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系列報導是美國之音攜手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共同推出的深入調查。我們透過尖端大數據分析,揭秘中國網路行動,剖析美國大選不實資訊。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
美國之音與台灣民主實驗室近日的聯合調查發現,TikTok出現了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以及在美國發行量排名第三的日報《今日美國》(USA Today)的假冒帳戶。這兩個帳戶均在中國境內運營,粉絲數目眾多。在X上,也發現了美國之音的假帳戶,雖然沒有《今日美國》的假帳戶。我們的調查聚焦TikTok和X這兩個主流社群媒體。
截至截止稿時, 在TikTok上冒充《今日美國》的帳戶擁有1.1萬個粉絲和8.8萬個贊,而冒充美國之音的帳戶擁有近兩萬個粉絲和近30萬個贊。
“根據我們的開源情報(OSINT)工具,這兩個涉案帳戶是在中國境內運營的。這很重要,因為TikTok在中國被屏蔽,這表明這兩個帳戶可能被授予訪問被屏蔽網站的權限。 ”台灣民主實驗室的分析指出。
這兩個冒充美國主流媒體的帳號發佈內容與中國垃圾偽裝(Spamouflage)影響力活動的話題類似,主要由外國人稱讚中國生活便利、經濟繁榮,而放大美國國內爭議性的議題。
長期關注中國假訊息的分析人士指出,他們無法確定這兩個假帳號與中國政府的影響力活動有關。不過,從這兩個帳戶已經貼出的內容可以看出,它們的目的非常明顯,即要加劇人們對美國政府和民主制度的不滿和不信任。
美國之音VS“美國之聲”
美國之音針對美國以外的觀眾和聽眾,在TikTok上並沒有官方帳號。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了多個使用VOA標識作為頭像的帳號。大多數帳號只是轉發美國之音的真實內容,並沒有進行刻意剪輯。
然而,名為「美國之聲」(@voiceofamerica0)的這個帳號則截然不同,其主要的發佈內容是與中國論述相同的宣傳訊息。該帳號擁有近兩萬個粉絲和近30萬個讚。這個帳號從2022年12月8日到2024年10月3日間,共發布了395個貼文。截至發稿時,這個帳戶仍在以一天兩個影片的速度進行更新。
雖然該帳戶簡介上寫著“聽美國之聲,看世界之變”,但是其中的視頻與中國宣傳的調子一致,主要批評美國國內外事務,同時讚揚中國發達、安全和便利。
該帳戶創建了幾個播放列表,例如“中國旅遊和中國生活”,介紹外國人在中國的正面旅遊經歷;“事實與真相”,介紹外國人如何揭穿與中國政治價值觀相悖的信息或西方媒體的報導;或“美國故事”,由一位中國女性講述美國的真實生活。
例如這條收視率近44萬的視頻,就是塞內加爾裔美國歌手嘻哈歌手阿肯(Akon)談論中國對非洲的巨大貢獻。 “中國為非洲做的事比任何國家都多,歐洲人400年無所作為。”影片文字寫道。
大約80%的影片使用英語加繁體字幕,20%的影片由在美生活的中國女性講述美國社會的一些問題。
非政府組織研究與行動中心(Research & Action Hub)的共同創辦人何宜靜告訴美國之音,從使用繁體中文這個細節裡看,這個冒充美國之音的虛假帳號的目標用戶應該是海外華人,包括中國人、馬拉西亞人、新加坡人以及香港和台灣人。
美國之音發言人奈傑爾·吉布斯(Nigel Gibbs)說:「該帳戶是假冒的,不代表美國之音。我們經常遇到冒充者,他們試圖利用美國之音的出色的工作,盜用我們的名字來傳播虛假訊息和錯誤訊息。
長期關注中國影響力運動的獨立分析師莎拉·庫克(Sarah Cook)說,這可能也是一個詆毀美國之音信譽的企圖,“因為一個被視為是美國資助的新聞媒體在分享一些奇怪而可疑的內容。”
庫克提到,總部設在西班牙馬德里的長期關注中國的跨境鎮壓和法外拘留問題的非政府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不久前也遭遇類似的情況,操控的人應該是親共的人士。
“如果大衆總是看到奇怪的帖文,可能會混淆用戶,損害組織聲譽,並讓用戶不知道哪個才是真實帳戶。”庫克補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該TikTok帳號在X帳號上似乎也有一個跨平台宣傳其內容的網絡。在X上搜尋「@Voiceofamerica0",我們發現至少20個帳號在分享來自TikTok虛假帳號的內容。
《今日美國》也被假冒
《今日美國》是美國一家全國性對開日報和新聞廣播公司,在美國發行量排名第三。 《今日美國》(USA Today)的真實官方TikTok帳戶擁有220萬粉絲,累計獲得3880萬個贊,而冒充《今日美國》(@usatoday01)的帳號擁有1.1萬粉絲,獲得8.8萬個讚。該假帳號在2023年6月13日至2024年7月16日期間發文275條。 7月16日之後,該虛假帳號停止發佈內容。
假帳號盡可能的與真實帳號保持一致,使用了類似的頭像和一模一樣的簡介」USA Today, TikTok tomorrow」。
然而,兩個帳號的內容有所不同。
《今日美國》的官方帳號報告範圍廣泛,涵蓋美國國內和國外事務,而冒充該帳號的帳號則主要發佈小報風格的內容,主要關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等有爭議的話題,並摘錄包括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以及兩位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或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等政治家的言論以嘲諷他們。
美國之音的調查注意到,該帳號發布的主題與我們在X上追蹤的“垃圾偽裝”(Spamouflage)帳號之間存在很大的重疊。主題包括技術競爭、台灣、TikTok禁令、中國經濟、美國國內問題和反以色列內容。其他內容則強調中國經濟發達,生活十分便利。
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多個帖子,試圖反駁中國壓迫維吾爾族的指控。例如展示新疆人快樂的舞蹈,或是過著正常人一樣做生意的生活等等。
《今日美國》報母公司甘尼特集團(Gannett Co.)發言人對美國之音說:“該帳戶不由《今日美國》管理或擁有,也不代表我們的品牌和新聞。我們的法律部門將採取適當行動。”
獨立分析師庫克認為選擇冒充《今日美國》有宣傳目的。 “《今日美國》是美國境內閱讀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在很多方面,相較於美國之音,美國人可能對其更為熟悉。從這個角度來說,利用《今日美國》的幌子來傳播中國的虛假訊息可能是兩者中影響力更大的一個。”
識別真實帳號
事實上,境外用戶冒充美國媒體已有先例。
在2019年,研究人員發現,來自伊朗境內的用戶冒充《衛報》、彭博社、半島電視台、《獨立報》、《大西洋月刊》和《政治報》等媒體的網站上發表了135篇捏造文章,其目的是散步反對沙烏地阿拉伯的論述。
2022年,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表示,它發現了俄羅斯一個大型假帳號網絡,這些帳號冒充歐洲新聞媒體,以推動對烏克蘭戰爭的親克里姆林宮觀點。 Meta同時表示,它也關閉了一個源自中國、針對美國中期選舉並批評捷克政府的網路。
面對層出不窮的假帳戶,研究人員說,普通用戶可能要更加謹慎地來看看自己關注的帳戶是否是真實的。
Research and Action Hub的何宜靜說,這包括檢查一個帳戶是否得到了平台的認證,其粉絲和關注的對象,在發佈內容上是否有一致的水印,以及他們的帖子是否鏈接到一個官方的網頁。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