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近日表示準備讓大貓熊重返美國的加州。 這預示著「熊貓外交」的重新開始 。 在中國管控嚴格的社群媒體上,一些網友激烈反對「熊貓外交」。 同時,加州三藩市政府表示,希望能促成大熊貓的到來,「增進我們的友誼」。 “大熊貓”一直被中國政府當成“友誼的使者和橋樑”,可以“拉近中美人民的心靈距離”。 在美中競爭日漸激烈的時代,大熊貓還能擔負得起這樣的使命嗎?
"結婚生育,貸款買房,貸款買車都是負債,是對未來的透支。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時,開源沒有就只能節流了。"在被問道為什麼不結婚時,32歲的張宇這樣(化名)告訴美國之音。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今日发布的中国领导层中的女性人数的报告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明确承诺男女机会均等,但最近却将言论焦点转向男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传统角色。
佛羅里達州一項有關州立大學或州內使用國家撥款的學院暫時不要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七個“受關注國家”的研究生發出錄取通知的法律引發爭議。 有人認為這是州長德桑蒂斯為了獲得政治資本採取的措施,有些則認同他有關國家安全的擔憂。
“我們走線圈裡我(庇護申請的程序)是走得最快的”,來自河南洛陽的李小三有些驕傲地告訴記者。李小三今年2月透過「走線」來到美國,現在住在紐約的法拉盛。目前,他已經通過了政治庇護申請的預審聽證會,明年將會出庭個人排期聽證會。現在的他已經拿到了工作許可,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
美國洛杉磯前進教會的鐘牧師今年五月在聚會上認識了一些剛來美國的教友,當他問對方是如何來到美國時,對方回答是「走來的」。“我當時以為是開玩笑的答案”,他告訴記者,但我沒想到這些人真的是用雙腳走過了從中美洲到美國境內的旅程。
星期三(11月8日),美國總統的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和與中國氣候變遷事務特使解振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結束了長達五天的氣候變遷會談,並就諸多相關議題 達成共識。 分析家認為,美中的共識向即將舉行的新一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發出了積極的信號,但兩國能否真誠合作仍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
“我們的目標不是殺死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個巴勒斯坦人,我們不想殺人,”曾在加沙邊境服役過的馬蒂夏胡·明欽(Matisyahu Minchen)這樣告訴美國之音。明欽回顧他在加沙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成員對峙的經歷時說,如果有可能,他們盡量活捉他們。
10月7日至8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強調,將“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今年秋天新學期開學,中國300多所大學的學生們甚至要在英語課上學習習近平的“不忘初心”。習近平的這種做法被外界稱為“洗腦”教育。 從中共建政時學習“毛主席萬歲”到現在重點學習習近平的“不忘初心”,中國大學英語的“洗腦”課似乎經歷了一個“輪迴”。
9月28日,中國知名導演陳凱歌《志願軍》三部曲第一部《志願軍:雄兵出擊》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同步首映。這是中國近年來繼《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金剛川》和《狙擊手》後,又一部圍繞著韓戰展開的電影。
中國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上週發布通知,表示不再將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與本科生畢業和學士學位掛鉤,引發了媒體和網絡的不少爭議。
美國和伊朗星期一(9月18日)完成了囚犯交換,五名美國政府說遭到伊朗當局不公正拘留的美國公民獲得釋放。目前,他們已經順利降落在卡達多哈,將從這裡轉機前往美國。
下個月,中國將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鑒於2023年也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十週年,預計,中國會將這次大會演繹成“一帶一路”的十週年慶典,儘管有國家打算退出“一帶一路”,更多國家對這個項目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
從8月29號到8月31號,內蒙古包頭市,福建廈門市和黑龍江哈爾濱市三地的紅十字會黨組書記都因為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調查。每當災難過後,大眾捐款捐物救援,這是常態。中國河北水災後也是如此,官方和民間都呼籲捐款捐物。但近年來許多人不再相信中國紅十字會或者政府主持的募捐,而是更傾向於民間救援組織。
弗蘭克 (化名)今年從青浦監獄中被釋放,現居美國。因為有一些親密的朋友仍在中國,擔心中國政府的報復,他選擇用化名接受採訪。他在採訪中告訴記者,被中國拘禁的美國公民人數遠超過媒體報導的人數。其中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從未公開發聲,他們的經歷也未曾被人知曉。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剛剛探視了被中國錯誤拘留的一位美國公民。他的家屬希望美國政府盡快與中國達成協議,將他們的親人帶回家,但在過去兩年裡並沒有看到太多的進展。
經過兩年多的談判,美國近來與伊朗達成協議。作為協議的第一步,伊朗釋放了五名被囚禁的具有美國公民身份的伊朗裔人士,美國則同意出於人道主義考量。取消對伊朗方面數十億美元能源銷售收入的凍結。許多人想知道,美國是否會與中國達成類似的協議,通過答應中方的某些條件,來讓被中國拘禁的美國公民回到美國和家人團圓,或者至少讓這些美國公民在中國監獄中的待遇得到改善。
拜登政府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投資禁令引起了中國官方的強烈抗議和中國學者的普遍反對。不過,在中國從事諮詢、投資、創業等相關工作的人士在接受採訪時卻表示對該限制令的出台並不感到意外。他們認為中美在創投領域的關係“遇冷”早在疫情期間甚至更早就開始了,並認為中國也會出台相關的反制政策,讓兩國在創投領域的合作愈發艱難。
去年12月,中國政府突然放棄了持續近三年的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但當時前往中國的機票仍然十分昂貴,中國本土也出現了一波感染高峰。對於許多旅居北美的中國人來說,直到近幾個月才有機會回到闊別了許久的故鄉。經歷了三年疫情,中國產生的變化讓他們感觸頗深,甚至有了反向文化衝擊的不適應感。
6月14日,共和黨參議院比爾·卡西迪 (Bill Cassidy)和民主黨參議院塔米·鮑德溫 (Tammy Baldwin) 提出了 “最低限度互惠法案”,根據法案內容,該法案的目的是阻止共產主義中國和其他國家濫用允許小額商品免稅進入美國的貿易法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