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鐵桿兄弟”巴基斯坦總理沙赫巴茲·謝里夫(Shahbaz Sharif) 11月1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成為中共20大後首批受邀訪華的外國領導人之一。觀察人士分析,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可望因此擴展,但中巴能否深入討論具體細節有待觀察,而且巴基斯坦近期政經動盪也可能成為兩國合作隱憂。另一方面,先前與巴基斯坦保持距離的美國,近期則透過經濟與軍事援助與伊斯蘭堡互動頻繁,專家認為這將讓美巴關係升級,不過雙邊聯繫恐受北京箝制,巴基斯坦需持續努力在美中博弈間找到平衡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0月26日宣布,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將於11月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見謝里夫,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將同謝里夫舉行會談,“體現了中巴特殊友好關係和戰略互信”。
謝里夫這趟訪中行程,使他成為中共20大閉幕之後首批受邀訪華的外國領導人之一,也是他於今年4月就任之後首次訪問中國。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稍早則報導,中巴兩國領導人將就雙邊關係及部分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規劃和引領中巴關係發展藍圖”,而巴基斯坦規劃部部長伊克巴爾(Ahsan Iqbal)則對《環球時報》表示,謝里夫的關注重點是推進中巴經濟走廊(CPEC)新階段發展,“著力促成一系列巴中合作項目”。
中巴經濟走廊是2013年啟動的中國“一帶一路”旗艦專案、總投資規模逾650億美元,包含交通、能源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獲得巴基斯坦當局高度重視。數位巴基斯坦觀察人士表示,巴中元首的會面將可望進一步擴展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兩國還可能正式啟動其他經濟項目。
謝里夫訪中 巴中經濟關係再深化
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女子大學巴基斯坦研究講師紹賈布·阿斯卡里(Shozab Askari)告訴美國之音:“我很確定這場即將到來的訪問將取得成功。兩國預計簽署在瓜達爾價值36億美元的煉油廠項目,有可能由沙特公司承建,也有可能由中國公司承建,或是由兩國公司共同建設。此外 還有價值50億美元的10,000兆瓦(太陽能)電力項目以及耗資100億美元的ML1公路項目等。預計所有這些經濟項目都將在這場即將到來的訪問中正式啟動。”
除了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可能擴大之外,據印度及巴基斯坦媒體報導,巴中兩國還將同意啟動另外三個經濟走廊:中巴綠色走廊(CPGC)、中巴衛生走廊(CPHC),以及中巴數字走廊(CPDC)。這三個項目分別聚焦糧食安全及綠色發展、提高巴基斯坦醫療部門效率,以及促進巴基斯坦的IT產業。
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Ebert-Stiftung)巴基斯坦辦事處項目顧問、研究巴中關係多年的哈馬尤·可汗(Hamayoun Khan)認為,這三個項目也很有可能在謝里夫訪問期間正式生效,巴基斯坦數個產業將因此受惠,其中IT產業的成長幅度將最為驚人。
可汗告訴美國之音:“ 巴基斯坦IT產業可能是南亞過去三至四年來增長最快的行業。我們在IT產業看到印度模式,在美國看到加州作為IT產業的典範,而在南亞,巴基斯坦是最有潛力的地方,基礎設施已經建立,巴基斯坦將很快擁有華為的5G技術,而且巴基斯坦IT產業一年有10至20億美元的成長幅度,這就是中國幫助推動巴基斯坦 IT 行業發展之實,這也將徹底改變南亞的IT產業。”
巴基斯坦政經動盪成巴中合作隱憂
儘管巴中可望擴大經濟聯繫,但兩國合作並非沒有隱憂。巴基斯坦目前面臨通貨膨脹嚴重、外匯存底銳減窘境,經濟舉步維艱,而參與中國一帶一路還讓巴基斯坦深陷債務危機。根據統計,巴基斯坦目前外債逾1,300億美元,債務佔GDP的比例近75%,其中最大一部分債務來自中國,約達300億美元。觀察人士指出,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已經放緩,部分原因是巴基斯坦的負債問題。
此外,巴基斯坦才於今年夏天經歷一場洪災,這場世紀災難導致約三分之一國土泡水、至少1千6百多人不幸離世,損失高達300億美元,恰恰相當於巴基斯坦對中債務的數額。這使得巴基斯坦經濟情勢更加舉步維艱。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Express Tribune)報導,巴基斯坦已要求中國延長未來8個月內到期的63億美元債務。
巴基斯坦的政治局勢也令外界關注。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在今年4月中旬的不信任投票遭罷免之後,就一直在各地進行大規模集會,呼籲政府提前舉行選舉。
