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警告金磚國家不要去美元後,印度央行行長星期五(12月6日)表示,金磚國家尚未決定創建共同貨幣以減少美元的使用。既然“金磚幣”的實施遙遙無期,另外,身為金磚國家最大經濟體中國的人民幣因為自身的短板也很難取代美元的地位,特朗普為甚麼還要警告金磚國家呢?
11月30日,特朗普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寫道:“金磚國家想要脫離美元,而我們只能站在旁邊觀望結束了。我們要求這些國家做出承諾,他們不會創造新的金磚國家貨幣,也不會支持任何其他貨幣來取代強大的美元,否則他們將面臨100%的關稅,並且應該準備告別向美好的美國經濟出售商品。”
特朗普的警告發出後,金磚國家紛紛做出反應。俄羅斯說,特朗普的威脅將事與願違。中國則譴責美國破壞全球金融穩定,並利用美元的主導地位作為地緣政治武器。印度星期五則淡化了金磚國家統一貨幣的計劃。
彭博通訊社的報導引述印度儲備銀行行長沙克蒂坎塔·達斯(Shaktikanta Das)星期五在政策記者會上的話說:“金磚國家貨幣是其中一個成員國的想法,並進行了討論,但尚未做出決定。”他還說: “還必須牢記這些國家的地理分佈,這與地理上相鄰的歐元區不同。”
金磚國家試圖去美元,但“雷聲大,雨點小”
“金磚國家”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個新興經濟體在2009年設立。 2023年,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亞和阿聯酋加入了該組織。金磚國家目前的人口高達33億,佔全球總人口的40%。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國家的經濟體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全球的37.3%。
這些新興經濟體希望增加自己在國際舞台上聲音,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在集團內建立新的金融機構,減少依賴美元。作為其中最大的經濟體的中國,更是希望推廣“去美元”,而能夠讓人民幣取而代之。
金磚集團在2023年8月的峰會上詳細討論“去美元”,並考慮“創建新的貨幣體系”的問題。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指出,2023年南非峰會後,該集團推動金磚共同貨幣的努力是雷聲大,雨點小。“中國約一半的進出口交易使用本國貨幣。由於制裁而無法使用美元和歐元的俄羅斯在與中國的貿易中也依賴人民幣。其他並沒有進展。” 他說。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姆魯甘克·布薩裡(Mrugank Bhusari)說,金磚國家實際上已將注意力從共同貨幣轉向新的跨境支付系統,其目的不是推翻美元,而是建立除了美元,還有更多選擇權的多極金融體系。
“中國透過推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引領這個努力,”布薩裡說,這個由中國推動的支付系統的直接參與者從2023年底的139個增加到2024年的162個,間接參與者從2023年的1345個增加到2024年的1413個。
不過布薩裡說,CIPS與以美元結算的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相比仍相形見絀。 「SWIFT擁有超過11000家連網銀行。」他指出。
布薩裡說,就算金磚國家要去美元,任何去美元化的嘗試都可能會緩慢進行。他解釋說,“宏觀經濟層面的貨幣使用的轉換本質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大多數國家和儲備管理者在國際金融參與方面都非常保守。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他們會猶豫是否要破壞通常在缺乏明確和明顯替代方案的情況下正常運作的系統。”
中國力推人民幣的使用,但人民幣仍難以取代美元
隨著烏克蘭戰爭、美國對俄制裁以及美中關係惡化,北京加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項努力在金磚國家中尤其明顯。
2023年,巴西與中國達成了在雙邊貿易與融資活動中使用本幣結算的協議,人民幣成為其外匯儲備中第二大貨幣,佔比超過5%, 超越歐元。
2023年11月,沙烏地阿拉伯央行與中國達成協議,表示願意使用人民幣結算部份石油交易。中國與阿聯酋央行也達成了加強數位貨幣的諒解備忘錄,並於2022年底開始使用讓人民幣進行石油和天然氣貿易。
俄羅斯由於入侵烏克蘭受到美國制裁之後,只能轉向使用人民幣。這個趨勢也幫助了人民幣使用進一步擴大。 2022年,以人民幣計價的俄羅斯出口額從零增長至16%,儘管大部份相關付款涉及中國企業,但一些人民幣貿易付款是在俄羅斯公司與印度、日本或東南亞企業之間進行的。因此,與美元一樣,人民幣在某些情況下被用來促進非本地貨幣國家的兩個實體之間的交易。
中國外匯管理局在夏末時宣布,今年7月中國對外交易的53%是以人民幣計價的,而2021年同期這一比例是40%。
美國紐約雪城大學政治學教授丹尼爾·麥克道爾(Daniel McDowell)告訴美國之音:“對於中國來說,其有興趣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貿易和投資是出於對制裁的擔憂以及經濟考慮。透過在貿易結算中放棄美元,中國可以從潛在的經濟效率中受益,因此這不僅僅與制裁有關。”
