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賴清德星期五(2月14日) 上午召開今年度首次的國家安全高層會議,他在會議後承諾增加國防開支,新的一年將優先編制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 以上的目標。此舉旨在向美國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展現台灣致力於捍衛自己不被中國侵略的決心。
一個新發布的商業風險評估報告說,中國侵台風險正在快速升溫,企業應該立即進行應變計畫的投資,避免受到供應鏈可能中斷的影響。
位於台灣台中市的新光三越百貨公司中港店12樓美食街星期四(2月13日)發生氣體爆炸。截至當地時間下午三點,已釀4死24傷,其中包括兩名中國澳門遊客不幸身亡。消防局表示,事故原因仍待調查釐清,但疑似是裝潢拆除施工導致。
美國會眾院軍委會民主黨議員塞斯·莫爾頓(Rep. Seth Moulton)在週三詢問出席聽證會的一名陸軍退役上將時說,“如果我駐紮在台灣,然後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購買一艘價值130億美元的全新航母,另一個是用同樣價錢購買大量無人機,如果一架無人機價格是2萬美元,大約可買65萬架無人機,你會選哪個?”這位前陸軍副參謀長回答說:“很簡單,答案是無人機。”
儘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已經在1月20日上任後宣布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但在這一決定於2026年1月22日正式生效前,美國仍與台灣的邦交國在世衛組織會議上積極倡導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並恢復其觀察員身份。 不意外的也引來中國的抗議和不滿。然而,這一舉動引起了中國的抗議和不滿。
在美國政府接連祭出關稅政策之際,世界最大芯片承包商台積電(TSMC)首次赴美國召開董事會,外界關注台積電投資動向。台灣時間星期三(2月12日),該次董事會七項決議出爐,但並沒有出現外界關注的擴大美國投資案,僅核准增資子公司,額度上限百億美元。
美軍證實兩艘船艦本週航經台灣海峽。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就職以來,美軍軍艦首度航行台海。中國解放軍星期三(2月12日)稱“全程跟監警戒”美國船艦,指責美國“傳遞錯誤訊號”。台灣國防部則表示,認同友盟國家展現航行自由,指責中共機艦逾越海峽中線,意圖嚇阻台灣。
台灣政府今年度的總預算遭在野黨主導的立法院大砍6.6%後,台灣總統賴清德星期一(2月10日)召集五院首長會商,盼促成朝野協商,重新檢視總預算刪減幅度。立法院長韓國瑜雖於會後表態願協調預算案,但同時呼籲賴清德以民進黨主席身份勸阻民間團體對在野黨立委的“大罷免”行動,避免社會衝突加劇。
台灣經濟部星期一(2月10日)表示,台灣對阿拉斯加的天然氣“相當感興趣”,將持續評估購買的可行性。台灣政府希望降低與美國的貿易順差,以緩解美國即將宣布的關稅措施衝擊。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星期六(2月8日)表示,經濟部計劃派遣該部次長和國際貿易署副署長等官員前往華盛頓,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可能對台灣加工生產的半導體芯片加徵關稅一事與美方官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在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掌控新一屆國會的多位長期支持台灣的共和黨籍眾議員,本星期陸續重新提出前一屆國會未完成的挺台法案。這些法案包括要求美國正式承認台灣的共同決議案以及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法案,顯示出共和黨在新一屆國會中繼續加強對台支持的意圖。
台灣的出口外銷今年一月出現開門紅,增幅超乎預期,成為歷年同月的次高。路透社認為,新年伊始台灣出口強勁,主要得益於人工智能(AI)芯片等產品需求旺盛以及公司因擔心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重返白宮後揮舞關稅大棒,因此搶在他宣誓就職前匆忙下訂單和出貨所致。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