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中國之行的最後一天,接連會晤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耐人尋味的是,不僅習近平在會晤中強調美中兩個大國應該相向而行,中國官媒也罕見地一一盤點美方訪問團成員,稱其中熟悉中國且會說中文的人數空前,希望美國能藉此“讀懂中國”。
美國電腦巨擘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星期一(8月26日)證實,其將完全關閉在中國的研發業務,恐因此導致上千員工遭裁員,此重磅消息連日來引發中國官媒和網民熱議。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美國近年來加強對華科技管制,及中國推動所謂的“消A(美國)行動”,以減輕對美依賴的前提下,IBM等美企加速撤離中國是美中兩強經濟脫鉤的最新徵兆。
正在台灣訪問的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利(Nikki Haley)星期六召開記者會,直言她此行目的就是要向美國人展示為何需要關注台灣議題。黑利強調,美國不僅應立刻協助台灣強化軍備和訓練,也應加速簽署美台自貿協定(FTA),並支持台灣至少以觀察員身分參與聯合國。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 (又譯卡瑪拉‧哈里斯 Kamala Harris) 正式接受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對決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一個多月前,特朗普挾「大難不死」的氣勢接受共和黨的提名,當時不少分析認為這場選舉已經接近結束。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宣布不尋求連任,賀錦麗急起直追,一些中國智庫學者也陸續發表“賀錦麗政府”的各項政策分析與班底組成。
中國持續擴大對台灣海峽的灰色地帶行動,官媒央視星期日(8月18日)報道稱福建海事單位一連兩天舉行大規模海上執法行動,值班時間和範圍較過去更為擴大。分析家指出,中方意圖進一步否定台灣的海上管轄權,對這種「切香腸」式的步步進逼,台灣必須謹慎回應。
本週四(8月22日)是已故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的120歲冥誕,中國官方連日來以發文、出書和舉辦研討會等方式高調紀念。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偷換概念之舉,亦即,試圖以鄧小平深植人心的“改革開放”政績來護航他自己倡議的“中國式現代化”,這是一個與鄧小平路線相去甚遠的政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8月19日)上午在北京迎接訪華的越共總書記蘇林(To Lam),這是習近平三週來唯一的公開活動,破除了此前關於他中風、甚至黨內政變的傳聞。分析人士表示,習近平歷次“神隱”都引發諸多揣測,反映中國一人獨裁體制的不安感加劇。
近日中國經濟情勢接連傳出負面消息,不僅第二季外商直接投資負債(Direct Investment Liabilities)減少近150億美元,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也因中國經濟前景不明而下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分析家認為,種種跡像都顯示中國經濟面臨挑戰,但因中共官方遲未出台有用的刺激政策,經濟疲軟的態勢短期內恐難以扭轉。
巴黎奧運閉幕後,美、中兩國以各囊括40面金牌的總成績“並列第一”,隨即登上當天微博熱搜的榜首。對於賽事期間,中國從官方文件到官媒報道,時而就運動員興奮劑問題對美國發動攻勢,觀察人士分析,美中大國競逐不可避免地延伸至國際體育領域。他們說,中共當局就賽事不斷煽動民間的反美情緒,最終目的在於鞏固自己的統治權。
中國最新公佈的上半年結婚登記量再創新低,除了已經備受討論的經濟疲軟和人口問題外,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社會始終沒有解決男女地位平等的問題,甚至因此衍生出天價彩禮,以及買房成為“結婚入場券”等怪現象,更造成年輕世代愈加難以走入婚姻,就算官方一再“催婚”也無法扭轉。
中國浙江知名異議人士、中國民主黨創始人之一的朱虞夫7月底從日本抵達美國洛杉磯。 8月2日,他在家中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講述了他作為一名政治犯三次入獄16年服刑期間所遭受的種種非人的待遇。他堅信,只有個人的人權得到聲張,個人的尊嚴受到尊重,這樣的社會才是正常、合理的社會。他還表示,“我相信越是黑暗,我們離天亮越不遠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提出在經濟工作中要“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引發關注。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官方已意識到中國經濟問題的嚴重性,但復甦力道不振下,著手改革恐緩不濟急。
中國女權及勞工活動人士李翹楚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服刑3年8個月,依法將於星期六(8月3日)刑滿獲釋,但基於她同時被判「剝奪政治權利」兩年,讓關心李翹楚處境的海外民運人士擔憂,她就算出獄,也恐持續遭嚴密監控並限制與外界聯繫,難以真正重獲自由。
來自35個國家、數百名國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星期二(7月30日)首度移師台北召開年會,並邀請台灣總統賴清德發表演說。其中,部分議員行前已遭中國嚇阻,但無人因此卻步,反而於會後接納台灣成為最新成員。
受到「格美」(Gaemi)颱風影響,原定5天4夜、24小時不間斷的台灣漢光40號實兵軍演提前一天於星期四(7月25日)落幕,儘管演習規模縮減,但分析家認為,就完成的操演課目來看,此次軍演所驗證的「實戰化」成效部分達標,但也有須精進之處。
台灣漢光40號軍演星期二(7月23日)進入實兵演練第二天,操練「重點設施防護」和「反空機降」等實戰情境,但因受到凱米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原定清晨於花蓮操演的主力戰機起降等課目,暫時取消。
台灣海巡署和日本海上保安廳船艦近日於日本海域舉行聯合搜索及救援演訓,除引發中國官方抗議外,中國網民也怒斥日本「在台灣問題上找存在感」。但專家分析,日台海巡合作補足了周邊國家聯手對抗中國灰色地帶侵擾的「最後一塊拼圖」。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後,中共高層星期五(7月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全會已提出三百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雖面臨許多“複雜矛盾和問題”,但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對此,分析家表示,中共的宣傳口徑與現實走向有所矛盾,三中全會公報再次顯示,中國正走向「安全至上」,而非「經濟優先」的發展方向。
中共20屆三中全會星期四(7月18日)閉幕,並發佈公報定調「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方向。對此,分析家普遍認為,此公報內容空泛且老調重彈,完全未對中國當前遭遇的經濟困境提出具體對策,恐代表中國經濟改革時代已告終。
延遲逾半年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星期一(7月15)在北京召開。同日上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上半年經濟增速為5%。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要以貌似平穩的經濟成績為三中全會做宣傳,卻無法解釋許多外資仍在持續撤出中國的事實,因此外界無論是對中國經濟或是這次會議的成果,都很難抱以過多期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