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近日在實地檢查方艙醫院建設和生活物資保供情況時誓言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之前,一些分析人士預測,作為習近平愛將的李強可望在今年中共20大躋身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甚至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國務院總理。然而,隨著上海疫情持續延燒,在“精準防控”政策破防下,北京派遣解放軍進駐市區,展開遙遙無期的全城封控,分析人士認為,李強的仕途恐難免蒙上陰影。
自中國爆發新冠疫情以來,一向被譽為抗疫模範生的上海市,最近在面對傳染力超強的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時也顯得左支右絀。官方先是在周一(3月28日)祭出以黃浦江為界的“分階段防控”,週四(3月31日)又拉高警戒,改採更嚴厲的“全域靜態管理”。
位於中國深圳的胡潤研究所近日發布2022年的“全球富豪榜”,其中,上榜的中國富豪普遍財富縮水,中國首富農夫山泉創辦人鐘睒睒跌出全球前十大富豪,而騰訊的董事長馬化騰更跌出中國的前三富。
美國總統拜登週五(3月18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頻會時,警告中國若向俄羅斯提供任何“物質支持”,將承擔後果。不過,對於美國的警告,中國學者普遍認為,習近平應該不會照單全收,因為中國也擔心,萬一俄羅斯戰敗,西方恐發動類似的制裁來對付中國,也就是“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全盤皆輸的終局。
中國今年為期一周的“兩會”—政協和人大會議分別於週四(3月10日)、週五(3月11日)在北京閉幕。這場政治大戲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秋天登場的“中共20大”前醞釀他的第三任期。
全球大鬧芯片荒之際,印度總理莫迪積極推出激勵方案,以吸引來自全球或從中國撤出的半導體業者轉赴印度設廠,並實現本土半導體製造生態系的願景。另一方面,印度也多次以“維護國安”為由,封禁了高達200款以上的中國應用程序(App),凸顯出中印兩國在科技競逐上濃濃的煙硝味。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印度力圖強化自身科技製造業的韌性,以擺脫他們因邊境衝突而與中國交惡之際卻在經貿領域高度依賴中國的困境。
全球的新冠疫情已延燒逾兩年,隨著最新的奧密克戎(Omicron)病毒有輕症化和流感化的趨勢,歐美各國紛紛轉向“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思維,逐步規劃放寬防疫限制,甚至完全解封。相較之下,人口高達14億的中國則仍死守其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對此,部分學者認為,中國除了對國產疫苗與醫療量能缺乏信心外,人口老齡化和今年一連串的政治議程,都讓中共必須嚴守死防,短期內要解封可能無望。
2022年冬季奧運週五(2月4日)於主場館鳥巢正式開幕後,北京也一躍成為全球唯一辦過夏季與冬季奧運的雙奧城市。本屆冬奧會有來自91國近3000名的選手要爭奪總計109枚的獎牌,競爭激烈。
北京冬奧會即將於2月4日開幕,台灣代表團今年有4名選手取得高山滑雪、雪橇及競速滑冰的參賽資格,並將以“中華台北”的隊名出賽。台灣今年無論在參賽項目或女子選手陣容上都是歷年來之最。出賽前,多位選手接受美國之音採訪,分享了他們在地處溫熱帶的台灣進行冬季項目訓練,所必需克服的許多挑戰。
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派兵介入後,哈薩克斯坦1月初爆發的大規模抗議和暴力衝突逐漸趨於平息。但分析人士說,在這場短暫而暴力的政治衝突中,相對於俄羅斯精準掌握情勢、快速出兵,中國卻始終找不到介入的著力點。
中國互聯網近期爆發兩起犯眾怒的爭議事件,一是德國汽車品牌奔馳(Mercedes-Benz)和中國零食商三隻松鼠分別推出“瞇瞇眼”造型的廣告,引發中國網民怒轟“辱華”,並痛斥女性模特兒“媚外”。另一起則是組織偷渡犯的蛇頭落網後,在廣西遭到遊街示眾的對待。學者分析,兩起看似關連不大的爭議,實則都是中國在“羞恥文化”(Shame culture) 盛行下,無辜當事人動輒成為網絡霸凌下的受害者。
