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五架美B-21隱形遠程轟炸機投產 牽動全球戰略格局


美國空軍B-21戰略轟炸機。 (照片來源 US Air Force)
美國空軍B-21戰略轟炸機。 (照片來源 US Air Force)
五架美B-21隱形遠程轟炸機投產 牽動全球戰略格局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38 0:00

美國空軍正在生產5架測試用的B-21“突襲者”隱形遠程轟炸機,預計將在2022年中首次試飛。這款具備海、地、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戰略武器,如果順利量產,勢必牽動全球核力量的戰略格局。 B-21可以透過美國本土基地和海外基地的連結,在24小時之內於全球投放具有重大殺傷力的武器彈藥,執行斬首任務或是進行核打擊,極大增強美軍“第一擊”的能力。有專家說,這除了因應美國將戰略重心逐漸轉移往亞太地區,致力應對中共威脅外,也可能伴隨新一輪軍備競賽上演。

美B-21有五架投產

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 )9月20日出席空軍協會(Air Force Association)舉辦的2021航空、太空與網路年度會議(Air, Space&Cyber Conference 2021)時公開表示,有5架B-21新型遠程攻擊轟炸機正在加州棕櫚谷的空軍42號工廠進行最後組裝工作。這比先前透露的2架多了3架。

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9月22日向國會提交了一份《空軍B-21突襲者遠程轟炸機》報告(Air Force B-21 Raider Long-Range Strike Bomber),證實了上述說法,並指5架生產中的B-21可能包括至少1架用於靜態測試,1架用於初始飛行測試,預計2022年中正式首飛。

美國空軍的新型遠程攻擊轟炸機(Long Range Strike Bomber,LRS-B)自2004年開始推動,中間經過各種隱形、無人概念的討論,以及國防承包商之間的競爭等等,直到2011年確定開始發展。到2015年10月27日,美國國防部宣布授予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Northrop Grumman)建造合同。隨後,空軍部長宣布該轟炸機將被命名為 B-21“突襲者”,以紀念二戰中的杜立特空襲隊。

美國空軍並未透露B-21的具體參數和戰術指標,但美國航空周刊曾估計,B-21的最大起飛重量是68到80噸,內滿載彈量為5.5到9.1噸,不進行空中加油的作戰半徑是3900公里到4600公里。但也有軍事頻道稱,B-21的載彈量可以達到30噸,航程可達1萬4000公里。

B-21採用全翼式構型,具隱形匿踪功能,能夠穿透敵人先進的防空網而生存的能力。 B-21的另一項重要技術指標就是除了傳統的載人飛行外,也能以無人機的模式進行作戰。

美國目前的轟炸機主力是B-52、B-1跟B-2。 B-21的開發一直屬於高度機密。美國日前的《空軍B-21突襲者遠程轟炸機》報告,可以說是為B-21提供了較為完整的輪廓。根據該份報告指出,B-21每架金額約為5.64億美元,美國空軍計劃採購100架,將駐紮在德克薩斯州戴斯空軍基地,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和南達科他州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並將以埃爾斯沃思作為訓練基地。報告說,B-21最初將取代B-1和B-2轟炸機機隊,將來也可能會取代B-52。

報告還說,美國政府2022財年的預算要求中,包括29.8億美元用於B-21的進一步開發和初步生產。 2021財年國防撥款已經為該計劃提供了28.4億美元資金,接下來將繼續申請59億美元的預算。

B-1、B-2維修改良成本太高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告訴美國之音,由於B-1、B-2轟炸機的數量太少,只有數十架,以致改良升級的成本變得非常昂貴,這也是為什麼美軍要讓B-1 、B-2提前退役,改由B-21接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 (舒孝煌提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 (舒孝煌提供)

B-1轟炸機是1980年代的產物,B-2則1990年代所開發,當初B-1、B-2也是計劃要生產100多架,但後來認為轟炸機不如彈道飛彈來得有效,以及隨著蘇聯瓦解,已不再需要實施地毯式轟炸等等因素考量下,最終採購得很少,轟炸機的發展也沉寂了一段時間。現在美軍欲恢復轟炸機的發展,並且一次採購100架,專家說,這代表美軍有不同的戰略考量,以擴大跟強化B-21轟炸機隊的作戰能力。

