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國務院官網在有關台灣事實陳述的最新頁面更新中刪除了美方長期表達的“不支持台獨”的措辭後,台灣外交部星期天(2月16日)發表聲明,感謝美國政府支持台灣。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以及南韓外長趙兌烈2月15日在慕尼黑會晤,重申美日韓三邊堅定不移的伙伴關係。他們強調對三國及更廣泛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與繁榮的共同承諾,並誓言採取果斷行動應對威脅、增強經濟韌性並促進共同利益。
台灣一位高級官員星期六(2月15日)表示,半導體是非常複雜、而且需要精細分工的產業,全球不需要單一國家完全掌控或壟斷所有的技術,因為這樣做不符合最佳成本效益。
在海外的 “香港議會” 選舉於本月初正式啟動之後,八名流亡台灣的香港人星期六(2月15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參選,他們表示雖然參選意味著身分曝光,未來勢必承受難以預期的法律跟安全風險,但為了持續在海外為香港民主發聲,還是決定挺身而出。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四(2月13日) 再度點名台灣,指責台灣 “搶走了美國的半導體生意”,並警告如果相關業務不回流美國,“我們會很不高興”。與此同時,有消息傳出,特朗普可能要求台灣半導體公司台積電(TSMC)以合資方式,協助美商英特爾公司生產高階制程芯片。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恐怕不僅衝擊台灣的經濟利益,更可能危及國家安全。
台灣民眾黨星期六(2月15日)舉行第二屆黨主席補選投票,並於下午4時投票結束後隨即進行開票,立法委員黃國昌以8903票、96.11%得票率,擊敗前立法委員蔡壁如(360票、3.89%得票率),成為此台灣第二大在野黨最新領導人。
台灣空軍一架自主研發與建造的新型高級教練機(高教機) “勇鷹” 星期六(2月15日)上午在台東訓練時失事墜落,飛行員跳傘獲救。這是台灣 “國機國造” 的代表勇鷹高教機自2021年開始交付以來,首次發生此類事故。
《經濟學人》雜誌近日刊文警告,中國通過 “一帶一路” 戰略已成功拉攏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其中70個國家公開支持中國可 “採取任何手段” 奪取台灣。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正利用全球南方的外交網絡,製造台灣問題為 “內政” 的國際合法性,而未來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可能會間接助長這一趨勢。他們表示,在台海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台灣必須加強國際合作,並提高自身戰略韌性,以應對中國在外交與軍事層面的多重施壓。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薩繆爾·帕帕羅(Adm. Samuel Paparo)星期四(2月13日)在夏威夷警告稱,中國在台灣周邊的活動不僅是單純的演練,而是在進行武統台灣的實戰預演。他擔憂,這些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動可能被用作掩蓋對台灣發動突襲的 “遮羞布”。
台灣總統賴清德星期五(2月14日) 上午召開今年度首次的國家安全高層會議,他在會議後承諾增加國防開支,新的一年將優先編制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 以上的目標。此舉旨在向美國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展現台灣致力於捍衛自己不被中國侵略的決心。
一個新發布的商業風險評估報告說,中國侵台風險正在快速升溫,企業應該立即進行應變計畫的投資,避免受到供應鏈可能中斷的影響。
位於台灣台中市的新光三越百貨公司中港店12樓美食街星期四(2月13日)發生氣體爆炸。截至當地時間下午三點,已釀4死24傷,其中包括兩名中國澳門遊客不幸身亡。消防局表示,事故原因仍待調查釐清,但疑似是裝潢拆除施工導致。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