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祭出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的採購禁令後,這兩大中企的5G及4G設備將在未來兩到五年內被迫全面退出加國市場。對此,中國上週曾威脅將採取“必要手段”。但一週過去了,目前尚未看到中國提出什麼反制措施。不過,觀察人士說,北京可能正在醞釀以經濟脅迫或網攻方式來報復加拿大。他們還說,雖然晚了近三年,但加拿大正式入列,成為五眼聯盟(Five Eyes)落實美國帶頭發起之“清潔網絡倡議”(The Clean Network)的最新成員,代表西方民主陣營將聯手圍堵中國的科技獨裁向外擴張。
北京堅持封鎖清零,但所付出的經濟代價正在擴大。中國官方4月的數據顯示,除了零售額和工業生產雙雙衰退外,汽車、筆記本電腦等部分供應鏈的斷鍊危機也正在升高。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過苛的防疫政策不僅重創境內各產業的產能及供貨,也打擊投資及消費信心,更可能阻礙未來全球供應鏈的複蘇。此外,由於美國積極佈局擺脫
美國東盟特別峰會週五(5月13日)圓滿落幕,美國承諾投入1.5億美元強化與東盟各國在經濟和海上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包括共同抗衡中國的影響力,但引來中國網民罵聲連連,甚至怒斥美國“逼迫東盟國家選邊站”。
中國堅持動態清零,包括在上海等20多個城市實施嚴格封控,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已逐漸浮現。多家國際投行近期下調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GDP)估值,中國傳媒財新公司所調查的4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跌至兩年新低。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兩年多以來,多數國家開始走向與病毒共存之際,中國仍堅持清零思維並實施嚴厲的封城政策,導致部分留學生及家長出境受限,也引發部分民眾不滿,打算移居國外,雖然目前受限於封鎖,他們連前往機場的路都舉步難行。對此,觀察人士分析,中共盼控制出境人數以穩定人民幣匯率,相關的封控措施到年底二十大開幕前恐怕都不會輕易鬆綁。
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5月底將終止“加速器”(VPN)連外服務,禁止中國玩家透過騰訊連外網、玩海外遊戲。同時,中國也出台新規,嚴禁直播平台推廣未經批准的海外網游,顯示中國持續收緊遊戲產業的控管,尤其限縮海外遊戲進入中國市場。對此,分析人士表示,新規扼殺中國玩家接觸外國遊戲的管道,海外遊戲商收入恐銳減。
中國正值春耕,但東北三省,包括產糧大省吉林省因封城和清零措施使得農民面臨返鄉困難、種子短缺及肥料漲價等困境。部分觀察人士說,農耕工作若因防疫而持續受阻,中國今年恐鬧糧荒,尤其俄烏開戰後,中國原從烏克蘭進口的大麥和玉米供給有可能大減。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中共視糧安為國安,因此,春耕短期受阻對長期糧安的衝擊有限。
中國近期受到奧密克戎病毒的強襲,包含廣東、吉林等省份爆發嚴峻疫情,其中吉林省自3月初以來的累計病例高達11,000例,讓地方政府不得不祭出封省令,導致汽車製造商豐田、大眾被迫暫停當地的生產線。對此,觀察人士表示,這波疫情不僅顯示中國防疫的清零政策難以遏止病毒蔓延,汽車供應鏈也恐遭斷鍊,更可能進一步損及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政治聲望。
一位中國政協委員於兩會期間稱,網路假訊息有損中國的國家利益,呼籲立法嚴禁。不過,諷刺的是,中國官媒在俄烏戰爭期間頻遭外界指控發布假新聞,甚至對台灣發動認知作戰。美國智庫的調查也顯示,中國極可能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最大的假消息來源國。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3月底在華盛頓召開美國與東盟特別峰會,除紀念雙邊關係的45週年外,也強化盟邦關係。觀察人士表示,雖然美中對抗加劇,但東盟一向堅持不選邊站的策略。
澳大利亞國防部指控,一艘中國軍艦2月17日在北部邊境海域以激光照射一架澳大利亞巡邏機,恐危及機上飛行員的視力。對此,澳大利亞表達強烈抗議與譴責,但卻遭中國反控散佈虛假訊息,澳中緊張關係恐再升溫。觀察人士指出,中共一再在軍事上發動此類“灰色地帶”戰術,挑釁意味濃厚,而澳大利亞除持續提出外交抗議外,應擴大與盟邦合作,抗衡北京的軍事恫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月12日出訪斐濟,並與18個太平洋島國舉行視訊會議,以應對北京在南太平洋的迅速擴張。觀察人士指出,美國可能對帕勞等3個島國繼續提供經濟援助,以抗衡中國在當地推行的一帶一路倡議。但當地最大的危機是全球暖化的衝擊,因此,不管是華盛頓、還是北京都得拿出有效的抗暖化對策,才能贏得各國的青睞。
中國一個研究機構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去年對中東及阿拉伯國家的建設投資大幅成長超過3倍,而且除了經貿合作,部分中東國家還和中國開展軍事合作、政治結盟,甚至簽署電信協議。
立陶宛因強化與台灣關係而遭中國經濟報復後,歐盟1月27日宣布,已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提起訴訟。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也表態,若北京不撤銷對歐盟的製裁,歐中投資協議恐難重啟。觀察人士分析,北京對歐盟小國的經濟報復終將反噬,再加上若未積極改善人權,很難期待歐中關係出現大幅度的改善。
中國去年票房收入逾74億美元,連續兩年超越北美,榮登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其中逾8成票房來自本土電影,而且外國影片越來越受到排擠。去年,美國有4部全球熱賣的漫威電影未能在中國上映,原因可能和美中關係吃緊及中國觀眾不斷膨脹的民族主義情緒有關。
中國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出生率降至7.52‰,創下43年以來新低,也是連續5年下降。對此,多位觀察人士表示,中國出生率低迷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即便中國實施“三孩政策”來鼓勵生育,但短期措施大多難以減輕民眾養育子女的經濟壓力,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現象可能衝擊到中國長期的經濟及產業結構。
緬甸法院1月10日宣布,前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違反防疫規定等3項罪名成立,再遭判處4年徒刑,消息一出引發歐美各國的嚴詞譴責。觀察人士分析,緬甸軍政府恐因昂山素姬事件而持續受到國際孤立,因此只能向中國求援,希望重啟中國對緬甸的投資,並藉由擴大雙邊合作,來改善其遭孤立的困境。
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印尼為保障國內供給,1月禁止煤炭出口,引發各界擔憂全球煤價恐飆漲,而其最大的客戶中國也恐受到衝擊,再現缺電危機。不過,觀察人士認為,目前中國煤炭產能過剩,多數工廠也進入生產淡季,用電量減緩,因此,中國發電所需的煤炭量受到印尼出口禁令的衝擊應該有限,尤其北京也可能為達減碳目標再度實施限電,但整體而言,煤價飆漲仍不利於中國的經濟復甦。
拜登政府剛簽署《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加大對新疆的制裁力度,中共中央就換下新疆一把手陳全國改由原廣東省長馬興瑞接任,引發外界關注北京治疆政策的未來走向。對此,部分觀察人士分析,北京任命馬興瑞是為了強化新疆的軍事部署,對維吾爾人的系統性鎮壓未來恐難止歇。
回顧今年東盟大事,緬甸於2月爆發政變,讓近十年的民主轉型改革一夕生變,而軍政府血腥鎮壓抗議民眾,引發全球相繼譴責暴行。展望明年,分析人士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於東盟各國正式生效,此一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FTA)不僅將對亞太地區帶來深遠影響,也可能改變全球經貿的競爭版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