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阿富汗陷於塔利班美國外交重心會否從中國轉向反恐?


美軍82空降師士兵準備登上一架美軍C-17運輸機,以配合在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的最後一次非戰鬥人員疏散行動任務。(2021年8月30日)
美軍82空降師士兵準備登上一架美軍C-17運輸機,以配合在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的最後一次非戰鬥人員疏散行動任務。(2021年8月30日)
阿富汗陷於塔利班美國外交重心會否從中國轉向反恐?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22 0:00

隨著最後一批美軍人員在8月31日飛離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美國歷史上耗時最長的一場戰爭劃上了句號。在塔利班即將重新掌權之際,阿富汗或再次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的溫床。美國外交政策重心是否會再次轉回反恐?在聯手打擊恐怖主義的旗號下,美國是否可能為尋求中國合作而改變當前對華政策?

美國總統喬·拜登星期二(8月31日)在白宮發表的講話中,為美軍撤離阿富汗進行辯護,他表示現在是集中精力關注新威脅的時候。拜登特別點名中國與俄羅斯,表示美國必須應對21世紀的新挑戰,“在這場競爭中,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在阿富汗陷入另一個十年”。

北京沾沾自喜

8月2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再度就阿富汗局勢通電話。這是兩人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裡第二次通話,凸顯美國完全撤軍、塔利班重掌政權後,阿富汗問題如何善後的迫切性。特別是8月26日喀布爾機場發生恐怖襲擊後,國際社會在避免阿富汗成為國際恐怖主義避風港方面亟需合作,而中國又是阿富汗的一個鄰國。這本來對於華盛頓和北京來說都十分重要。

但現在,北京方面顯然是把布林肯與王毅的這兩次通話看成是華盛頓有求於北京,給未來美中在阿富汗反恐的潛在合作設立了諸多前提條件。中國官媒把美國結束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軍事行動形容為“西貢時刻”和“倉皇撤離”,挖苦、嘲諷之意溢於言表。

根據中國官方的新華社的報導,王毅在8月29日與布林肯的通話中暗示阿富汗當前局勢是美國自己造成的,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未能達到清除恐怖勢力的目標,而美國和北約“倉促撤軍”很可能給盤踞在阿富汗的各類恐怖組織提供可乘之機。他還表示,美中在阿富汗問題和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溝通顯示“對話比對抗好,合作比衝突好”,而未來中方對美方的接觸將取決於美國的對華態度。他說,“如果美方也希望中美關係重回正軌,就不要再一味攻擊中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天津會見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治領導人毛拉阿卜杜勒·加尼·巴拉達爾。(2021年7月28日)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中國研究高級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表示,美國撤軍阿富汗使中國人更加自滿,他們樂見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的黯然退出。張彥曾經是一名記者和作家,長期為紐約時報供稿。

“這使得(中國)政府內部推崇西方衰落、美國衰落理念的人更容易說,看,美國正處於另一個外交政策的失敗中,就像越南或30年前蘇聯在阿富汗的情況一樣。而我們很聰明,沒有參與其中,”他說,“所以我認為,總的來說,這將助長美國陷入嚴重麻煩的看法,雖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下個月要攻打台灣或類似的事情。但我確實認為它有助於加強這種觀點。”

美國外交政策重心已轉向大國競爭

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在上任伊始曾把中國列為美國最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美中還發生了“海南島撞機”事件,成為小布什上任後面臨的首個外交危機。“9-11”恐怖襲擊後,美國被迫將其外交政策重點轉為全球反恐,並轉而與北京合作,美中關係由此得到大幅改善。

但20年後的今天,美中關係和雙方實力對比已今非昔比。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認為,美中彼此之間嚴重缺乏互信,即使在反恐這個傳統上能夠合作的領域也難以有所突破。

她通過電子郵件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合作的)障礙始終是兩國都認為對方奉行的雙重標準。焦點問題是維吾爾族問題。中國認為美國在反恐中忽視了維吾爾人問題,因為它破壞了中國在新疆的合法性。美國認為,中國正在利用反恐來挫敗對新疆少數民族權利的合法呼籲。與此相關的是某些團體,如ETIM(東伊運)是否應該被定義為恐怖組織。美國去年11月將ETIM從(恐怖組織)名單中刪除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中國外長王毅8月29日與布林肯國務卿的通話中特別提到所謂反恐“雙標”的問題。他說,美方應在尊重阿主權的前提下,拿出實際行動,助阿制恐止暴,而不應搞雙重標准或選擇性打恐。

美中關係專家大多認為,即使北京願意與華盛頓在阿富汗問題和反恐問題上開展合作,其程度也將是有限的,不足以改變美中關係的大局。研究中國問題的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教授季北慈(Bates Gill)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本質上是一個戰略性決策,其目的恰恰是集中更多資源對付中國。

“這(撤軍)將釋放出資源,釋放出帶寬,將使美國能夠更專注於它認為來自中國的挑戰,”他說,“這種戰略競爭甚至在阿富汗撤軍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期待這種戰略競爭未來會加劇,因為美國可以更充分地關注中國帶來的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就阿富汗戰爭的結束髮表講話。(2021年8月31日)

拜登總統8月31日在白宮就阿富汗戰爭結束髮表講話時也明確表達了這一觀點。他說:“我們與中國正在進行激烈競爭。我們在應對俄羅斯在多個領域的挑戰,我們面臨著網絡攻擊與核擴散的威脅。我們必須提高美國的競爭力,來應對21世紀的競爭中新的威脅。我們能夠兩者都做到,與恐怖主義鬥爭,並且應對現在和將來繼續存在的新挑戰。在這場競爭中,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在阿富汗陷入另一個十年。”

季北慈說:“我認為,(美國的)總體戰略重點正在從我們在過去20年中看到的側重於反恐、反叛亂的任務轉變到大國競爭。這一點非常清楚。”

張彥:在阿富汗,美國對中國無所求

外交關係協會的張彥表示,從阿富汗撤出後,美國對再次捲入一場反恐行動已沒有興趣,美國企業也不大可能前往阿富汗投資。但中國也很難從目前的局勢中撈到便宜,因為中國的“一帶一路”並不是慈善事業,在阿富汗問題上中國今後基本上也幫不上美國什麼忙。在這種情況下,在明年美國中期選舉之前,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不會做出重大調整。

“基本上,所有人在中國問題上都有相同的立場,即中國是一個競爭對手。我們必須小心,如果你採取任何細微的措施,稍微偏離這一點,你就會被認為對中國軟弱。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我看不到拜登政府放鬆中國政策的任何好處。”他說。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