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週六(1月25日)表示,在兩艘漁業船遭到中國海軍和海警船隻及飛機的“危險騷擾”和攻擊行為後,菲律賓已暫停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進行科學調查。
菲律賓週五(1月24日)推出了一本有關南中國海主權糾紛的漫畫書,介紹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的主權立場,駁斥中國歪曲事實的說法。北京稱菲律賓的這項做法是“政治操弄”。
菲律賓司法部長克里斯平·雷穆拉(Crispin Remulla)星期四(1月23日)表示,馬尼拉很快就選擇一個國際法律平台上再次就中國在南中國海對海洋環境造成的破壞提出訴訟。
路透社星期四(1月23日)的獨家報導援引一名菲律賓政府高級消息人士說,美國軍方已將其“堤豐”(Typhon)導彈發射系統從菲律賓拉瓦格機場轉移到呂宋島的另一個地點。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於星期二(1月21日)上任第一天,與日本、印度和澳洲外長針對亞洲的脅迫行為聯合發出警告。這是對中國海上行動的一個含蓄但堅定的示警。
菲律賓官員週一(1月20日)透露,執法部門逮捕了一名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中國公民及其兩名菲律賓同夥,收繳了他所擁有的當局相信可能用於監視軍事設施的設備。
菲律賓武裝部隊星期日(1月19日)表示,菲律賓和美國在南海舉行了今年的首次聯合海上演習,此舉可能會激怒中國。
菲律賓外交部長恩里克·馬納洛(Enrique Manalo)星期六(1月18日)表示,東南亞聯盟(ASEAN)和中國有關南中國海行為準則曠日持久的談判現在應該在一些棘手的“里程碑問題”上取得進展,其中包括此協議的適用範圍以及協議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等問題。
菲律賓海軍週五(1月17日)表示,菲律賓海軍艦艇正在南中國海一處有爭議的淺灘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一天前,馬尼拉和北京都表示,願意在有爭端的同時尋求共同點找到合作方式。
菲律賓與中國的外交部週四(1月16日)分別表示,儘管兩國在南中國海主權問題上存在分歧與爭議,雙方同意透過對話協商,尋求共識與雙邊合作的方法。
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週三(1月15日)表示,國際大國競爭正在印度洋地區上演,因此在關鍵貿易航線上建立強大的海軍存在是印度的首要任務。
日本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週三(1月15日)表示,日本和菲律賓將向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傳達美國繼續致力於幫助維護亞洲地區法治的急切需要,因為這一地區的安全問題變得「日益嚴重」。岩屋毅說,日本對中國加劇南海緊張局勢的行為表示嚴重關切,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