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讀書的中國留學生日前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學生會,希望為那些想在美國校園表達政治異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與平台,免遭親北京留學生與組織的騷擾與打壓。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質疑前蘇聯國家主權的言論遭到東歐國家官員的強烈批評,專家認為,歐洲對華政策將因此事件受到挑戰。與此同時,在審查嚴格的中國網絡上,盧沙野的言論受到了大量讚揚。
社交媒體平台推特移除了包括中國在內所有官方媒體賬號的標籤,正式結束了其兩年多來對中俄等官媒賬號的標記與限制政策。
法國總統馬克龍上星期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後發表評論,稱歐洲不應當在台灣問題上追隨美國的腳步。他的這番言論在推特上立即招致來自大西洋兩岸地緣政治專家和觀察人士的批評。不過,也有人認為馬克龍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週三(4月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里根總統圖書館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這場會面引來了美國兩黨議員們的表揚。而中國因此給議員們發出的譴責郵件則引起了批評。
台灣總統蔡英文預計週三(4月5日)在加州與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見面,這場會面不出意外地將引起中國方面的回應。專家預計這將是美中關係再次搖擺的一周。
在美國嚴格審視來自中國的社媒軟件TikTok可能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之際,中國正試圖將此描繪為“美國商業霸權”和“對中國打壓”的體現,並趁勢在推特等西方社交媒體上打造自己包容外企的形象。
流亡美國的中國商人郭文貴週三(3月15日)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美國政府指控其詐騙在線追隨者超過10億美元。他的逮捕立刻在推特上引起了討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之際,中國正在國際舞台上努力打造自己的和平使者形象。但在中國的敘事模式中,這場和平的最大障礙並不是發動戰爭的俄羅斯,而是援助烏克蘭的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在周二(2月7日)晚間國情咨文演講中多次提到中國,表達了和中國繼續競爭的決心,但也再次承諾將在能促進美國利益的議題上與中國合作。在推特上,一些人批評拜登對待中國的態度不夠強硬,但也有人擔心拜登的對華政策會進一步加劇衝突。
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贊助美國網絡新聞媒體引發美國人的擔憂。不僅如此,過去幾年間,阿里巴巴花費巨資就美中貿易、金融、科技等議題對美國國會和各政府部門進行遊說,包括白宮。公開記錄顯示,阿里巴巴每年在政治遊說上的花費高達上百萬美元,並聘請了大批有過聯邦政府工作經驗的說客,其中不乏前國會議員和白宮工作人員。
在去年10月獲得第三屆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任期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將在今年兩會期間順利連任國家主席。隨著習近平成為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權力最大的領導人,了解他的個人特點與習慣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來說愈加重要。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日前撰寫評論文章呼籲西方政策制定者們不要把削弱中國經濟力量作為主要目標。這篇文章引起了推特上中國觀察圈內專家的討論,不少人支持拉赫曼的論點,也包括中國官媒記者和外交官。但也有觀察人士指出,中國自身體制才是其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自從中國突然放寬疫情政策以來,各地出現了大規模感染潮,隨之而來的是退燒藥等藥物短缺的問題。政府在物資上的準備不周在網絡上引起大量不滿的聲音,有些網民甚至呼籲回歸“清零”式的嚴格管控。但從中央到地方,中國大大小小各類媒體選擇傳遞“正能量”,聚焦藥物緊缺下民眾之間的相互幫助。
中國放鬆管控後出現的新冠感染潮引起了網絡上“清零”支持者們的不滿。但包含不少民族主義博主的“清零派”們沒有把矛頭指向中國政府,而是將責任歸咎於此前反對封控的抗議者和響應當局“放開”政策的中國媒體。
在中國當局上週突然放鬆“清零”管控措施後,網民分享的個人見聞和官方提供的信息都指向北京的感染人數正在劇增,藥物難求。但與此同時,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博審查了與北京疫情相關的熱搜話題和關鍵詞,限製網民們對這些話題的討論和獲取實時疫情信息的能力。
隨著中國結束新冠“清零”政策,過去三年來用來防止病毒傳播的“通信行程卡”週二(12月13日)起將被關閉。這打消了此前不少觀察人士的擔憂,他們認為“行程卡”將在疫情結束後繼續被用於限制中國民眾行動自由的工具。但也有專家指出,“行程卡”使用的是已經存在的定位數據,中國當局獲得這些數據的能力並沒有消失。
中國廣州市海珠區的部分民眾因對新冠限制措施不滿走上街頭與當局對峙。今年以來,新冠“清零”導致的衝突在中國各地發生。推特上的觀察人士認為,這是又一起民眾因疫情管製而對當局產生不滿的事件,也是在中國罕見的反抗中共的案例。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周一(11月14日)在巴厘島舉行了面對面會談。美中關係在過去幾年裡不斷加劇緊張,觀察人士從這次見面中看到了一些穩定的跡象。但這也讓一些專家擔心,美國在人權和台灣等議題上會放鬆對中國的施壓。
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尚未塵埃落定,中國社媒微博上的相關討論已經遭到審查。中國官方表示不對美國選舉進行評論,但過去兩天里中國官媒從未停止對這場選舉以及美式民主制度的批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