歷經一年兇猛的監管風暴,中國從互聯網、教培到遊戲等多個產業終於不敵官方整頓的衝擊,紛紛爆出裁員的消息,包括愛奇藝、字節跳動和百度等多家知名大廠先後宣布高達數百人的裁員,給中國的勞力市場帶來極大壓力。據官媒報導,部分被裁員的高學歷人才紛紛轉進製造業,“離開大廠進工廠”成為他們最新的就業趨勢。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此一走向雖符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強化實體經濟的構想,但恐不利於整體經濟的長遠發展。
2021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執政的第十年,也是中國面臨內外挑戰最嚴峻的一年。展望2022年,秋天登場的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將是中國政壇最關鍵的大事。一般認為,習近平將打破慣例,於明年的二十大後順利開展第三任期。但觀察人士指出,無論從黨內利益分配、社會治理到中國經濟前景,乃至未來的政治繼承等各面向,習近平獨攬大權的強勢作風恐將為他帶來更多挑戰。
就在中國與俄羅斯分別因為新疆人權、地緣政治情勢,跟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出現關係緊繃之際,兩國元首習近平跟普京於週三(12月15日)舉行了今年第二次的視頻會晤。中國外交部形容本次會晤將有力推動雙方“背靠背戰略協作”並增進高水平互信,但考慮到兩國長期存在的利益分歧,觀察人士分析,兩大元首雖然展現出聯合戰線,但很難達到真正的互信。
總部設在西班牙馬德里的人權團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週二(12月7日)公佈最新的一份人權報告,指控中國司法機關不僅缺乏程序正義,且迫害律師等異議人士的手段日益極端。“保護衛士”表示,中共近年來以威脅、恐嚇及官僚障礙等方式,阻止刑事被告會見自己聘請的律師,或強迫他們接受官派律師,剝奪其本應受刑事訴訟法保障的辯護權。報告追踪多位受訪者,包括被監禁的中國維權律師和社運人士及其家屬,了解他們的親身經歷。
美國即將於下週12月9-10日邀集全球110國召開“民主峰會”,未受邀出席的中國搶先於週六(12月4日)上午發布《中國的民主》白皮書。在這份全長逾兩萬字的白皮書中,中共高度讚揚習近平所推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稱其足以“豐富人類政治文明型態”,並用了相當的篇幅,批駁西方國家以選舉民主作為世界樣板的“荒謬現象”。對此,學者分析,中共此舉是在美中貿易和科技戰外,再啟制度價值與話語權的新戰場,有意和美國一別高下。
北京冬奧會即將在2022年2月4日開幕。然而,這場標榜“一起向未來”(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的體育盛會卻似乎正與其像徵“世界攜手走向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的主題口號漸行漸遠。為了防疫,北京已經決定謝絕境外觀眾,並且對賽事進行嚴格的閉環管理。此外,面對美國可能帶頭髮動外交抵制的情勢,中共黨媒輿論圈也展現戰狼作風,稱中國不稀罕再跟西方上演“你好我好”的表面工夫。
中國的監管風暴持續延燒,繼互聯網、房地產、教育培訓等行業後,娛樂圈正遭逢官方最新一波的整改,這個個都是產值上兆人民幣的產業,衝擊之大已經明顯拖累到中國的經濟成長。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針對中共這一連串對私營經濟“要權不要錢”的整肅,其目的是要緊縮社會控制、甚至重塑中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而且因為政治目標明確,就算短期經濟利益受創,中共也不會輕易鬆手。
針對台灣問題,中國近期除了在台海大秀軍力武嚇外,民間也充滿了民族主義的叫囂,如黨媒喉舌胡錫進和中共外交智囊金燦榮等人時而煽動武統台灣的輿論和情緒。對此,部分分析人士說,中共高層縱容鷹派勢力操弄民族情緒這把“兩面刃”,未來恐遭反噬,而且也嚴重誤導民間,錯估國際局勢並輕忽對台動武可能要付出的龐大代價。
《華爾街日報》揭露,美國海軍陸戰隊秘密在台訓練台灣部隊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四(10月8日)晚隨即反彈,要求美國停止美台的軍事交流。除北京當局外,中國不少網民也在微博上怒嗆,美軍若真的進入台灣,中國就應該直接發動武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