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離開大廠進工廠中國互聯網裁員潮下的新趨勢


在北京舉行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一幅電子數據顯示的中國地圖。 (2018年7月11日)
在北京舉行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一幅電子數據顯示的中國地圖。 (2018年7月11日)
離開大廠進工廠中國互聯網裁員潮下的新趨勢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36 0:00

歷經一年兇猛的監管風暴,中國從互聯網、教培到遊戲等多個產業終於不敵官方整頓的衝擊,紛紛爆出裁員的消息,包括愛奇藝、字節跳動和百度等多家知名大廠先後宣布高達數百人的裁員,給中國的勞力市場帶來極大壓力。據官媒報導,部分被裁員的高學歷人才紛紛轉進製造業,“離開大廠進工廠”成為他們最新的就業趨勢。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此一走向雖符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強化實體經濟的構想,但恐不利於整體經濟的長遠發展。

據新浪科技報導,中國搜索引擎龍頭百度於12月23日驚傳大裁員,旗下的遊戲業務最慘,整個部門300多人幾乎全數裁撤,直播業務也裁員高達九成,至於教育等業務也有比例不詳的裁員。不過,到目前為止,百度還未正式證實此一消息。

互聯網裁員潮遊戲、視頻成重災區

百度不是第一家傳出裁員的互聯網大廠。據搜狐科技報導,最早在中國推出直播購物的電商蘑菇街也於12月22日傳出整體裁員30%,其中技術部門裁60%,裁員後,這家曾風光赴美上市的電商僅剩30多位技術人員,產品崗位更只留兩人。

12月初,擁有7700名員工的中國串流平台龍頭愛奇藝就已經傳出裁員20%至40%。據新浪財經報導,上市3年且虧損淨額高達264億人民幣(42億美元)的愛奇藝,主要裁員對像是中階管理層及薪資較高的資深員工,而旗下的遊戲中心和研究院等部門幾乎全數被裁。

另外,兩年前以短視頻頻道抖音(海外稱TikTok)紅遍全球的“字節跳動”據傳自8月以來裁員數千人。

但這都似乎僅是冰山一角,微博上流傳一份多達19家互聯網大廠的裁員名單顯示,騰訊、阿里、快手、滴滴、蘇寧,以及攜程都傳出不敵官方整頓風暴的衝擊,開啟規模不等的裁員潮。

監管風暴重傷互聯網“大廠”

“大廠”是網絡用語,指的是總部地處核心商務區,工作環境佳且擁有伙食、房補等優厚福利的大型公司,10多年來,其光鮮亮麗的企業形象讓高學歷人才趨之若鶩,不過,過去這一年內,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美中貿易出現摩擦,網絡平台、遊戲產業和直播帶貨等行業因受到官方一連串的強力整頓而深陷困境,其中裁員最兇的是被官媒痛批為“精神鴉片”的網絡遊戲行業。

以愛奇藝為例,財報顯示,該公司今年第三季訂閱會員數為1.036億,環比下降2.45%。創辦人兼執行長龔宇坦言,會員流失的原因除了新冠疫情導致院線電影片源減少外,自製新劇審核卡關和網絡綜藝節目被迫喊停,導致廣告主停止投放,都讓公司運營如同雪上加霜。

憧憬德國模式習力主經濟“脫虛向實”

中國對民企的重拳整頓已經導致部分產業的蕭條,但官方准備歇手了嗎?部分分析人士的看法並不樂觀。

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
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

位於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歸根究底,互聯網產業之所以連連挨上監管重拳,是因為在中國官方看來,這些大廠並未真正創造社會價值,而虛擬經濟再怎麼火熱也無助於中國要追求的科技自主目標。

王國臣說:“中國大陸的大方向就是脫虛向實,這種網絡平台不是習近平認為的高科技像是半導體或者是AI(人工智能),或者是量子科技。比較嚴重一點,就是說他們(虛擬經濟)加劇了貧富的差距,不符合習(近平)認為的方向,所以他希望做到的是德國模式,或者是以製造業為優先的經濟發展模式。”

官媒帶風向“高學歷進工廠”

儘管諸多產業傳出大裁員,但官媒,如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卻鮮少跟進報導。近期只有央視財經頻道於12月12日凸顯了一個裁員潮下的就業新趨勢,那就是,“研究生、博士生開始青睞工廠,程序員離開大廠走進工廠。”

報導稱,中國新能源巨頭寧德時代的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12月初在宜賓展開招聘,吸引大批求職者,“熱鬧程度堪比春運”。

報導還說:“新興產業的崛起,高科技製造業的發展,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加入。”尤其多名海歸工程師告訴央視:“現在的智能化工廠,比天天盯在計算機顯示屏前有意思得多,也減少了腰椎和頸椎疾病的發生。”

