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一家產業顧問公司週三(2月12日)表示,在經歷三年增長之後,中國芯片製造設備的採購量今年可能會下降。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整個產業的過剩產能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行的程度,二是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的製裁力度還在持續增加。
愛沙尼亞對外情報部門在星期三(2月12日)發表的年度國家安全報告中表示,中國正在幫助俄羅斯生產軍用無人機,成為俄羅斯軍隊取得西方關鍵零件的走私中心。
英國規劃官員就中國駐倫敦“超級大使館”計劃舉行公聽會,在場人士留意有大批說普通話的人排隊入場,對發言者形成壓力。有倡議者指,現時政治壓力大到連警察和地方議會都不能反對。有當地議員提到,選址毫不合理,不能想像白宮或紫禁城旁邊會有巨型大使館。
連續兩個月以來,劉力朋在社群媒體平台X和“藍天”(Bluesky)上不斷收到批評和咒罵他的留言和私訊達上百條,其中還包括以他為主角的諷刺漫畫,指控他背叛中國。住在加州的劉力朋曾經在微博擔任審查員,現在則是中國網路審查的研究人員和批評者。
路透社對中國官方數據的分析顯示,2024年中國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村銀行合併浪潮。分析家表示,北京方面應對小型銀行業風險的努力,可能最終會在未來引發更多問題。
在美國、日本和法國軍隊2月10日在菲律賓海空域舉行“太平洋斯特勒2025”聯合演習的前夕,中國卻與另一個南中國海主權聲索國汶萊發表了雙方進行油氣勘探、擴大經貿合作並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觀察家分析,北京此舉是為台海戰爭及能源出口多元化佈局,可能讓東協更難團結反
中國外交部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毅星期三(2月12日)起前往英國等多國訪問。王毅此行將與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會談,被認為是兩國關係改善的訊號。然而,中國在倫敦興建巨型大使館的計劃正遭遇民間反彈,加上中方無意根據英國政府條件更改設計,使爭議愈演愈烈。
在美國政府接連祭出關稅政策之際,世界最大芯片承包商台積電(TSMC)首次赴美國召開董事會,外界關注台積電投資動向。台灣時間星期三(2月12日),該次董事會七項決議出爐,但並沒有出現外界關注的擴大美國投資案,僅核准增資子公司,額度上限百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下令對進口鋼鋁全面加徵25%關稅,引發各國關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星期三(2月12日)表示,已向美國提出要求,盼日本獲得豁免。
科技界領袖、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被美國總統唐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命領導削減聯邦開支工作,他星期二(2月11日)表示,如果不進行預算削減,美國將“破產”。
美軍證實兩艘船艦本週航經台灣海峽。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就職以來,美軍軍艦首度航行台海。中國解放軍星期三(2月12日)稱“全程跟監警戒”美國船艦,指責美國“傳遞錯誤訊號”。台灣國防部則表示,認同友盟國家展現航行自由,指責中共機艦逾越海峽中線,意圖嚇阻台灣。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星期二(2月11日)訪問白宮期間,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再次強調要求約旦永久接納巴勒斯坦人,並支持美國接管加沙的計劃 - 特朗普表示這一計劃對中東來說將是“美好的”。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