針對目前巴基斯坦動蕩的政經情勢,美國史汀生中心南亞項目主任斯雷克爾德(Elizabeth Threlkeld)認為,這恐怕很難讓謝里夫為期兩天的訪問行程中,與中國深入討論經濟合作具體細節,而且北京還擔憂先前巴基斯坦發生中國公民遭襲擊的不幸事件再度重演。
斯雷克爾德透過電子郵件回覆美國之音:“這次訪問可能具有很大的政治效應,但缺乏具體細節。巴基斯坦的首要議程將是尋求北京同意為 63 億美元的債務進行展期和再融資,同時為CPEC(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注入動力。北京希望持續與巴基斯坦保持關係,但仍對其公民的安全和巴基斯坦持續的政治不穩定感到不安。”
今年9月底,巴基斯坦南部的港口城市卡拉奇(Karachi)一家知名牙醫診所發生槍擊案,造成一死兩傷慘劇,當地警方發出聲明表示,死傷三人均擁有中巴雙重國籍;無獨有偶,卡拉奇大學內的孔子學院今年4月發生自殺式炸彈攻擊,三名中國教師和一名巴基斯坦司機不幸喪生。
經援、軍售雙管齊下 美修復與巴基斯坦關係
在北京與伊斯蘭堡可能擴大經濟聯繫之際,近年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的美國,近日也藉由經濟與軍事援助,與伊斯蘭堡互動密切。
路透社10月27日報導,美國將進一步向巴基斯坦提供3千萬美元的援助,以幫助當地數百萬受嚴峻洪災衝擊的民眾,這筆資金將使美國對巴基斯坦洪災的相關援助總額達約9,700萬美元;此外,拜登政府上個月還推翻前特朗普政府暫停向伊斯蘭堡提供安全援助的決定,批准以4.5億美元價格協助巴基斯坦F-16戰機升級。美國國務院官員稍早對巴基斯坦媒體《黎明新聞》 (Dawn News)透露,這項軍售案將讓巴基斯坦“透過維持F-16機隊應對當前和未來反恐威脅的能力”。
然而,在華盛頓近期對伊斯蘭堡的一連串動作之前,美國與巴基斯坦長期以來似乎互不信任。美國之音稍早報導,在美國領導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期間,伊斯蘭堡前政府就拒絕美國進入其軍事基地。此外,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先前還指控反對陣營與美國勾結以試圖拉他下台,儘管這項指控雙雙遭到反對派和華盛頓否認。
不過,美國史汀生中心南亞項目主任斯雷克爾德則說,在美國對巴基斯坦的經濟與軍事援助後,兩國關係已在近期升級,她說:“透過F-16 計劃、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洪災援助及幾次高層訪問,美巴關係在近幾週獲得提振。巴基斯坦(也)一直渴望與華盛頓重新接觸,以避免完全依賴北京。”
幾位前大使和學者也與斯雷克爾德有類似見解,認為華盛頓應“主動出擊”以提升美巴關係。法新社稍早報導,美國前駐巴基斯坦大使瑞安克羅克(Ryan Crocker)、巴基斯坦前駐華盛頓大使侯賽因·哈卡尼(Husain Haqqan)等前大使及學者發布一份研究報告,建議美國應透過投資和氣候合作,繼續保持與巴基斯坦接觸,這可能成為巴基斯坦降低對中國依賴的重要關鍵。
巴基斯坦在美中博弈間找平衡
不僅華盛頓透過洪災與軍事援助拉近與伊斯蘭堡的關係,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女子大學的阿斯卡里說,巴基斯坦也試圖對美國伸出橄欖枝,像是軍方首腦、陸軍上將巴傑瓦卡馬爾·賈韋德·巴傑瓦(Qamar Javed Bajwa)就於10月1日至6日對華盛頓進行為期6天的訪問,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情報界資深官員舉行數場會議。
對此,阿斯卡里認為,巴傑瓦訪美對巴美關係顯得意義重大,他說:“在過去的(巴美建交)75 年裡,巴基斯坦與美國有特殊軍事關係。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最近正處於經濟危機中,因此巴基斯坦軍事首長在這時訪美就顯得非常、非常重要,因為他不僅希望在軍事方面擴大巴美關係,他還說巴基斯坦願意將其與美國的戰略關係,從單純的軍事轉變為更多的經濟聯繫。所有這些事情以及美國近期對巴基斯坦的回應令人耳目一新,明顯看得出來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
然而,美國史汀生中心的斯雷克爾德則說,儘管美巴關係提升,兩國未來合作恐受到北京箝制,她說:“未來美巴關係的輪廓,將受關係中的結構性挑戰所約束、以及因巴基斯坦與中國的密切聯繫而有所限制。”
不過即便巴基斯坦與中國號稱是“鐵桿兄弟”,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學者比拉爾·阿斯拉姆(Bilal Aslam)說,由於巴基斯坦與美國也有共同利益,因此兩國並不會因巴中關係要好而難以更上一層樓。然而,阿斯拉姆坦言,雖然巴基斯坦不願在美中之間選邊站,但伊斯蘭堡如何在兩強博奕間找出平衡,確是當前不容忽視的課題。
阿斯拉姆告訴美國之音:“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並不會阻止我們跟美國維持友好關係。然而從歷史上來看,美中意識形態迥異並有激烈爭執,而巴基斯坦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有重疊利益,同時我們與中國也有重疊利益。要如何平衡與兩國之間的關係是巴基斯坦正在經歷的挑戰。”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