舒孝煌表示:“因為美國現在這十多年來,戰略重心逐漸轉移到亞太地區,戰鬥機的航程比較短,因此必須要依賴長程轟炸機這種載彈量大,航程也比較遠,長達數千公里,中途可能只要依賴一次、兩次空中加油,就可以從美國本土直飛亞太的長程轟炸機。”

他說,面對中共利用彈道飛彈在第一島鏈、甚至第二島鏈築起“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威脅,美軍為了確保在該區域的基地不被摧毀,通過B-21可以掛載多樣化的武器進行反制,包括美軍正在研發的大型高超音速武器,或者是像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等,甚至可以從空中投擲智能水雷,執行布雷任務,彈性非常大。

B-21任務彈性大

舒孝煌說:“尤其是轟炸機部署長程反艦飛彈,由空中製海,這個會對中共的海軍在西太平洋的部署造成極大的威脅,這是美國空軍為什麼這幾年決定重新恢復、重建它轟炸機隊最主要的原因。”

美國空軍雜誌(Air Force Magazine)9月24日報道,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ir Force Global Strike Command, AFGSC) 已從其庫存中退役了最後一架B-1B“槍騎兵”(Lancer)轟炸機,剩下的45 架飛機將服役到新的B-21隱形轟炸機準備就緒。

按照美國空軍的計劃,B-2和B-1轟炸機預計2040年退役,在此之前,希望能有100架B-21轟炸機服役,B-52轟炸機則將繼續服役到2050年。分析人士說,B-52不久前才更新發動機,這也代表B-52還會留在現役一段時間,B-1、B-2會先被取代。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B-21可以應對從潛艦發射的潛射飛彈,從地面飛彈車或飛彈井發射的飛彈,以及從空中投射的核子飛彈,是“三位一體”、具有核打擊能力的嚇阻戰略武器。如果將來美軍量產100架B-21,除了可以部署在美國本土基地外,也可以部署在前進基地,包括西太平洋和關島、印度洋,甚至歐洲或者地中海,來進行全球打擊。也就是說,B-21的量產將使美國空軍的核打擊與核反擊平台變得更彈性與多元。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 (區肇威提供)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 (區肇威提供)

區肇威說:“最主要就是說在下達命令的24小時之內,(B-21)能夠到達指定任務的地方,投放這個有重大殺傷力的武器彈藥。也就是說,在不被敵人發覺的情況底下,執行第一個斬首,然後第二個就是核子打擊,那希望經由這樣子的方式,發動所謂的第一擊。”

掀新一輪軍備競賽?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如果美國將大批的B-21投放到前線,勢必會增加敵對國的防空壓力,迫使它們不得不增加軍費預算,陷入長期的軍備消耗戰中,或將掀起新一輪軍事競賽。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美國之音表示,“核常兼備”的B-21未來若量產百架,必然會對全球的核攻擊力量格局造成很大的改變。他說:“就是美國要加強自己的攻擊核力量的建設,而且通過先進的隱身技術要實現突防,確實對全球的軍事格局、政治格局、地緣政治,都會帶來比較大的變化。那麼美國此舉、也是為了掀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來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這就是美國的重要考量。”

宋忠平並表示,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已經發展了很多代,光隱形轟炸機就已經發展到第二代,因此,中國發展自身的隱形轟炸機也就勢在必行。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 (宋忠平提供)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 (宋忠平提供)

他說:“如果說要形成軍備競賽的話,也是美國挑起了軍備競賽,其他國家不得不跟進,形成事實上的軍備競賽。”

雖然中國最新發展的隱形長程轟炸機“轟-20”尚未“官宣”,但民間討論的熱度很高,據傳“轟-20”也是“核常兼備”,載彈量至少10噸,不加油航程約為8000公里,預計或在今年首飛,2025年量產。

不過,舒孝煌表示,“轟-20”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克服,發動機就是一個主要的問題。中國的殲-20就拖了將近10年以上才量產,轟-20可能就更難說了。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