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烏克蘭問題的取態備受關注,北京雖然在一些議題上支持俄羅斯,但也沒有全力下注,與西方抗衡,反而是盡力在事件中爭取平衡。學者說,中國樂於見到美國忙於歐洲事務,樂於見到歐洲從中國議題上分心 ,中俄看似正在建立新國際秩序,而對北京重要的是在當中尋求穩定。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正當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全國多地,各界關注中國的取態,然而北京給出的答案看似是模稜兩可,沒有過於支持莫斯科,也沒有譴責。學者分析,在現今形勢,中國重視與俄羅斯關係,但不代表北京會完全支持莫斯科,重要的是不會因為對方的行為而令國際上的利益受損。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末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講到,需要保障包括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主權,數天後又指任何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尊重,意指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行動是有理的。
觀察家也留意到,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在2月22日報道普京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共和國”時,文中使用了引號,顯示中方未承認兩地的地位。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項目主任歐特爾(Janka Oertel)對美國之音說,觀察中俄關係,最有力的證據是二月初北京冬季奧運前,兩國就多種議題發表的聯合聲明。
她說:“在那個時候,雙方根本不用這樣做,不需要在那些議題上支持對方, 習近平沒有需要公開反對北約擴張。因為最高層的習近平不遺餘力地作出這一步,我認為這樣比起新華社使用引號與否,更能顯示雙方關係。”
歐特爾說,比起2008年夏季奧運時,美國、法國、澳洲的領袖到北京出席盛事,現今中國逐漸在國際上孤立,剛過去的冬奧只有一群“平庸的獨裁者”出席,而普京已經是比較重要的國際領袖。
她說:“我們需要考慮這一點,從整個情況來看。這不是說中國會支持任何俄羅斯做的事,但是這也意味中國會在她認為不那麼重要的事上保持安靜。”
歐特爾說,中國願意為政治目的付上經濟代價,例如管治香港的問題和阻止某些新股上市的影響。即使烏克蘭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伙伴,出口不少糧食到中國,歐特爾指烏克蘭和中亞對中國的經濟意義不大,只是“零用錢”。
她又指,中國不希望在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上表態;俄羅斯也不需要中國的政治支持,只需要經濟上的支持,例如兩國最近簽訂,向中國提供10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的合同。
歐特爾認為,中國政權內部有激烈討論,如何處理這次危機,因為中國不想因為俄羅斯的行為而遭到打擊。她說,若果俄羅斯的行為導致油價暴升,令投資環境更為不穩定,或者擾亂供應鏈,這些都對中國不利。
她說:“中國樂於見到美國忙於歐洲事務,樂於見到歐洲從中國議題上分心。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有趣的新現實,我們又再碰上這個國際秩序的問題:中國支持俄羅斯,令俄羅斯作出這種行為的代價變得更小,基本上這是又一次對現有的國際秩序的挑戰,而這有可能是未來新世界運作的模式,我們以前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正在發生,我們要非常小心雙方的利益轉換會帶來甚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