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發生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大型抗議時,香港有示威者仿效波羅的海三國曾經舉行的人鏈示威,舉行“香港之路” 人鏈抗議。為紀念“香港之路” 示威兩周年,居住在北歐的香港人與波羅的海三國的博物館接觸舉行紀念展覽。但是在拉脫維亞國內的展出突然被取消,有人懷疑取消原因背後有政治壓力。
展覽連結波羅的海與香港的抗爭之路
近日有香港人在波羅的海三國發起相片展覽,紀念“香港之路”人鏈示威兩周年,以及展示與1989年“波羅的海之路”的歷史關係。但該負責拉脫維亞部分的博物館忽然於一周前取消合作,指控來自香港的義務策展人遲交展品、內容與協議不相乎、單方面發佈展覽等等,但是有關的香港策展人則否認指控,並懷疑取消背後有政治壓力因素。
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約200萬人參與示威,組成一條675公里的人鏈,藉此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當時仍被蘇聯佔領。示威約一年後,蘇聯正式承認三國獨立。
而在2019年香港抗爭運動期間,有居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香港人發起,於“波羅的海之路“30周年舉行類似的“香港之路”。主辦者指示威約有 21 萬人參加,組成穿越香港各區的60公里人鏈。
策展人: 拉脫維亞博物館突然取消展覽
居於愛沙尼亞的香港人伍鎮星於今年6月19日接觸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邀請對方於8月23日舉辦展覽,紀念這兩次抗爭活動。根據伍鎮星提供的電郵記錄,該拉脫維亞博物館在收到電郵後兩天回覆,表示樂意舉辦展覽,雙方並開始相討相關細節。
8月13日,拉脫維亞公共廣播機構LSM發文報道展覽,當中有引述博物館館長索爾維塔.維巴(Solvita Vība)介紹展覽。但於8月17日,博物館忽然決定取消展覽。根據電郵記錄,博物館副館長泰加.科克涅維察 (Taiga Kokneviča )突然向伍鎮星指雙方“沒有完全同意展覽的細則”,因此博物館“沒有搞清楚彼此的動機和意念”。博物館認為,展覽應該是專注於1989年“波羅的海之路”,而非“使用博物館場地提出其他議題的時候”。
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成立於1993年,由慈善機構管理,據博物館的官方網頁顯示,博物館的營運資金十份之一由政府資助,其餘資金來自參觀人士和支持者。該館主要展示拉脫維亞在1940至1991年間被納粹德國和蘇聯佔領的歷史。
館方:展品內容及數量與雙方先前同意的不同
事件曝光後,博物館於8月24日向美國之音發聲明指,雙方對展覽並無“正式協議”。
博物館指控義務策展人沒有應館方要求,於8月2日前提交展品材料,並且於8月11日單方面向傳媒宣佈展覽。
博物館稱,義務策展人於8月14日才提交展品,而展品內容及數量與雙方先前同意的不同,更稱展品關於拉脫維亞歷史的內容有錯誤,於是決定暫停展覽。
伍鎮星向美國之音表示,雖然雙方並無簽約,他與博物館代表有“君子協定”。他說,相關相片及文字內容於7月16日已經交給博物館。
伍鎮星說,一位居於拉脫維亞的香港人代他跟進,該人與博物館三名代表於8月10日會面。他指,會面後雙方同意多項細節,包括展覽使用的文字及活動流程。伍鎮星續說,雙方亦同意由他的代表撰寫新聞稿,再交博物館審閱然後發出。
伍鎮星指雙方一直合作良好,他不清楚展覽被取消前數天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博物館聲明亦無解釋清楚。
他說:“這個轉變跟舉辦相片展覽的事完全無關。我相信是外來壓力。”他又指
“博物館嘗試轉移公眾注意力,把議題由潛在的自我審查,轉變成根本不存在的技術問題。”
伍鎮星表示外來壓力應該不是來自政府,因為連拉脫維亞副總理都關注此事。他說,壓力有可能來自中國大使館。
他說,事情曝光後,有熱心人士接觸他相討接辦相片展覽事宜。
拉脫維亞學者:難以理解為何取消展覽
拉脫維亞里加斯特拉精神大學(Riga Stradins University)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烏娜(Una Bērziņa-Čerenkova)透過短訊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她難以理解為何展覽被取消,因為之前已有展覽的報道,而在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的展覽也如期進行。
她說,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並非政治機構,本應不受政治壓力影響,而該博物館亦應該從一開始就知道展覽內容。
烏娜說:“我不清楚是否有來自中國的壓力,又或者是自我審查。”
烏娜指,紀念“波羅的海之路”有其敏感之處,例如在拉脫維亞,近期反疫苗人士也有用這種形式示威,令1989年人鏈參與者相當反感。即使是2019年的“香港之路”,該國也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外國人使用這形式抗爭。
但烏娜指,公開社會應該有提倡政治主張的空間,而博物館處理此事有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