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共20大倒計時 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局入局”熱議


2021年11月11日,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政治局常委們舉手表決。從左向右依次是韓正、王滬寧、栗戰書、習近平、李克強、汪洋和趙樂際。(照片由新華社發表,美聯社提供。)
2021年11月11日,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政治局常委們舉手表決。從左向右依次是韓正、王滬寧、栗戰書、習近平、李克強、汪洋和趙樂際。(照片由新華社發表,美聯社提供。)

中共20大即將於10月16日開幕,關於本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委員人選,網上開始傳出不同的組成版本。多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分析人士認為,各種跡象顯示,習近平大權獨攬下,就算有李克強等不同派系的人馬入常,習近平也僅是藉重他們的專業,而非受限於派系鬥爭下的妥協,且習近平的潛在接班人也不會名列其中。

中共20大倒計時 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局入局”熱議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04 0:00

中共領導高層每五年換屆之時,下一屆的中央政治委員25人名單,乃至其權力核心的7名常委人選,都是各界觀察中國政壇權力更迭的重要指標。

不過,中共自19大以來,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讓習近平得以打破慣例,即將續任第三任期後,過去外界賴以判斷的各種“慣例”,如隔代指定接班人、七上八下(67歲以下的常委可續任,但年滿68歲者則須退休)等,也似乎不再一成不變,讓中共高層的黑箱運作更添不確定性。

20召開前 常委人選傳言四起

依照表定議程,中共20大閉幕隔日召開的一中全會上,中共政治局的7名常委才會正式出爐,並依其排序來判斷,他們在明年的中國人大會議上可能被任命的職務。不過,9月中旬以來,數份據稱是“來自北京”的人事版本,已在網上廣為流傳。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現任政協主席汪洋將續任常委並接任國務院總理一職。

對此傳聞,位於台北、長期關注中共政局的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所長王信賢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所長王信賢

認為,合理性頗高,因為依照前例,曾任副總理是升任總理的資格,檯面上現有人選中,僅汪洋跟胡春華符合此條件,其中,汪洋的資歷較深。

汪洋曾被歸類於“團派”,也就是出身共青團,以胡錦濤為首的政治派系,但王信賢認為,習近平此次用人,專業的考量應高於派系。

王信賢告訴美國之音:“習(近平)目前自己人(馬),他還沒有一個人具有全局性地去解決全國問題的能力跟經驗。第二個,他不擺上自己的人也是有個好處,就跟過去他跟李克強之間的互動一樣,它就形成了一道防火牆,如果出問題的話,其實還有總理出來幫他解決或扛一些(責任)。”

王信賢還說,現年67歲的總理李克強仍可能續留權力核心。

李克強於今年3月全國兩會後稱,自己是“最後一次主持總理記者會”,當時各界解讀他明年卸任後,將提早退休。但近期諸多傳聞指出,李克強可能留任常委並轉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或循王岐山之前例,升任國家副主席一職。

習近平大權獨攬 學者:派系鬥爭觀點過時

針對李克強和汪洋的動向,香港政治評論員劉銳紹強調,中共高層的人事規則現已跳脫過去慣用的派系鬥爭思維。他說,中共19大以來,政治局委員須經習近平面談,且每年提交書面報告,此一新規已確立習近平一人獨攬大權的格局。

香港政治評論員劉銳紹 (照片提供:劉銳紹)
香港政治評論員劉銳紹 (照片提供:劉銳紹)

他說,現在無論誰接哪個位置,都是體現習近平的意志,他提拔親信時,也只會將有能力的人放在關鍵崗位上,落實政策。例如,劉銳紹認為,同屬團派的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據傳也可望入常,因為他掌管過農村及工業等重要領域的決策。習近平一手獨攬槍桿子(軍隊)跟刀把子(政法系統)下,過去所謂“團派”、“江派”的派系區別早已不復存在。

中共20大“入常”的熱門傳聞人選中,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和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等人則是習近平的親信。

其中,李強於今年4至6月間,因上海封城引發嚴重的次生災害而遭非議,但政治大學的王信賢認為,在中央眼中,李強執行封城控制住疫情,反而展現治理能力,因此,他入常的概率仍不低。

“七不見得上”中共新規有蹊蹺

另外,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和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據傳也將留任,但中央辦公廳於9月8日發布實施新版《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後再引發議論。

