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牽頭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達成交易,收購世界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其中就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瓦爾港(Cristóbal)。此項交易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多次稱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管理上的影響力讓人擔心之後進行的。
3月4日(星期二)美國東部時間晚上9點,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他第二任期開始後的首次重要演講。演講中,他稱 “美國又回來了”,並列舉了他在第二個任期開始六週採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特朗普的演講主要聚焦在美國國內議題,但是他的許多主題與中國息息相關。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2月21日簽署了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 (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備忘錄的重點之一是限制美中之間的投資:不僅限制中國在美國關鍵領域的投資,也同時限制美國對中國的投資。與此同時,備忘錄將對美國與盟友之間的投資大開綠燈,為其打開 “快捷通道”。
特朗普總統在第一任期對中國進口商品施加高額關稅,這意味著大多數從中國進入美國的產品都要根據申報原產國是中國而支付額外的關稅。於是,不斷有美國進口商與中國出口商試圖透過第三國轉運的方式,在申報中改換原產國而規避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隨著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到來以及他對關稅的倚重,預計,這樣的事情還會繼續發生。
週一(2月10日)起,中國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部份商品加徵關稅,報復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本月初針對中國產品實施10%關稅的決定。先前,《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正準備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談判方案,包括可能會提議恢復2020年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與美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後,北美華富山工業園區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這個位於美墨邊境,專門為中國企業所設立的工業園區,正準備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對墨西哥實施的25%全面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0日宣誓就職後,火速簽署行政令宣佈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和氣候合約《巴黎協定》。分析人士擔心,中國或許會把握住這個機會,在國際體系中擴大自己的話語權,並取代美國在這些組織中的領導地位。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特朗普的某種談判策略,迫使這些多邊機構做出改變。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0日宣誓就任。預計,他在上任後的幾個小時內發佈一系列行政命令。這些行政令可能涵蓋移民、經濟、能源以及外交政策,旨在迅速確立其政府的執政基調,實現他的競選承諾。
國防分析公司戈維尼(Govini)一份新的分析顯示,中國本月較早前對關鍵礦物發佈的禁令將影響美國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產,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以及超過兩萬個零件。
即將離任的駐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近期接受彭博通訊社專訪時說,他在華期間,80%的精力用於管控美中競爭,20%的精力注重維持必要的接觸。他形容這種“八二”分配是“正確的平衡”,並強調這種方式有助於穩定複雜的美中關係。那外界又是如何看待他擔任駐華大使的成就?
疑似受中國支持的網路間諜活動“鹽颱風”(Salt Typhoon)近日席捲了美國政壇。過去兩週,美國國會連續就此事舉行了兩場閉門簡報會和一次聽證會。有美國專家說,攻擊美國的基礎建設,這樣的行為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間諜行動,可以算是“戰爭”行為。美國議員已經提議就此立法,提高網絡的安全性。
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警告金磚國家不要去美元後,印度央行行長星期五(12月6日)表示,金磚國家尚未決定創建共同貨幣以減少美元的使用。既然“金磚幣”的實施遙遙無期,另外,身為金磚國家最大經濟體中國的人民幣因為自身的短板也很難取代美元的地位,特朗普為甚麼還要警告金磚國家呢?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二(11月26日)宣佈了其經濟團隊的兩位新成員:國際貿易律師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擔任美國貿易代表以及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出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至此,特朗普的經濟班底已經成形。上個星期,他提名了財政部長和商務部長的人選。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星期二(11月19日)在其年度報告中首次正式建議美國國會應當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PNTR)。幾天前,國會眾議院中國共產黨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推出法案,同樣要求正式終止中國的PNTR地位。美國國會真的會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嗎?如果得到通過,這將如何影響中國業已陷入困境的經濟?
美國東部時間11月6日凌晨,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獲得了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獲得2024年總統大選的勝利。中國官方媒體則親自下場,再次利用美國國內議題大做文章,試圖削弱美國民主體系。由於這次特朗普以壓倒性優勢重新當選,美國國內並沒有出現2020年大選的激烈衝突現象,中國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假訊息行動「垃圾偽裝」帳號相對比較沉默。
美國之音與台灣民主實驗室近日的聯合調查發現,TikTok出現了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以及在美國發行量排名第三的日報《今日美國》(USA Today)的假冒帳戶。這兩個帳戶均在中國境內運營,粉絲數目眾多。在X上,也發現了美國之音的假帳戶,雖然沒有《今日美國》的假帳戶。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星期一(9月23日)發表了新的評估結果,俄羅斯、伊朗和中國仍然是在11月總統大選前試圖影響美國選民的主要外部力量。
第一眼掃上去,Noah R. Smith的X賬戶跟其他人沒甚麼兩樣。在個人簡介中,你看到他是一名父親,前美國田徑協會代表,現任泛美體育委員會成員。
美國紐約州州長凱西·霍楚爾(Kathy Hochul)的助理孫雯(Linda Sun)這個星期早些時候被控充當中共代理人一事讓美國人對中國滲透美國社會之深感到震撼。美國前國務卿彭佩奧(Mike Pompeo)警告說,“中共已經進門了。”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共對美國的滲透中,美國地方政府以及海外華人成為重點目標。
現任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提名人賀錦麗(又譯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週二早上宣布了她的副總統人選--現任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有專家認為,現年60歲的沃爾茲有利於幫助賀錦麗吸引美國中部搖擺州的選民,而他與中國的淵源也表示他可能傾向恢復對中國的接觸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