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來推動一連串所謂的“經濟改革”。有報導稱,中國的社會不流動加大了貧富差距,是習近平大舉推行“經改”的動因。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共的實際作法與促進社會流動恰恰相反,整個政策設計是以政治上的領導人無法流動、穩固個人領導地位為核心,政策思路是以防止民眾威脅政權為優先,反而讓社會流動失去彈性。
在中國空軍節的宣傳片中,有一款神秘飛機模型引起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推測它就是傳聞已久的轟-20隱形轟炸機。分析人士表示,轟-20至今仍未正式亮相,甚至連官方釋出的外觀照都沒有,顯示轟-20在研製過程可能遇了不少困難待克服。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上,美媒記者跟中國氣候特使對於使用中文還是英文回答的言詞交鋒,引發熱議,中國特使解振華一句“不如你用中文提問”,也可以看出中國在話語權上的自信以及有逐漸跟西方較勁之勢。分析人士表示,西方話語權的正當性在於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絕非中國高分貝喧囂所能撼動。
中國試射高超音速導彈,讓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以很接近當年蘇聯衛星搶先升空的“斯普特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來形容。觀察人士表示,從政治方面解讀,中國這項試射將為明年習近平連任之路立下威望。
中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正式列編,標誌中國噸位最大、裝備最先進的公務船正式加入中國海事執法行列。觀察人士表示,“海巡09”作為中國海事系統的旗艦船,是中國加大海警部隊建設的一環,它以中國南海艦隊為後盾,配合中國海軍執行海洋維權任務,將明顯增強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執法力量,形成以灰色地帶戰術達到伸張南中國海主權的效果。
武漢大學近日開設的一門“戀愛心理學講座”十分火紅,吸引不少學生爬牆翻窗,甚至搬凳子擠到走廊上聽課。觀察人士說,婚戀課是中國政府解決人口危機的調控手段之一,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央沒有真正去反思為何8億人口時要計劃生育,14億人口時要開放生育,僅在現有條件下修修補補,婚戀課終究無助於大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 15)領導人峰會中宣布,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貓熊、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人民日報10月20日進一步報導提及2025到2035年的生物多樣性總體目標。
中國電力短缺波及上百家工廠停產,紐約時報10月14日報導,中國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備受考驗。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過去作為世界工廠的優勢已不復存在,有越來越多的台廠或外商將生產基地自中國遷出,這個趨勢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後更為明顯。現在,中國無預警限電將更推升製造業從中國移出的力道,可以預見,生產基地的轉移未來勢必成為一門“顯學”,而東南亞國家可能成為下一波廠家們競逐的樂土。
中國國慶假期期間,網絡上突然湧現出一堆堆“愛國”視頻,播主走到哪兒,拍到哪兒,視頻上都帶著同一的主題:我們沒有生在和平年代,是生在了一個好國家。分析人士表示,自媒體間彼此相互抄襲,凸顯中國在幾十年的黨國教育下,培養出一代只懂得“中國製造”的人民,卻不會“中國創造”的人民。分析人士還說,與其說播主們“愛國”,不如說他們在販售“愛國情緒”,充其量只是為了衝網路流量賺錢而已。因為在中國,“愛國”已經變成一門“生意”。
為期6天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10月3日落幕,這是中國對外銷售國防武器和相關產品的重要窗口,也是藉機展現當今中國國防實力的平台。
美國空軍正在生產5架測試用的B-21“突襲者”隱形遠程轟炸機,預計將在2022年中首次試飛。這款具備海、地、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戰略武器,如果順利量產,勢必牽動全球核力量的戰略格局。 B-21可以透過美國本土基地和海外基地的連結,在24小時之內於全球投放具有重大殺傷力的武器彈藥,執行斬首任務或是進行核打擊,極大增強美軍“第一擊”的能力。有專家說,這除了因應美國將戰略重心逐漸轉移往亞太地區,致力應對中共威脅外,也可能伴隨新一輪軍備競賽上演。
