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最新一期《求是》雜誌,發文大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更呼籲防止“躺平不良思想”。但好幾位中國訪民說,他們多年維權下,感受到地方公權力早就躺平、不履職,只有打壓他們時才雷厲風行,就連黃金週期間,也不惜大陣仗24小時派員監視,把訪民當肥羊,大賺維穩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倡議時,受到各國的歡迎,但十年過去了,這個大型基礎建設計劃近年風光不再,且飽受貪腐、債務、高利貸和勞工剝削等爭議。
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傳出陷入貪腐調查中,且可能已經下馬的消息,引發各界揣測不斷。解放軍海軍出身的姚誠研判,中國國家主席整頓軍紀,除整肅火箭軍高層外,恐也將借由拉下李尚福,來向黨內的太子黨宣戰,一箭三雕,以穩軍心、固軍權。
中國傳出政府相關部門將擴大禁用iPhone後,重挫美商蘋果(Apple)股價,市值連續兩日蒸發超過兩千億美元。部分市場人士說,北京的iPhone禁令充滿保護主義色彩,除報復美國的高科技制裁外,也有助攻華為新機的目的,讓蘋果在華營運前景再添政治風險。對此,中國歐盟商會也表達關切,稱此禁令恐讓外資對在華營商信心“再添一層不確定性。”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近日帶頭要求大英博物館“無償返還”中國文物,引發中國網民高聲唱和。但有文物收藏人士說,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文物多屬合法取得的收藏或捐贈品,就算真有戰亂時期的掠奪品,中國也不一定有權代表歷代朝廷來追討。他們批評,《環時》的訴求“貽笑大方”,並呼籲中共自省,檢討其毀壞文物、造成文化浩劫的劣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向非洲等國再提出總計140億美金的外援。觀察人士說,這筆資金中,少數無償金援確有助貧窮國家重建疫後經濟,但多數仍屬有息貸款,若利息不低且附帶條件,對非洲等國的吸引力恐不高。他們還說,在西方民主陣營加速圍堵中國的地緣態勢下,習近平為了保政權,拉攏非洲的“金錢外交”攻勢就算是筆“賠本生意”,也不得不撒幣。
中國經濟明顯惡化,引發各界對復甦時程的質疑,國際市場尤其擔心中國經濟疲軟的外溢效應。部份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超過三成,如果中國打噴嚏,全球肯定會著涼,但也有人認為,中國是世界製造工廠,消費力道仍不如歐美買家,因此,唯有依賴中國市場的亞洲經濟才會跟著降溫。至於一帶一路,這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力推的大灑弊工程,他們說,中國若阮囊羞澀,未來也勢必得縮減擴張規模。
中國恆大集團(Evergrande)上週於美國紐約申請“破產保護”。觀察人士分析,恆大積極重整,企圖東山再起,並爭取時間達成中國政府“保交樓”的要求,但恆大要走出活路,融資和銷售額是兩大難關,尤其中國房市前景不佳,銀行、信託產品、地方債若緊接著房企爆雷,“五雷轟頂”下,恆大不及時清盤止損,債務窟窿恐只增不減。
八一建軍節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晉升前海軍副司令王厚斌、前南部戰區空軍政委徐西盛,出任火箭軍的司令員和政委。對此跨軍種的主官任命,部分軍事專家說,恐坐實了火箭軍遭美國情報圈策反洩密的傳聞,也代表習近平大失軍心,火箭軍已戰力大損;但也有專家指出,海、空軍高官空降火箭軍或代表習近平已朝“三軍核武統一指管”部署,以擴大中國的核震攝力。
秦剛被免職後,成為中國最短命的外交部長,而且下台原因不詳。中國學者都選擇噤聲不談,而境外觀察人士則認為,中國政壇太不透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放任秦剛爭議延燒一個月才處理,證明“他不適任國家領導人一職。”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已要求四家美國風險投資公司,於8月1日前,提供投資中國人工智能(AI)、半導體和量子的信息。對此,觀察人士說,若美國未來進一步審查或限制資金流向中國A.I.等科技領域,短期內,中國落後美國的競爭力差距恐擴大。不過,他們說,美國抽銀根的衝擊比禁止技術轉移的效果來得小。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佈上半年的經濟表現數據,中國第二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成長6.3%,低於外界的預期,且相較於第一季,只成長了0.8%。對此,觀察人士說,這代表中國的經濟復甦趨緩,尤其拉抬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出口都疲軟,消費增長也持平,因此,前景並不佳,全年要保5%的GDP增長目標也恐非常困難。部分分析人士歸咎稱,這是“共產黨管得太多,把經濟搞死了。”
