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中小學生一年大減逾2.5萬 有家長憂教科書內容與事實不符


第28屆香港國際教育展,有關英國、澳洲升學的攤位較受歡迎。(美國之音湯惠芸)
第28屆香港國際教育展,有關英國、澳洲升學的攤位較受歡迎。(美國之音湯惠芸)

據香港教育局最新統計顯示,截止去年9月,一年內中小學大幅流失超過2萬5千名學生。最近閉幕的一個國際教育展,有參展商表示,因應近年香港社會及政治狀況,愈來愈多家長計劃送子女到外國留學。有參觀教育展的家長擔心,近年港府的教育改革,取代通識科的公民教育科,教科書內容可能與事實不符,令學生對教育制度產生不信任,計劃送女兒到外國留學。有大專教師批評,反修例運動後政府沒有跟年青人和解,年青人覺得留下來找不到出路,只有“走路”(出走)一途。

香港中小學生一年大減逾2.5萬 有家長憂教科書內容與事實不符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17 0:00

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香港出現新一波移民潮,據香港教育局最新統計顯示,截止去年9月,一年內中小學大幅流失超過25,000名學生。

香港中小學生一年大減逾2萬5千人

據香港《明報》根據局方剛公布的2021/22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數字推算,小學連續兩年錄得學生淨流失,而且流失率不斷擴大,由2020年的1.6%,擴大至去年的2.99%。中學生流失率亦由2020年的2.84%,擴大至去年的4.32%。

按級別看學生流失情况,高中級別仍是“重災區”,高小學生流失率亦不斷擴大。流失率最高的是中六級的7.01%;其次為中五的6.88%,隨後為小六級的5.53%。

參展商即場報名較預期超出近一倍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上星期六至星期日(7月9日至10日),一連兩日舉辦第28屆香港國際教育展,邀請750間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院校和教育機構參與,為市民提供海外或香港本地升學,以及持續進修和移民的資訊。

香港國際教育展參展商之一、主要提供英國升學服務的留學易教育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先生星期日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攤位運作一日半,即場收到接近80個學生報名,其中一半年約18歲,準備到英國升讀大學,另有一半是年約17歲或以下,準備到英國讀中學,整體反應比預期超出接近一倍。

謝先生說:“我們本身的預期是這裡減半左右,即是全場可能4、50個(報名),但是運氣很好、超出預期。”

第28屆香港國際教育展參展商、留學易教育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先生(左)表示,現場收到約80名學生報名到英國留學,較預期超出接近一倍。(美國之音湯惠芸)
第28屆香港國際教育展參展商、留學易教育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先生(左)表示,現場收到約80名學生報名到英國留學,較預期超出接近一倍。(美國之音湯惠芸)

家長盼子女接受全人教育有批判思考

謝先生表示,今年到英國留學的報名大幅增加,主要由於英國政府去年1月底開始,為港人提供BNO5+1移民簽證優惠,加上英鎊兌港元的匯率最近大幅下跌12%左右,對家長繳付學費都會有幫助。

謝先生又表示,因應近年香港社會及政治狀況,愈來愈多家長計劃送子女到外國留學,希望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以及批判思考。

謝先生說:“香港的教育是比較‘死板’一些,而且它不會幫你(學生)去思考,英國的話就是注重一個全面的發展,待人處事、自信,以及理解、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思考)上面都會有幫你,香港的教育制度就是演變成一種‘死記’、‘死背’,有利於記憶力強,但是沒有甚麼思考的人。”

家長憂公民科改革教科書有不真實內客

香港市民李女士帶同12歲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參觀教育展,李女士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擔心女兒在近年香港教育課程改革之後,會學到一些不真實的內容,計劃送女兒到外國留學。

李女士說:“曾經很喜歡(香港的教育)、現在又一點點擔心,因為其實都怕有一些,怎麼說呢,始終現在那個教育都是有些改革,可能都令到我們有些擔心,會不會怕小朋友學了一些可能不是那麼真實的東西﹖都有一點擔心。”

2019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後,當局認為中學通識科的內容可能引發學生上街示威,教育局決定取消中學通識科,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簡稱公民科)取代,早前傳媒廣泛報道,公民科教科書其中有4套在課文中指出,“中國一直擁有香港的主權,英國只是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因此香港不是英國殖民地。”

李女士表示,看到傳媒報道改革後的公民科教科書內容,部份與之前的表述有所不同,令她有點擔心。

記者問:“會否擔心‘香港從來不是英國的殖民地’這些內容﹖”

李女士說:“類似這些東西,又或者對一些事實的表述,可能會令到我都有一點擔心,小朋友會不會接觸到一些東西,可能不是真實的東西,其實如果你說(教育局)要講一些東西,如果真實的我OK(可以接受),但是我覺得不應該是一些、總之不是一些事實的東西,我不是很喜歡、都是擔心。”