分析稱,這份2015年發布的規定,其中第四、五、六條條文中有關

“幹部任職退休年齡限制”和“最高任職年限限制”的兩大硬約束在新版《規定》中均被刪除,代表未來的人事任命將更多取決於習近平的主觀好惡和裁定。尤其新版第四條放寬了15項不適任的條件,則加大了習近平罷免下屬的任意性。

王信賢也分析,新規一出,代表未來“八不見得下、七也不一定上”。例如,現年66歲的王滬寧當初入常主要因其豐厚的習思想,但現完成階段性任務後,據傳他已倦勤。

而現年65歲的趙樂際在中紀委任內表現並不突出,又曾身陷陝西秦嶺別墅的弊案風波,因此他和王滬寧若未屆齡而先下,也不令人意外。

20大新人事 分析:“沒有接班人選”

儘管今年據傳將首次有60後的新血入常,但港台專家王信賢和劉銳紹皆研判,本屆常委不會有習近平的接班人,將再次打破慣例。

劉銳紹告訴美國之音:“第一,他(習近平)花那麼大的氣力(鋪陳續任),他會想,我再玩5年就夠了嗎?不可能,如果他現在不亮出接班人,那麼到 21大,他是不是可以說沒有人接班,我21大再來幹5年。現在亮出來不是 5 年之後給自己一條絕路?不可能的。”

除人事傳聞外,近來也紛傳與習近平有關的政壇動態。例如,高齡105歲的中共元老宋平據傳於網上發聲力挺改革開放,被視為代表黨內對習近平走回社會主義的路線表達不滿,不過相關發文隨即遭刪除。

又例如,習近平出訪烏茲別克斯坦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但9月16日峰會一結束就急忙返國,成為唯一未出席閉幕晚宴的國家元首,且他返國後一連“神隱”多日也引發流言四起,可能是北京政權 “不穩”,他才匆忙返國。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照片提供:李大中)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照片提供:李大中)

同一時間,推特則開始大量流傳帶有中國政變#chinacoup的標籤,傳出“習近平不僅被奪權,還被軟禁在北京中南海”的揣測。

對於諸多傳聞,台北學者王信賢分析,更多跡象顯示,習近平當前的權勢非常穩固。

例如,他說,習近平罕見地於20大前出訪,並預定在11月赴印度尼西亞出席20國集團峰會。相較於中共先前的16大及18大都遲至11月才開議,今年的20大卻維持在10月中旬召開,都顯示黨內人事安排抵定,情勢皆在習近平的掌控之中。

而20大開議前,前司法部長傅政華和前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先後遭重判死緩兩年,期滿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也被視為是形同為20大祭旗,震嚇黨內的反習勢力。

如出一轍的前例是,曾被視為“儲君”的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於2017年9月、中共19大召開前遭“雙開”(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習近平邁入第三任期 中國外交挑戰嚴峻

儘管黨內權勢穩固,但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未來要處理的外交及經濟難題才是最大的挑戰。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說,擺在習近平眼前的挑戰包括:美中已經全面陷入長期戰略競爭,就連僅剩的氣候談判也因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而遭中方片面暫停,更棘手的是,美中關係惡化牽動到台灣議題,將打亂習近平要“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使命。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照片提供: 沈有忠)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照片提供: 沈有忠)

李大中告訴美國之音:“他(習近平)尤其擔心台灣議題。現在很明顯,在美國全方位跟中國大陸抗衡時,美國參眾兩院、還有一些政治的精英,很容易把對中國大陸的負面觀感,反映到對台灣的支持、同情或是友好。”

不僅與美國的競爭態勢難解,李大忠分析,甫落幕的上合峰會也凸顯出中國的諸多外交挑戰,一方面忌憚歐美製裁,無法對身陷俄烏戰爭失利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提供原定的“無上限”支持,另一方面,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未能舉行雙邊會晤,也顯示中印邊境爭端並未真正緩解。

對於台海局勢,位於台中的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有忠認為,中共新任權力核心成員10月出爐後,或可見微知著。他說,若多數成員的個人資產與海外連結較強,習近平對台動武的可能性較低,反之則恐難擋局勢升溫。

沈有忠告訴美國之音:“也要看他們在海外資產的分佈情況,如果他們都是孤家寡人,或者說沒有太盤根錯節的政商關係的話,我覺得這個決策圈會越封閉,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也會越高”。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