雖然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量增加,但這並沒有導致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持股增加。根據IMF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資料庫(COFER)最新數據: 美元在中央銀行和政府外匯儲備配置的比例為58%,第二位的歐元為20%,而人民幣僅為2.14%,比2022年的高點2.8%還下降了近0.7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人民幣在外匯存底的配置比例無法提高,與其說是經濟問題,不如說是政治問題。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經濟學家克勞德·巴菲爾德(Claude Barfield)告訴美國之音:“這個(中國)封閉的金融體系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和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以及中國資本在國外流動受到嚴格限制。如果要成為讓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那麼中國共產黨就需要做出改變。”
但他認為,中國政府不會願意做出改變。 “對他們來說,這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關係到對經濟的控制和對人口的控制。”他說。
中國政府因為擔心經濟不穩定,而對資本流動實施了嚴格的管制。政府在貨幣政策、金融機構監理和資本流動管理等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中國實施外匯管制和資本流動管制,這使得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性受到影響,因為資本無法自由流動,會使投資者對使用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或進行國際交易感到不便。
雪城大學政治學教授麥克道爾也說:“人民幣的潛力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國決策者。如果中國改革金融體系,讓外國投資者更容易在中國大陸買賣證券,那麼使用和持有人民幣的吸引力就會增加。”
麥克道爾著有《反其道而行之--美國金融制裁與國際對美元的強烈反彈》(Bucking the Buck, US Financial Sanc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Backlash against the Dollar)一書。他補充說,中國經濟規模足夠大,理論上人民幣可以發揮更重要的全球作用。但前提是北京允許。 “到目前為止,北京領導層還是不願意朝這個方向邁進。”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說,長期來看,中國可以逐漸增強金融市場的流行性,並全面向世界開放,但“從短期來看,中國能做的不多。
除了一個未來可能的嚴酷場景:北京本身受到美國制裁、世界經濟分裂成兩部份:美國部份和中國部份,兩者之間幾乎沒有重疊。 ”
特朗普警告金磚國家是政治考量?
既然金磚幣難遙遙無期,人民幣也難以取代美元,那麼特朗普為何要對金磚國家愛發出警告。分析家認為,擔心一些國家把金磚國家打造成一個與美國敵對的陣營可能正是特朗普向金磚國家發出警告的目的。
中國政經觀察人士秦鵬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視採訪時說:“我認為他把這個大棒揮出來是要警告這些國家,你們不要搞一些小動作,老老實實做貿易就行了,不要把構建政治同盟,或是反美同盟等一些小動作。這是對許多相關國家的嚴厲的警告。 ”
雖然不少發展中國家是因為經濟利益以及更多的選擇加入金磚國家,但是,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確有把金磚國家集團打造成反美陣營的意圖。
在2023年8月,慶祝金磚國家擴音員時,習近平說,這次擴員是歷史性的,體現了“金磚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決心。普京則更為直接:“我們所有聚集在這裡的人都支持建立多極世界新秩序。”
中國時事評論員鄭旭光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未來,如果中俄兩個超級大國、兩個核大國和兩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聯手,然後再裹挾著南非、埃及等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有可能造成一種集團對抗或是分裂的態勢,而這是特朗普不願意看到的。
他說,特朗普應該是不希望看到另一個類似歐元的,可以挑戰美元作為基礎貨幣地位的新幣種的出現。鄭旭光說:“他不希望看到一個以中俄為基礎,一個在意識形態上和地緣政治上有劇烈衝突的,以中俄為基礎的,或是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金磚幣的出現。他應該是在表達他的政治意願,可以算是未雨綢繆。 ”
不過大西洋理事會布薩裡他擔心,從長遠來看,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無疑會加劇金磚國家的不滿。 “這些新興市場不想別人指著鼻子告訴他們如何在全球經濟中行動,特別是當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出於經濟和金融利益,而不是政治利益時。” 他告訴美國之音。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