中共提出要進行第三次分配來達到“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目標,而公益慈善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實現形式。分析人士指出,“共同富裕”在中共黨國體制主導下,私人企業或基金會被迫捐獻做慈善,捐出的錢還是回到政府手裡再次掌控和分配,等於回到二次分配,將失去第三次分配的志願服務精神和NGO角色功能的靈活性,而且只能在中共的指揮棒下做公益,這對中國公民社會發展恐有負面影響。
日本陸上自衛隊自從9月15日開始,展開睽違28年最大規模的軍演,動員了十萬兵力,日媒指出,演習是為了防範中國日趨頻繁的海上威脅。日美中專家分析大規模軍演的背景、日本國防預算、與中國可能的反應。
台灣本年度漢光演習首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動軍機擾台,台灣軍機掛彈升空,演習逼近真實,氣氛一度緊張。在中共從不放棄武力犯台下,有專家表示,無菸硝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其實已經開打,如果台海爆發流血衝突,將可能引發第四次世界大戰(“四戰”),為此,具有阿基米德槓桿支點(重要戰略位置)的台灣,必須做好應對中國武力犯台的準備。
現在客居台北的中國藝術家、紀錄片導演聞海跟另一位導演曾金燕聯合執導關於中國女工的紀錄片“喊叫與耳語”,9月2日拿下首爾國際女性電影節評審團獎。他的另一部同樣關注中國工人維權抗爭的紀錄片“凶年之畔”也曾於2017年在十多個國家以各種不同語言放映。
“反獨促統”是中共對台政策方針,在“武統”與“和統”兩個極端中間,也有人提出“智統”、“逼統”與“融合發展”。最新一種說法則是“合作性統一”的“合統”。美國之音最近專訪了主張“合統”的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他表示,兩岸不見得馬上要變成一個國家,但可以試著從一些無關乎政治的領域展開合作,不要凡事敵我相對,作為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起點。文中採訪所談只代表王崑義個人的觀點。
2015年促成“馬習會”的台灣方面重要推手、現任台灣遠景基金會與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的趙春山近日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透露,2016年蔡英文上任之初也曾想要舉行“蔡習會”,他再次居中牽線,大陸方面原本同意但後來變卦,以致最後未能成功。趙春山表示,中共在對台“和”與“戰”之間存在三個矛盾,他推估,2032到2035間比較可能會是中共“處理”台灣的時機。採訪內容只代表他本人觀點。
被譽為“長沙公益三子”的中國NGO人士程淵、吳葛健雄和劉大志2019年被中共當局以“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上月底被秘密宣判。吳葛健雄的父親吳有水律師在代理兒子案件的過程中被不明不白地撤銷委託,至今兩年多來沒能見上兒子一面。他在正式接到兒子將被移送至某監獄教育中心進行思想改造的通知之後接受了美國之音專訪。他說,整起案件從逮捕、偵查、起訴、開庭,直到宣判,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非法審判”。
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香港電台自8月9日起陸續播放由中國央視製作的慶祝中共建黨百年的系列節目。香港電台的公共服務功能遭到批判,為香港傳媒環境惡化再添一筆。美國之音近日採訪了上個月從香港來到台灣定居的前香港電台“頭條新聞”節目主持人曾志豪,他以“拖著腳鐐去跳舞”來形容當今香港媒體的氛圍,並驚覺“原來香港的新聞自由已經少得跟大陸一樣了!”
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在首屆“美日台國會議員戰略論壇”上發表的一席“台海有事,(印太民主國家)將立即外交承認台灣”的講話引起廣泛討論和爭議。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劃”主任譚慎格(John J. Tkacik)為此發表專論,直指“我不確定這是一個有益的觀點”。游錫堃近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台灣是一個事實上獨立的國家,美國對待台灣就像對待一個國家一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