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歐盟委員會今天(1月24日)頒布了一項旨在確保經濟安全的戰略計劃,尤其是針對敵對國家,包括中國的威脅。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透露,這項策略旨在維護集團內部的和諧,同時解決對獨裁國家日益增長的擔憂。
「我認為香港人參與我們的政治制度的最大障礙可能是他們的恐懼,這是可以理解的,由於他們在香港的經歷,即使到了這裡,他們仍然害怕中國共產黨的威脅,或對他們家鄉的親人造成影響,」香港監察的行政總監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不無感概地指出。
"在我離開北京的時候,北京的國際教育工作者們開始討論,知識論、歷史和化學等長期開設的課程能否以現有的形式繼續下去,或者說能否以任何有利於真正的國際教育的方式繼續下去。這讓教師們非正式地感到,國際學校在中國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
中共在香港強推「港版國安法」後成立的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12月14日再宣布,通緝五位身處海外的香港活動人士,稱他們分別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罪」、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等,每人懸賞100萬港幣(約12.8萬美元)歸案。
12月12日居英香港人在環球銀行巨頭匯豐的倫敦總部門外舉行抗議活動,表達他們對匯豐扣取持有英國海外公民(BNO)護照的港人的強制公積金(“強積金」)存款的政策表示不滿。本次示威是由強積金爭取者聯盟(MPF Access Alliance)和香港監察(HK Watch)共同組織的。
12月10日(星期日)是《世界人權宣言》通過75週年,也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人權日“。今天在英國首都倫敦,由維族、港人、藏人、和中國民主人士組成的遊行隊伍,進行了示威活動。他們於下午1點於英國外交部開始集合,然後經過倫敦市中心,最終到達中國大使館外進行了遊行示威,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的人權問題。
本週四,歐盟領導人將與中國官員就各種緊迫問題進行接觸,包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持續衝突和貿易問題。
2023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也是《世界人權宣言》問世75週年。從12月1日到10日,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部和Artvocate.co在倫敦聯合舉辦《勇氣畫布》(A Canvas of Courage)人權藝術展。此次活動聚焦了來自香港、緬甸、泰國和波蘭等地的藝術家和作品。
“白紙續寫” 人權車旅活動的第一站11月25日在倫敦啟動,有近30件作品展出。此次活動由位於倫敦的中國反賊(China Deviants)主辦。這個組織是在2022年白紙運動時出現的草根反共組織。
為了紀念中國的白紙運動一週年,旅居歐洲大陸的反共青年,決定乘坐一個滿載藝術品的小貨車於11月28日從倫敦出發,在歐洲大陸上走出一條串聯各城市的人權之路。
在英國雄心勃勃地計劃到 2035 年將太陽能年均發電量從 15 千兆瓦提高到 70 千兆瓦之際,英國國會跨黨派的議員們對該國嚴重依賴中國太陽能技術的擔憂卻在加劇。
被稱為"47人案"的香港最大政治案定於11 月27 日繼續開庭審理。11月18日和19日,在英國列斯、雷丁、卡迪夫和伯明罕的香港人組織,在街頭舉行了快閃靜默抗議活動,併計劃於25日和26日在謝菲爾德和悉尼等城市繼續示威。
中國國家安全部於11月16日星期四發文稱,人工智能因為需要大量數據來學習和訓練,因此可以成為破壞網路安全和管理的“幫兇”,從而對中國經濟、政治、軍事安全造成威脅。
11月10日,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分析指出,作為調整外交政策努力的一部分,英國應積極加強在中亞的參與。
歐盟於本週三和週四舉行了「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論壇,並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投資協議,旨在與中國的「一帶一路(BRI)」倡議相抗衡。
英國國會下議院國防特別委員會於10月24日發表的報告中警告說,北京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進攻台灣,並呼籲盟國加大在該地區的駐軍。
本週,據兩位英國政府官員透露,英國政府正在悄悄地制定五年來首次與中國舉行重要貿易談判的計畫。
英國情報部門剛剛披露的資訊引起了外界對中國在英國廣泛間諜活動的警惕,這些間諜活動對英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產生了重大威脅。
本週六(10月14日)倫敦青年反共組織中國反賊(China Deviants)在倫敦橋發起了四通橋事件一週年紀念活動,呼籲中國當局釋放彭立發,並且呼籲世界各國傾聽中國人追求民主的聲音。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博雷利(Josep Borrell)週五表示,歐盟致力於以「建設性和負責任的方式」管理與中國的雙邊關系,盡管歐盟針對中國的持續的貿易調查威脅引起了北京的憤怒。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