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月以來,劉力朋在社群媒體平台X和“藍天”(Bluesky)上不斷收到批評和咒罵他的留言和私訊達上百條,其中還包括以他為主角的諷刺漫畫,指控他背叛中國。住在加州的劉力朋曾經在微博擔任審查員,現在則是中國網路審查的研究人員和批評者。
劉力朋和相關領域的專家都告訴美國之音,這一輪針對他的騷擾很像是一場來自中國的網路水軍行動。美國之音發現,騷擾劉力朋的帳號去年還曾攻擊過多位北京不喜歡的個人,包括美國現任國務卿、前聯邦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熟悉網路影響力行動的專家告訴美國之音,騷擾劉力朋的帳號的行為模式非常具有協調性,特點符合北京支持的假訊息行動,目的是讓北京的批評者“噤聲”。
兩個月,兩個平台,上百個騷擾訊息
劉力朋告訴美國之音,對他的這場騷擾行動開始於去年11月20日左右。起初這些留言大量出現在他的X貼文下方。當他12月開始更頻繁地使用另一個社媒平台「藍天」後,攻擊的留言也跟著他轉移了過去。
這些留言多指控他是“美國走狗”,並質疑他在微博工作的經歷和移民身份。在一些攻擊他的卡通圖畫中,劉力朋被描繪成為了個人利益而向美國投誠的背叛者。
有些留言也使用了挑撥性和分裂性的語言。例如,一些留言稱他是“民主黨的狗腿子”,另一些則指控他支持“打壓在美華人的共和黨“。
除了留言外,他在X上收到了超過一百條私訊咒罵他。根據他分享給美國之音的截圖,部分私訊內容包括對他個人安全的威脅。
劉力朋曾在中國的微博等多個網路平台擔任與內容審查相關的職位,但這些工作讓他對審查的反感逐漸增加。 2016年,他將自己收集的微博審查記錄交給了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以匿名的方式協助其曝光了平台的審查內幕。
2020年疫情期間,由於當局對民眾出行等方面不斷加強的控制和對他自己安全的擔憂,劉力朋舉家移居了美國。他目前在中國數位時代擔任編輯,研究中國的網路審查,並常在社群媒體上批評北京的言論控制。在他開始公開接受媒體的採訪後,劉力朋的名字在中國的微博等平台上變成了敏感詞。
他告訴美國之音,這是他第一次在社群媒體上遭到大規模的騷擾行動。他認為這背後的主使者和中國政府有關。
“他們應該就是為了讓我閉嘴,所以就堅持不懈地、陰陽怪氣地去諷刺我,罵我。”他說。
攻擊目標還包括美現任國務卿
美國之音發現部分騷擾劉力朋的帳號先前也曾攻擊其他北京當局不喜歡的個人。多個帳號去年10月在時任聯邦參議員盧比歐的X貼文下攻擊他。
“別再作秀了,盧比奧,你只會吹噓自己的成就,卻什麼都不做。”一個帳號寫道。
此外,這些帳號也攻擊了居住在德國的中國記者蘇雨桐、中國解放軍前海軍司令部中校姚誠、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的傳播總監勞拉·哈思(Laura Harth)。
這些帳號在X上發布了多幅攻擊哈思和“保護衛士”的漫畫,指控他們暗中影響去年的美國大選,幫助所謂的他們“控制”的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
“保護衛士”是一個致力於保護和推動亞洲地區人權團體的非政府組織,包括追蹤中國在世界多國實施的跨國鎮壓行動。哈思告訴美國之音,從去年6月起,他們的組織一直在多個網路平台上遭到不同類型的騷擾和無端指控。
情報公司Graphika在1月的報告中稱「保護衛士」的身份在社媒上遭到冒充,被用來推廣針對西班牙政府的假訊息。報告認為這場行動的背後是中國當局。
哈思表示她的組織在不斷關注並記錄這些針對他們的騷擾行動,但“這實在太多了”,以至於他們沒有時間一直這樣做。
先前遭到這樣的網路行動的受害者還包括居住在澳洲的記者許微其(Vicky Xu)、美國雜誌《紐約客》的記者樊嘉揚、異議人士、學者邱家軍等。
協調行動的水軍帳號
熟悉網路影響力行動的專家告訴美國之音,騷擾劉力朋的帳號的行為模式非常具有協調性,特點符合北京支持的假訊息行動。
美國之音在X上發現了至少73個帳號在劉力朋的貼文下留下騷擾性言論。在「藍天」上,美國之音則收集了至少81個這樣的帳號。這些帳號的留言內容常常重複,部分帳號的頭像盜用了網路上他人的照片或是疑似由人工智能產生。
部分X上的帳號發佈的內容和“藍天”上的帳號發佈的內容相似甚至一致,這意味著兩個平台上的帳號有聯繫。
台灣民主實驗室的數據分析師嘉博(Jasper Hewitt)在對美國之音向他分享的部分「藍天」帳號進行分析後指出,其中不少帳號都是在同一天註冊。例如,在1月16日,12個帳號被同時註冊。
它們的回覆時間也很集中。二十三個帳號曾在30分鐘內回覆了劉力朋的五條貼文。
“有明確證據表明存在協調的不真實行為。”他說。
美國之音也和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媒體鑑識中心(Media Forensics Hub)聯合主任達倫·林維爾(Darren Linvill)分享了發現。林維爾的媒體鑑識中心專攻假訊息行動和外國影響力行動,包括外國行為者對美國大選的干擾。
林維爾告訴美國之音,這些帳號的行為方式很像是“垃圾偽裝”,特別是一些帳號發布的卡通圖片。林維爾表示那是辨識「垃圾偽裝」的線索。
“垃圾偽裝”是一個被認為由中國官方暗中支持的網路影響力行動,該行動大量註冊機器人帳號,偽裝成普通社媒用戶,獲取其他用戶的信任,以推廣北京認可的敘事和虛假信息。
林維爾指出,“垃圾偽裝”常騷擾中國當局不喜歡的居住在外國的個人。 “他們經常指責個人是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傀儡,同時也使用各種有時帶有個人色彩和露骨的攻擊手段。”他在寫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表示。
行動的“最終目標似乎是讓目標個人噤聲並淹沒其聲音。”林維爾補充道。
另一條指向該行動和中國有關的線索是這些帳號的工作時間。劉力朋告訴美國之音,他發現這些帳號在新年當天統一沒有給他任何訊息。而在1月底中國的農曆新年假期開始後,針對他的騷擾攻擊就停止了,仍未恢復。
“藍天”已經將多個騷擾劉力朋的帳號標記為“垃圾”帳號。 X也在平台上隱藏了大量攻擊他的留言。
劉力朋:未受影響,但依然擔心
2023年,美國司法部起訴了34名中國公安部官員,指控他們透過網路假帳號對生活在中國境外的個人進行騷擾,散播中國官方宣傳,試圖在美國製造分裂。
中國當局多次公開否認了和「垃圾偽裝」的聯繫或是北京在西方的社媒平台上進行影響力行動的指控,並稱這是對中國的「惡意猜測」。
劉力朋告訴美國之音,在遭到騷擾的兩個月裡,他沒有點開閱讀在X上收到的私信的具體內容,因為“不想被影響,也是因為常年用社交網絡對這些習慣性無視。”
“你就知道這些只是話術而已。” 他表示。
但他也說,明報自己可能已經成為了北京眼中的目標,這還是讓他有點擔心。
“它們發的東西倒沒有太影響我,但這樣被人瞄準了,這樣被中國針對,還是會覺得要提防一些,挺嚇人的。”他說。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