實體製造業苦於“人才荒”

位於香港的中文大學國際商務和中國企業項目主任李兆波(李兆波提供照片)
位於香港的中文大學國際商務和中國企業項目主任李兆波(李兆波提供照片)

相較於官媒對實體製造業的熱捧,互聯網產業就顯得坐上了冷板凳。對此,位於香港的中文大學國際商務和中國企業項目主任李兆波認為,這的確反映出中國官方揚棄虛擬的互聯網經濟,走向實體經濟的政策轉變。

李兆波告訴美國之音:“應該是中央政府看到(互聯網企業)它的股價跟它的業務真實的情況,應該是有很大距離的。做什麼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定的產品,中國就是沒有產品,最重要的是工廠 生產的產品可以給很多很多的消費者,不是單給內地的消費者,而是(供應)全球的消費者。”

根據中國人社部於第三季發布的《全國招聘大於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顯示,“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的缺工佔比最高,而排行榜新進的24個職業中,有高達17個職業與製造業相關。

對此,新華社報導稱“儘管高學歷人才離開大廠進工廠的現像還談不上普遍,(但)能受青睞的多數是行業翹楚、薪資待遇和晉升空間相對可觀。”報導同時強調,此趨勢並非高學歷人才的下沉,而是代表中國的製造業已經從勞力密集升級為科技密集,讓莘莘學子對“工人”階級有了全新的定義和認知。

官媒鼓吹進工廠專欄作家批“既蠢又壞”

對於官媒鼓吹高學歷人才離開大廠進工廠,中國財經專欄作家關不羽撰文痛批,“既蠢又壞!”

關不羽表示,寧德時代生產電池,屬於傳統流水線,資訊科技產業的技術崗位有限,若真的錄用大批專攻軟件的程序員,其結果將是人才資源的錯配與浪費。

他還說,所謂“製造業升級”離不開數字化軟件技術的加持。例如,沒有APP,智能手機只是一塊破磚,缺少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電動車也走不遠,同樣地,寧德時代所專精的車用電池也將無用武之地,因此,把製造業和資訊科技業對立起來,是對產業的無知,最終“捧一頭、打一頭,只會捧的捧殺,打的打殺。”

產業脫虛向實源於中國經濟“新常態”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王國臣指出,中共今日對互聯網企業的打壓,對實體經濟的鼓吹,其實早在2014年就已埋下伏筆,當時中國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就已喊出“提質減速”的口號,後來又提出“內循環”,都可看出官方以縮小貧富差距和避免貿易赤字等為由,頻頻出手干預市場的脈絡。

從互聯網企業到影視產業,再到教育培訓業,王國臣認為,中共這一年來對經濟的介入既深且廣,讓人感覺彷彿回到了改革開放前的毛澤東時期。

王國臣說:“把那些網絡消費、過度消費的地方的人,往製造業的地方趕,這就是他們的邏輯,那你說符不符合經濟學常理?當然不符合。”

獵頭公司指“求職難”恐持續至明年

近期失業的教培及互聯網產業員工常在社交平台上互吐苦水。有人說,他一連投出數十封履歷都石沉大海,也有人感嘆,下半年求職者明顯增多,但工作崗位不增反降,更有45歲的軟件開發程序員抱怨,他連個面試的機會都難求。

對此,新浪財經引述獵頭公司分析,年底本來就是各公司對外停止招聘,對內盤點人力的淡季,此時想找工作並不容易,且以互聯網業現況來看,就算到明年“金三銀四”的傳統求才旺季,恐怕企業釋出的職缺也將是僧多粥少。

雖然中國勞動市場緊縮,但人民日報近期針對三省六市100家企業的調查發現,七成以上的受訪企業都表示,技術人才嚴重缺工。

因應經濟放緩中共重拾“社會主義路線”

位於台北的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 (邱達生提供照片)
位於台北的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 (邱達生提供照片)

展望中國經濟的前景,位於台北的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認為,國際主要機構預估,中國明年GDP增速將降至5.1%至5.5%區間,這將是幾十年來的新低點,也是中國放棄經濟增長,重回社會主義路線,尋求縮小貧富差距的原因,但這條新路線對習慣高速經濟發展、高所得的求職者來說,一時間,恐怕很難接受。

邱達生告訴美國之音:“過去實施的改革開放,一般就業者當然會去追逐高所得(的工作),怎麼樣讓這個心態能夠轉變,以這種所謂它(中國政府)現在嚮往的社會主義的目標,成為年輕人未來追逐的標的,從教育、從宣傳它都要去著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