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後,中共高層星期五(7月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全會已提出三百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雖面臨許多“複雜矛盾和問題”,但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對此,分析家表示,中共的宣傳口徑與現實走向有所矛盾,三中全會公報再次顯示,中國正走向「安全至上」,而非「經濟優先」的發展方向。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三中全會公報發布後,各界普遍失望聲連連,但中共領導班子不忘再次信心喊話。
中共中央財辦副主任韓文秀星期五在名為“解讀三中全會精神”的新聞發布會中表示,中國屬於“大國經濟”,內需潛力大,內部可循環,只要辦好自己的事,就能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他說,中國仍是各國投資的沃土,外資撤離中國只是“暫時的現象”,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和切實保障外企合法權益等。
出席記者會的官員也透露,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全程擘劃、組織研究」。
據介紹,該《決定》分15個部分、60條,有總論、經濟體制改革和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等三大板塊,共提出3百多項「重要改革措施」。
中國經濟前景將聚焦對內、對外“避險”
不過,儘管中共一再唱好,還是難提振各界對中國的經濟信心。
在台北的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表示,從三中全會公報到會後的新聞發佈內容都顯示,中共現關注的焦點是對內對外「避險」。
他說,中國經濟對內有地方債等危機,對外則是遭歐美抵制,包括拉動經濟引擎的「新三樣」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光電產業普遍被西方大國鎖定制裁,外資在華直接投資去年更銳減超過80%。
連選情看好的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一再威脅,當選後將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甚至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
郭育仁認為,中國政府嘴上說要擴大開放,但卻不斷走向管制經濟,三中全會後推出的300多項措施恐針對金融跟經濟等面向緊縮監管。
郭育仁告訴美國之音:「中共中央在盤點內部跟外部、未來的所有風險,所以才會出台這麼多項措施,(目的是)要更嚴格的去管控,避免內部經濟或金融上面的嚴重失序。 」
學者:中國的市場改革充滿矛盾論述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星期五上午也舉辦座談會,解析三中全會,與會學者也普遍認為,三中全會公報攸關改革的論述存在矛盾,特別是中共對「安全」的部署恐優先於經濟發展,也提出2029年完成改革的時程,都顯示習近平重視頂層設計和全面性治理,更甚於市場經濟。
台灣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說,三中全會公報充滿「正面講反話」的論述,扭曲改革和開放市場概念,既想深化改革,又堅持馬克思主義,充滿矛盾。
陳德昇在座談會上表示:「他(習近平)的改革開放和市場概念的集權,還有政治教條大於市場的運作,都會對市場化的改革產生一種幹擾和負面的效應,所以,我並不看好中國大陸的經濟能成長。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中心主任張五嶽在座談會上表示,本次公報提及市場和經濟等關鍵字的次數,達歷年新低,但強調「安全」次數最多,可見中共現高舉安全戰略部署,而非昔日以和平跟經濟發展為重心。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劉孟俊說,公報定調「全面深化改革」、高品質發展和創新產業升級,卻未觸及中國將如何因應中等收入陷阱或經濟長期走緩的困境。他說,2032年前,中國房企、地方政府和中小企業將有大量債務到期,屆時恐升高銀行金融體系的呆帳風險,這是國際應注意的趨勢。
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峯分析,本次公報重“大立”、而非大破,並強調“習式改革”,這凸顯習近平的發展方向將是“市場趨弱、監管趨緊且安全優先」。
寇健文:“改革家習近平”特稿恐成“高級黑”
類似的矛盾也讓全會期間的官媒宣傳口徑顯得舉棋不定。
官媒新華社在三中全會7月15日的開幕日發布《改革家習近平》萬字長文,細數習近平自2012年出任總書記後「拒絕躺在前人功勞簿上休息」的事蹟,且十多年來推出兩千多項改革方案。
但這篇將習近平吹捧為「鄧小平後又一位卓越改革家」的長文,幾天後卻遭全網刪除。
對此,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研判,此文恐犯了中共官場「高級黑」的大忌,因為文中描述習近平的改革偉業與中國房市低迷、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民眾消費不振的現況落差太大,恐引導輿情反噬,將個人不平等的機會歸咎於政府體制等因素。
寇健文於座談會中說:《改革家習近平》長文「比較像是一個'高級黑',你捧得高,反差又大,而且去攀比鄧小平,背後只是反映出來,不管從經濟面或是社會氛圍上面,跟新華社用改革家來頌揚習近平是有一個反差。
學者:中共中央對軍方人事“收權”
針對人事案,學者也在座談會上表示,後續應觀察,中國前外長秦剛雖免去中央委員職務,但仍保留黨籍,是否還有機會復出。另外,在軍方人事方面,前防長李尚福等三人被開除黨籍後,另遞補了丁向群等三名中央委員,不過原候補排名第二的中將丁興農被硬生生“跳過”,而新任防長董軍則未依慣例獲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政大國關中心的陳德昇研判,丁興農曾任解放軍總裝備部、戰略支援部的政治部主任,由於中共前一陣子肅清軍中貪腐的重點鎖定火箭軍及前總裝備部,這恐是丁興農不被青睞的原因之一。
至於董軍,也是政大國關中心的曾偉峯表示,軍中貪腐讓中共備感警惕,因此,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體制恐有所調整,再加上董軍恐尚未通過「試用期」。
曾偉峯告訴美國之音:「董軍沒有遞補中央軍委是製度改變了,國防部長這個角色可能不像過去一樣在中央軍委這麼重要,(他)不需要做所謂的軍事決策,黨指揮槍這樣的體制在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