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國務院設“公司”協助友邦抵禦中國經濟脅迫 分析家:經濟戰和政治戰緊密相連


美國國務院辦公大樓
美國國務院辦公大樓

美國國務院不久前成立了一個八人小組,專門協助盟友和夥伴抵禦中國在經濟領域的報復和脅迫行為。 負責經濟事務的副國務卿何塞·費爾南德斯(Jose W. Fernandez)告訴美國之音,小組將以「諮詢公司的方式」向相關國家提供幫助。 長期關注美國外交以及中國對外政策的分析人士在對美國的這一舉措表示讚賞的同時指出,「經濟戰」通常是中國「政治戰」的一部分。 他們也呼籲各界提升對中國政治、經濟戰術和戰略認識,以便採取相應、有效的對策。

十多個國家尋求美國的協助

費爾南德斯在給美國之音的書面訪談中說,2021年,在中國因為台灣問題對立陶宛施壓,美國施以援手後,十多個國家主動找美國尋求意見和幫助。

他寫道,「繼立陶宛事件之後,合作夥伴越來越多地在考慮採取的可能行動之前與我們聯繫,他們知道北京不會喜歡這些行動。目前我們已經遇到了十多個案例,沒有一個像 立陶宛的案例那麼極端:北京採取了公開的行動,立陶宛政府也公開予以回應。

他說,其他國家可能更希望私下與美國更“安靜地接觸”,如果這是這些國家的選擇,美國也樂意以這種方式接觸。

2021年,位於東北歐的立陶宛由於和台灣之間的密切合作,包括台灣可以以“台灣”而不是“台北”的名義在立陶宛設置辦事處,而受到來自中方的大規模政治、經濟打壓,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注。

中方當時取消了和立陶宛之間價值約三億美元的出口信貸,之前立陶宛的公司和企業用這筆信貸,來購買中國產品。 事發之後,費爾南德斯副國務卿對美國之音介紹說,美國國務院和美國進出口銀行一起,同立陶宛經貿部在2021年秋季簽署了一項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之間的經貿合作,並為立陶宛方面 提供六億美元,用於採購美國的產品和服務項目。

費爾南德斯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不少國家希望能從美國得到「立陶宛待遇」。

八人小組將由費爾南德斯小組的中國政策協調員梅蘭妮·哈特(Malaine Hart)領導。 這個小組已經被美國國務院的一些人暱稱為“(諮詢)公司”。

費爾南德斯沒有詳細介紹這家「公司」的具體運作方式,只是說,八人小組的成員將像諮詢公司的顧問一樣為前來尋求幫助的「客戶」提供諮詢。

「就像優秀的顧問一樣,當合作夥伴走進門,對特定的中國經濟脅迫威脅或風險感到擔心時,(這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新的,但對我們來說並不新鮮。我們一次又 一次地看到這些案例。 我們也一直在學習)我們會利用這些經驗教訓來幫助合作夥伴預測北京的策略並為此做好準備。

不過,費南德茲在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強調,這個小組也不能算是全新的努力。 他說:「美國國務院有成千上萬專門負責經濟事務的外交官在世界各地同他們所在國政府的同行一起努力,深化我們之間的經濟紐帶,包括為我們的合作夥伴在他們面對脅迫 的時候,提供幫助。

除此之外,費南德斯也表示,美國正在這個領域加大和其他盟友之間的協作。

他說:「工業化七國集團(G7)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說是以多國形式來應對這方面的挑戰,向前邁進的一大步。我們同時還有其他應對的管道。這一 領域目前是我們工作中的一個焦點。

在立陶宛事件上,除了美國的幫助,歐盟也付出了相當的努力,並且成功了。

德國當時駐立陶宛的大使馬蒂阿斯-松恩(Matthias Sonn)對美國之音表示,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來說,在立陶宛事件上,在抵制中方的打壓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他說:「中方可能沒有馬上意識到,但是過了一陣,似乎明白了我們所堅持的'和立陶宛之間的貿易就是和歐盟整體之間的貿易,沒有任何一方,包括中方在內,可以打破 歐洲經濟一體化這一概念和實踐。

5月6日和7日,來自美國、歐洲和印太地區的共30個國家代表在立陶宛舉行了「抵禦經濟脅迫2024」會議。 根據立陶宛外交部次長埃吉迪尤斯·梅盧納斯(Egidijus Meilūnas)在X平台上的推文,會議“強調志同道合的國家必須團結一致並積極合作,以抵禦獨裁政權的經濟脅迫。”

費南德斯也出席了這次會議。

「經濟戰」是中國「政治戰」一部分

美國前駐亞洲外交官格蘭特-紐山姆(Grant Newsham)對美國之音表示:「為我們的盟友在應對來自中方或任何敵方經濟領域施壓時,給予援助,是件好事。」他指出, 之前已經有民主國家之間應組成經貿領域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那樣的經濟盟約的倡議。 有必要擰成一股繩,他說,“是常識。”

「那些選擇與民主、自由國家站在一起的國家、政府,應當得到來自民主陣營,尤其是民主陣營當中那些大國,比如我們國家,適時的支持,」他說。 他也指出,經貿領域的安全與國家整體安全密不可分。

在談到經濟與貿易領域的合作與支持的重要性時,紐山姆以美台關係為例,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台之間如果能夠達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那將勝過許多架 F35戰機,或反艦飛彈。

羅伯特-埃特金森(Robert D. Atkinson)是總部設在華盛頓的「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簡稱ITIF)的創辦與負責人。 早在兩年前,埃特金森就撰文提倡自由、民主國家之間成立一個類似北約的經貿民主同盟,以相互支持,共同面對、推翻來自中方、旨在各個擊破的製裁手段和措施。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當年澳洲由於呼籲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進行徹查而遭受來自中方的打壓、其出口到中國的貨物受限期間,美國當時可以透過減少從中國等同數量的進口。 「不過,要成功做到這一點,需要更多國家的共同協作,」他說。

在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另一家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任職的高級研究員伊麗莎白·布羅(Elisabeth Braw)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國務院加大力度,在應對經濟脅迫領域給予盟友支持, 可以說是給盟國政府一個定心丸,「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獨。」不過,她說,在遭到中方打壓期間,往往是具體的公司和企業受到直接的威脅。 有鑑於此,各國政府最好未雨綢繆,及早幫助本國企業做好準備。

總部位於夏威夷的環球風險評估基金會(Global Risk Mitigation Foundation)負責人大衛-戴伊(David Day)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在同中國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 ,有必要認識到,經濟領域的施壓是中方總體政治戰(political warfare)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在看清這一總體方案的前提下,才能正確理解這一總體架構下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經濟領域的施壓、軍事上的施壓、間諜的派遣、文化上的滲透、鼓勵到 中國投資,這些都是非傳統意義戰術(non-kinetic warfare)、可以統稱為政治戰術(politial warfare)的組成部分。

中方的做法,他比喻說,就像是蛀蟲(termite),從內部掏空、腐蝕。 「我住的附近就有一家古老的住宅,就是被蛀蟲徹底掏空、垮掉的,」他說。 「美國必須要對這樣的手段有清醒的認識,」而不僅僅是從攻城略地的角度來看待和中方之間的競爭。

戴伊說,中國希望透過“削弱一個國家的經濟,來削弱一個國家的總體國力。”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