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跳轉到內容
跳轉到導航
跳轉到檢索
主頁
美國大選2024
港澳
台灣
美中關係
海外港人
新聞自由
揭謊頻道
美國
中國
國際
經貿
視頻
每日視頻新聞
VOA 60秒 (國際)
美國專訊
視頻存檔
YouTube頻道
音頻
時事經緯
新聞音頻
海外港人
港人港心
美國透視
建國史話
廣播節目表
國語
關注我們
其他語言網站
檢索
直播
直播
檢索
後退
前進
突發新聞
中國經濟
中共三中全會北京召開 公佈經濟增速5%實質意義有多少?
2024年7月16日
莊志偉
中國軍樂團為全國政協會議閉幕進行演練。(2024年3月10日)
中共三中全會北京召開 公佈經濟增速5%實質意義有多少?
評論
打印
台北 —
延遲逾半年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星期一(7月15)在北京召開。同日上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上半年經濟增速為5%。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要以貌似平穩的經濟成績為三中全會做宣傳,卻無法解釋許多外資仍在持續撤出中國的事實,因此外界無論是對中國經濟或是這次會議的成果,都很難抱以過多期待。
嵌入
分享
中共三中全會北京召開 公佈經濟增速5%實質意義有多少?
by
美國之音
嵌入
分享
代碼已複製到剪貼板。
The URL has been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6:03
0:00
下載
128 kbps | MP3
64 kbps | MP3
彈出播放器
星期一中午,新華社發出簡短報導,證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午在北京開始舉行,總書記習近平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討論稿)》向全會說明。
官媒連篇累牘吹捧“深化改革”
一如往屆,三中全會具體內容諱莫如深,開始會議這天只見各大官媒先後發表一連串讚頌改革的文章。
星期一晚間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出《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系列報導,以超過12分鐘的篇幅細數習近平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涉及60項具體任務、336項改革舉措,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種種成果。
報導中指出,中共深化改革是“全面發力”,包括在經濟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政治上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還要深化文化、社會體制、生態文明等領域的改革。
最終則是中共自身的黨建改革,要做到“得罪千萬人、不負14億”。
稍早,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強調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習近平“高瞻遠矚的重大判斷”,並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
學者:三中全會或將提大幅改革,應對“美國因素”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梁書瑗認為,這一系列文章鋪陳,呼應習近平5月下旬赴山東考察時提到“深化改革”的說法,更加顯示本屆會議不會像歷屆三中全一樣給人“只談經濟”的印象,而可能推出類似十八屆三中那樣長篇大論、更為廣泛的改革方案。
至於習近平為什麼在推動“深化改革”的10年之後又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梁書瑗認為,除了中國經濟疲軟外,最主要還是當年無法預料的“美國因素”造成習近平眼中的改革難竟全功,必須調整腳步。
梁書瑗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對他(習近平)來講,比較像是意料之外的一個變數,這十年內(中國)非常多的政策推動,(例如)新質生產力都是為了因應美國對它(施加)壓力之後,中國怎麼樣去因應跟處理的問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兼職教授郝福滿(Bert Hofman)認為,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新華社發表《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闢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一文,同樣透露出“全面”改革的意味。
郝福滿以書面回覆美國之音表示,這篇長文廣泛提及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見在中共領導階層眼中,當年的決定仍是過去十年改革的基礎。
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重點包括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
中國公佈前半年經濟數據 第二季成長放緩幅度超乎預期
就在三中開議的同一天,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上半年經濟數據,其中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新聞稿稱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值得觀察的是,按季度來看,第一季經濟增速5.3%,第二季卻滑落到4.7%,低於外界預測的5%至5.3%區間,也是自去年首季以來最低的增速。
對此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解釋,除了極端天氣、雨澇災害等短期因素外,也反映出當前經濟挑戰增多,特別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但他強調“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
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的多位分析人士均指出,選在三中全會開議當天公佈看來“相對穩定”的經濟數據,顯然是要為會議作宣傳,然而,官方數據掩蓋不了內需疲軟、外資持續撤離的現況。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林紫瓊(Michelle Lam)以電郵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第二季成長放緩幅度超乎預期。經濟在外需和供給側推動下步履蹣跚,而內需仍然非常低迷。在需求疲弱、供給面推動的背景下,通貨緊縮風險依然嚴峻。
林紫瓊指出,中國整體政策立場仍是高度通貨緊縮。中國央行似乎決心設立債券殖利率下限並限制人民幣貶值,同時財政政策鼓勵去杠桿化。
未來幾天最大的關注點是,中國領導層是否會做出明確的方向調整以培育更加平衡的經濟模式?還是加倍加大供給側推動力度?她坦言,目前人們對前者的期望不大。
林紫瓊認為,如果中國在下半年不加大財政刺激力度,則有可能無法實現“兩會”訂下的GDP增長5%的目標,而且現在看起來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大。
此外,鑒於各方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以及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有可能回歸白宮,中國經濟失衡日益危險,在某個時刻將不可避免要面臨到路線修正。
學者:中國改革融入“安全建設”恐更令外資憂心
在台北的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王宏仁認為,從會前中國持續推動《反間諜法》和懲治台獨的22條《意見》等一系列鋪陳來看,此次三中全會很可能會將“安全建設”的概念更加融入所謂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中。
王宏仁說,習近平治下的中國一切以“安全”為主軸,但近年來,外資企業早已被香港安全凌駕於經濟的治理方式嚇壞,對中國經濟也更加抱持觀望態度,類似的“改革”恐怕無助於提振外資信心。
王宏仁告訴美國之音:“把安全、政治的東西加進來之後,社會控制越嚴格的話,對市場經濟是越不利的。還有西方國家關心的國家補貼問題,你有沒有辦法大刀闊斧的立場轉變?如果沒有的話,這個三中全會它的意義還是比較小。”
論壇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內容
中國春節假期消費遠不及疫情前 預示經濟會更糟?
一位高位截癱殘障者點評《二舅》:中國剛吃飽飯不要瞎折騰
美國務院設“公司”協助友邦抵禦中國經濟脅迫 分析家:經濟戰和政治戰緊密相連
製造業調查顯示6月中國經濟雖增長 但速度緩慢
Back to top
XS
SM
MD
LG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