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將在未來幾週就應對中國崛起的戰略發表公開演說。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和國際事務學教授范亞倫(Aaron Friedberg)最近接受美國之音專訪表示,過去的對華接觸政策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美國和西方精英誤讀了中國。他認為,新戰略應減少與中國的接觸,包括與中國經濟的部分脫鉤。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星期一(4月25日)發表2022年度報告,繼續建議美國政府將中國列為“特別關注國”。報告還呼籲美國政府擴大對侵犯宗教自由的中國官員的制裁規模,並且建議美國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協調合作,在國際上向中國政府問責。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星期三(4月20日)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通了電話。這是拜登總統執政一年多以來兩國防長的首次通話。與之前美中高層會談一樣,雙方發布的通稿在內容表述上不太一樣。
聯合國大會星期二(4月19日)就一項有關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使否決權的決議草案展開討論。這項得到美國支持的提案要求五個常任理事國向聯合國大會解釋其行使否決權的正當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聯合國安理會受制於俄羅斯作為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始終未能採取實質行動制止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部分觀察人士呼籲,將俄羅斯從安理會除名;還有提議稱,像當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聯合國席位,把俄羅斯的安理會席位讓給烏克蘭。不過專家表示,把俄羅斯踢出安理會基本不可能。
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血腥戰爭,白宮星期一(4月4日)表示還將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上星期美國宣布再將俄羅斯科技領域21個實體和13名個人列入制裁名單。戰爭爆發至今,美國對俄制裁的對象已達600多個,這些制裁如何運作?美國政府部門又是如何進行監管?
就在美國政府和西方國家陸續宣布對俄羅斯制裁的時刻,北京至今沒有明確支持俄羅斯的行動,也沒有譴責,而是通過官媒發動“台灣不是烏克蘭”的敘事。有評論認為,烏克蘭危機讓習近平陷入兩難,支持俄羅斯就代表支持分離主義,如果烏東地區可以獨立,那麼台灣為何不可以?也有觀察人士指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表態顯示了北京在支持莫斯科上的限度。
北京冬奧會即將進入尾聲。在中國媒體的報導中,大多都是冬奧會精彩紛呈,外國運動員讚賞有加,幾乎沒有批評或不滿之聲。這在媒體和言論管控的中國,並不令人吃驚,但是《紐約時報》和獨立調查新聞機構ProPublica的調查揭露,中國還通過虛假賬號等數字工具,試圖影響海外的冬奧敘事,扼制批評的聲音。
俄烏邊境緊張情勢持續,美國及盟友警告俄羅斯隨時都有可能針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許多國家已開始將自己的外交官和公民撤離烏克蘭。但是中國沒有宣布撤僑,使館仍在正常運作。在去年阿富汗安全局勢惡化之際,中國曾要求公民盡快離境,甚至安排包機將公民接回。中國此次為何沒有要求公民撤離?中國有何盤算?
“任何人都可以下載VPN,它在應用商店裡是免費的,”代表中國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賽中奪得金牌的谷愛凌(Eileen Gu)被網友問到為何她在中國能使用大多數中國人用不了的社交平台Instagram時回應道。但是旅美活動人士、維吾爾律師萊漢·阿薩特(Rayhan Asat)說,在新疆,很多維吾爾人正是因為下載使用了VPN而被關進了再教育營。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星期四(2月10日)公佈2021年度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 2021)報告說,去年全球民主狀況跌至歷史新低,全球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民主體制下。
過去幾年來,中俄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的合作日益密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上週的會晤將這種關係更進一步。雙方簽署一系列經貿合作協議,稱兩國合作“沒有禁區”,並宣稱全球秩序的“新時代”。一些分析認為,西方擔心的以中俄為中心的專制軸心正在形成,威脅現有的自由民主國際秩序。
長期以來奉行自由市場原則的美國很少有“產業政策”之說,但現在,這是許多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達成較大共識的少數幾件事之一。他們認為,政府應當為半導體等關鍵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以便更好地與中國競爭。
中國是否想要重塑全球秩序,以推進其自身利益,體現自身價值觀?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易明(Elizabeth Economy)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這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野心。她最近出版新書《中國秩序下的世界》(World According to China),對此進行了詳細剖析。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三(1月19日)在基輔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如果俄羅斯選擇對烏克蘭進行軍事侵略,將承擔嚴重後果。
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表示,競爭對美國的未來至關重要,包括應對中國挑戰。這個美國最大的商業遊說團體同時警告說,政府越來越多的市場和監管干預將會扼殺競爭。
加拿大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多數加拿大人希望減少與中國的經貿往來,認為在與中國打交道的時候人權和法治比經貿更重要。不過很多加拿大人也擔心,採取這樣的立場可能會對加拿大造成經濟後果。
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BR)星期五(1月6日)發布一份特別研究報告,就如何應對中國軍事挑戰問題集結美國六個亞太盟友和夥伴國家的專家意見。報告指出,這些亞太盟友除了擔憂中國武力威脅之外,對中國“灰色地帶”戰術威脅也感到不安,他們希望美國更多參與地區安全事務,幫助地區國家提升應對中國軍事威脅的能力。但是報告也指出,六個盟友對於地區安全的看法和期望與美國有差距,而且各盟友間的看法也不完全相同。
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星期一(1月3日)發表聯合聲明說,應當防止核戰爭和核武器的進一步擴散。觀察人士對此表示歡迎,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聲明本身在防止軍備競賽甚至核戰爭方面效果可能有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