擔心女兒留港讀書對教育產生不信任

李女士表示,現在網上資訊發達,女兒隨時可以上網找其他資料,對比教科書的內容,她擔心將來女兒留在香港讀書,會對教育制度產生不信任。

李女士說:“香港上網都還有自由,其實他們(學生)自己都可以上網找到很多好的資訊,我會擔心為甚麼他們會(覺得),我看的東西為甚麼跟老師教的東西不同,或者跟教科書教的東西會有不同呢、有出入呢﹖究竟那個才是對﹖其實反而是怕他們(學生)會對教育有一種不信任,如果你給一些不是對的東西給他(學生),都會令到他們質疑為甚麼會這樣說呢﹖”

醫療專業人員對制度失信心冀移民澳洲

23歲剛大學畢業、在醫院從事治療工作的梁小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參觀教育展搜集到澳洲升學的資料,因為她現在從事的專業可以跟澳洲當地銜接,希望將來到澳洲升學可以繼續從事目前的工作。

梁小姐坦言,香港的環境已經不適合她留下來發展,對於香港的醫療制度失去信心,將來到澳洲升學之後希望可以留在當地生活。

梁小姐說:“始終覺得在香港之後的環境好像都不太適合自己了,加上現在醫管局的情況,都不太滿意,既然香港我都‘麻麻地’(不太喜歡)了,不如去外國試試。”

記者問:“有些甚麼情況令你覺得不滿意﹖”

梁小姐說:“制度方面都不太喜歡了,另外,加上大家看新聞都知道,愈來愈多大陸的醫生,又或者其他的人士來到香港,已經覺得跟以前香港很不同了,我覺得就不再是以前的香港了。”

教師形容教育展主軸只有走路”兩個字

本身是香港大專教師、在教育展台灣大專院校攤位協助招生的彭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香港學生到台灣留學有上升趨勢,部份希望畢業後可以留在台灣生活。他批評反修例運動後政府沒有跟年青人和解,令年青人覺得留下來找不到出路,他形容今年教育展的主軸就是“走路”(出走)。

彭先生說:“來到這裡的(教育展)場地,個個(參觀者)想甚麼呢﹖‘走路’(出走)!那個主軸就是‘走路’兩個字,一些家長來問,去台灣讀完(大學)可不可以留在台灣啊﹖(我們答)可以、可以、可以,有方法的,我們有兩條途徑,去加拿大移民,甚麼方式可以找到工作,剛剛我一直都有聽她(有關加拿大)的講座,大家講的是這件事情(出走),這件事情就會產生一個氣氛,就是我們的小朋友會覺得,個個都講走,是不是我在這裡沒希望呢﹖是不是我不走我就吃虧呢﹖我不走,同學就飛了,我留在這裡我覺得很不開心,不開心的情緒都會影響到他的。”

批中國遊學參訪團虛應故事

對於教育局推動公民科改革,彭先生表示,課程內容包括中國大陸遊學參訪團,他批評教育局將遊學團外判給一些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外判商,這些外判商只是“為了做而做”,完全沒有關注參加遊學團的學生能夠吸收甚麼知識,甚至將學生當作演員,虛應故事。

彭先生說:“根本上那班人(外判商)就是‘為了做而做’,它根本上沒有關注那班學生,即是說你做遊學團也好、做升旗也好、你做國安教育都好,它關注的就是說,‘啊,有個命令,我先做了它’。但問題就是我們可不可以關心一下這班小朋友啊,他不是演員來啊,他才是我們今天要的主體來的,我們要教給他知道,愛國的意義是甚麼﹖我們來到這一個活動,為甚麼同這個國家有關係嘛﹖我們去到一個景點參觀開心的嘛,這個地方怎樣令到我們會對於國家是會好些呢﹖”

蔡若蓮否認中小學生減少因不滿教育制度

針對香港中小學生一年內大量流失超過25,000人,新上任的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多家香港傳媒訪問。據香港《明報》星期五報道,蔡若蓮表示,香港人口下降是不爭事實,她認為原因包括出生率低、疫情阻礙來港計劃、家庭移民,教育局會透過將現有學校搬至新發展區等方式,紓緩學校收生問題,希望“軟着陸”。

被問到有香港人因對教育制度失信心而舉家移民,蔡若蓮表示,現時移民門檻下降,有家長或抱一試心態,認為他們未必很了解當地教育制度,亦不一定是對香港教育制度不滿。蔡若蓮又表示,香港教師流失較明顯,會密切留意趨勢,如個別學科需求大,當局或要開設更多教師培訓課程。

XS
SM
MD
LG