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7月1日獲任為該行黨委書記後,媒體紛傳,他可望兼任行長,打破人行“雙首長”的慣例。對此,觀察人士說,潘功勝具金融實戰和外匯專業,他主導下的金融和貨幣政策將具持續性,不過,他們質疑,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獨攬大權下,潘功勝恐難獨立行使職權,更何況,以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困境,降息或降準等貨幣政策也不是刺激經濟的良方。
美國記者貝書穎(Bethany Allen)即將出版的新書《北京統治》呼籲全球民主國家重視北京近年來將其經濟和市場全面“武器化”,以迫使民主國家和跨國公司臣服於中國的極權價值觀。她8月份即將出版的新書以“極權經濟治國術”來形容中國的經濟脅迫手段,並呼籲全球民主國家結盟,重回民主價值和經貿掛鉤的路線,抗衡中國越來越專斷的經濟脅迫。
俄羅斯僱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發動的兵變雖不到一日就落幕,但觀察人士分析,此“快閃兵變”暴露了“俄國最高政界和軍界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將俄軍指揮鍊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領導統御問題浮上檯面,因此,俄軍在烏克蘭一役的敗像已現。他們說,一旦普京戰敗,中國絕不可能軍援俄國,因為代價太高,所以,中國此時應會保持中立,靜觀其變。
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週三(6月21日)發布今年的在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歐企對中國的營商環境和經濟前景皆充滿不確定性,商業信心更跌至史上最低,甚至有高達37%的受訪歐企已經或打算未來將其亞洲總部移出中國。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hony Bliken)的訪華行程6月19日劃下句點,他於離華前高規格地拜會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行禮如儀,為美中重啟溝通奠下了基礎,包括兩國元首可望藉年底的APEC峰會恢復對話。不過,觀察人士分析,美中兩國敵意仍深且歧見難解,尤其在台灣議題上毫無交集,雖然重啟溝通是好事,但溝而不通,未來恐仍衝突不斷,進入一種“冷和平”的階段。
台灣近日爆發性騷擾風波,逾30位女性控訴遭跨政壇、學界、媒體和藝文圈等人士的性騷擾經歷。此波女權#MeToo運動已造成兩名民進黨立委參選人退選及多人退出公眾領域。女權人士表示,台灣有關性別平等的三大法規已施行多年,但在文化和落實面仍有極大落差,尤其部分加害人的狡辯行徑恐對受害人帶來二度傷害。為強化對受害人的保護,台灣立法院計劃於7月底召開臨時會,以完成相關修法。
中國於南中國海域設置3座燈浮標,與菲律賓互別苗頭的意味濃厚,因為菲律賓兩週前也在該海域投放了5座導航浮標。觀察人士分析,中國再以浮標製造潛在的灰色地帶衝突,旨在嚇阻菲律賓和週邊國家,勿站隊美國,未來甚至可能拿菲律賓祭旗,奪回其所佔領的島礁,也趁勢試探美軍。
中國決定封殺美國半導體大廠美光(Micron)的產品後,在華的歐美商會都同表憂心。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週一(5月22日)告訴美國之音,該會的許多美國公司會員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封殺的對象,而歐盟商會則呼籲歐商評估美中科技競爭白熱化對供應鏈可能帶來的衝擊,並及早因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