令,政變的風險很快消失。
“這些抵抗運動凸顯了一個關鍵的現。”哈桑說。
“爭取權利的鬥爭往往是由普通民眾推動的,他們對不公正和腐敗感到厭倦,他們匯聚集體力量,迫使政府維護基本權利,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自由度下滑
根據人權觀察報道,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在2024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經濟下滑導致“全國各地的鎮壓加劇”,從監禁數十萬維吾爾人到香港公民自由度下降。
報告指出:“沒有獨立的公民社會,沒有言論、結社、集會或宗教自由,人權捍衛者和其他被認為批評政府的人受到迫害。”
研究稱,隨著中國經濟失去動力,習近平加強了對異議人士的壓制,包括任意拘押經濟學者、藝術工作者和公民社會領袖。
人權觀察表示,香港精心挑選的司法機構加強了控制,14名活動人士和前議員因在2020年組織非正式初選而被控“串謀顛覆”,被判入獄四年至10年。
直言不諱的76歲媒體大亨黎智英正在接受國家安全法審判,兩名記者於9月因涉嫌煽動叛亂分別被判處21個月和11個月監禁,媒體自由受到更多打擊。
“雖然外國政府承認中國政府的人權記錄不斷惡化,但他們並沒有直面應對北。”報告指出。
去年,阿富汗塔利班再度掌權,禁止女性接受中等和大學教育,限製女性就業和自由流動,剝奪了婦女和女孩的權利。
8月間頒布的一項提倡“勸善懲惡”的法律禁止婦女在沒有男性陪伴的情況下出行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報告指出:“根據該法律,婦女和女孩必須在公共場合遮住臉,禁止在公共場合唱歌或讓她們的聲音在屋外被聽到。”報告還說,一些婦女和女孩因涉嫌違反嚴厲的新著裝規定而被拘留。
同時,在緬甸,軍政府繼續用空襲和砲火轟炸平民區,並監禁反對者,同時將年輕人強徵入伍,加入其在全國範圍內面臨重大損失的軍隊。
人權觀察指出,國際刑事法院(ICC)對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發出了逮捕令,指控其在2017年鎮壓羅興亞穆斯林時犯下危害人類罪。但報告稱,執行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是“一個始終存在的障礙”,因此“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的持續支持對於確保正義至關重要,這幾乎總是一場持久戰”。
在整個東南亞,人權觀察強調新加坡繼續使用死刑,主要用於毒品犯罪,以及在2023年大選獲勝的前進黨於8月被法院解散後泰國民主的局限性。
報告說:“總理佩通坦·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改善對基本自由的尊重並解決依然存在的人權問題”,但它也指出泰國承認同性婚姻是該地區的首次此類舉措,是「積極的一步」。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